孟 盟
興安盟人民醫院,內蒙古 興安盟 137400
卵巢囊腫是婦科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是指卵巢表面或內部生成的囊狀結構,囊腫體積較大、病情較為嚴重者可出現下腹部不適、白帶異常、墜脹感和月經異常等癥狀,甚至可誘發囊腫破裂、繼發感染、蒂扭轉等嚴重后果,因此,對卵巢囊腫采取早期積極有效的治療十分重要[1]。卵巢囊腫剝離術是臨床上治療卵巢囊腫的常用手段之一,具有顯著效果,但術中不同止血方法對患者卵巢功能有著不同影響,以往多采取電凝止血,該方法會損傷患者卵巢,影響預后。有研究表明,卵巢縫合止血對患者術后卵巢功能的影響較小[2]。本研究即探討分析了卵巢縫合止血在卵巢囊腫剝離術后對卵巢功能的影響,具體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間我院婦科收治的126例卵巢囊腫患者,將其分為對照組(63例,年齡24~56歲,平均年齡40.58±7.69歲)和研究組(63例,年齡23~55歲,平均年齡40.12±7.15歲)。兩組一般資料無差異(P>0.05)。
1.2方法 兩組均行卵巢囊腫剝離術,麻醉滿意后,常規消毒鋪單,分別于患者臍正中下、右腹下、左腹下做一約2~3cm手術切口,置入腹腔鏡,建立氣腹,于腹腔鏡引導下對囊腫灶進行探查,觀察囊腫大小、形態、粘連情況,行剝離術,若存在粘連,應行鈍性分離,將囊腫推移至視野范圍內,采用抽吸針穿刺、抽吸囊腫灶,后用剪刀剝離囊壁,將游離囊腫組織取出,并立即進行止血,注入0.9%生理鹽水沖洗盆腔,縫合手術切口,無菌敷料覆蓋。對照組實施電凝止血,采用雙極電刀對出血點行點狀止血,功率為25W左右,電凝持續時間1~2s,灼傷患者的卵巢剝離面,剝離面自然形成卵巢外形,不縫合。研究組實施卵巢縫合止血,采用3-0可吸收縫合線于鏡下對剝離創面行“8”字縫合,重建卵巢,縫線位于卵巢內面,剝離后縫合卵巢殘端止血。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治療前后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 促黃體生成素(LH)等激素水平。

治療前兩組E2、FSH、LH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對照組與治療前對比存在顯著差異(P<0.05),研究組與治療前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見下表:

表 兩組治療前后激素水平對比
卵巢囊腫好發于育齡期女性,是指卵巢內部或表面形成的囊狀結構,多數囊腫為自限性,可自行消退,部分囊腫可不斷增大,導致患者出現腹部不適、白帶增多、月經異常等癥狀,可對患者生育功能造成一定不良影響,若不采取及時的治療可出現繼發性病變,甚至可直接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近年來,隨著微創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離術在卵巢囊腫的治療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離術治療卵巢囊腫雖具有顯著效果,但術中如何有效止血,不損傷患者卵巢功能仍是手術治療的重點。
以往多采用電凝止血,該止血方式主要是通過高頻電流產生的熱效應發揮止血作用,但連續使用高頻電流,局部溫度升高,極易損傷卵巢組織,同時在電凝的電熱傳導作用下,易導致卵巢組織和卵泡受損,血液供應不足,最終影響患者術后卵巢功能。卵巢縫合止血采用可吸收縫合線對出血組織直接進行縫合,不僅可快速有效止血,同時利于卵巢恢復成形,對病灶周圍卵巢組織無較大影響,不會造成損害,對激素水平影響小,同時可在最大程度上保留殘留竇卵泡,減少卵泡丟失和卵巢組織損傷,保護患者卵巢功能[3]。
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E2、FSH、LH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對照組與治療前對比存在顯著差異(P<0.05),研究組與治療前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表明卵巢縫合止血相比電凝止血對周圍組織損傷更小,對激素水平的影響小,利于患者術后卵巢功能的恢復。綜上所述,于卵巢囊腫剝離術術中采用卵巢縫合止血對患者術后卵巢功能的影響極小,可有效維持激素水平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