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冬
【摘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后進生更需要老師的“偏愛”,更需要愛的陽光雨露,更需要班主任用愛心去滋潤他們健康成長。但只有愛心遠遠不夠,從班級長遠良性發展來看,我認為只有從抓后進生入手,治亂用重典,活用班干部,以點帶面,形成“多米諾”效應,才能根本扭轉班風,促進班級整體提升。
【關鍵詞】多米諾效應;治亂用重典;活用班干部;以點帶面
夏丐尊先生說過:教育如果沒有愛,就等于無水之地,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為師愛生是天職。教師在教學生涯中,要用愛去觸動學生,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尤其對“后進生”,更要花心思,“后進生”進步了,能更好地帶動全班的學習氛圍和文化集體氛圍。
當初接手初三(6)班,級長把(6)班班級情況向我作了一個介紹:總體表現比較活躍,富有朝氣,個性特別,行為差異明顯,晚自習紀律較差,后進生隱患多,容易引發嚴重違紀事件。聽了級長的介紹,我判斷這個班正處于不穩定的狀態,調控得好,成績會突出;引導不當,則會形成一種集體無視紀律約束的自由意識,導致難以收拾的局面。
由此我想到了心理學上的多米諾骨牌效應,類似于蝴蝶效應,它常指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即牽一發而動全身。每個學生在班級都是一個小小的能量,但他們會互相關聯,影響到整個班級的氣壓和氛圍。
所以我認為只有從抓后進生入手,以點帶面,形成“多米諾”效應,才能根本扭轉班風,促進班級整體提升。于是,我采取了如下三種做法:
一、治亂用重典,挽弓當挽強
杜甫在《前出塞》一詩中寫到:“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對班級里最早出現的違紀學生要重點提出批評,以便取得“殺一儆百、懲前毖后”的效果。一開始,針對(6)班的實際情況,我讓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缺點寫出兩條整改措施,綜合起來迅速制定班級公約,及時組織學生認真學習并實施。由于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學生們普遍感受到自由散漫沒有市場。
但很快有一件事讓我有些為難,有一天我發現語文科代表負責辦黑板報時將整個版面辦成畫報,我建議她稍微修改換上部分文字,可她竟然傲慢地回復:“我說這樣就行。”我當場指出她的態度問題,她不服氣。后經私下了解,她一貫倚仗成績較好,動則對同學甚至老師發脾氣。到了晚上語文自修時間,我又發現她把語文作業放在一邊,做物理作業,我檢查她語文作業大部分未完成。我問她為何沒有時間做物理作業,她漫不經心地說空余時間去看她初二的老師去了。我看看四周,發現同學們都持觀望態勢,看我怎么處理,尤其是幾個常拖拉作業的同學。我走上講臺,平靜地向全班宣布撤銷她語文科代表職務。同學們看到連一向被老師欣賞的科代表違反班規也受重罰,從此,班上再無上課或自修做其它科作業情況。
二、活用班干部,凝聚成合力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千人同心,則得千人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對一個班級而言,構建和諧班集體,必須確立一個切合實際的、能滿足班級同學個體需要和愿望的總體奮斗目標,全班人同心同德,同仇敵愾。而班級目標必須通過一定的工作團隊來實現,由班干部構成的班委會就是班級凝聚力的啟動者、合力的創造者、團結的維護者,擁有不容小看的影響力。當班干部之間有著強大的合力、凝聚力的時候,班級管理工作將向著積極方向快速前進。
剛開始做班主任的時候,每天忙得不可開交,學生還是老愛出問題。有時覺得自己像消防員,有時覺得自己像馴獸師。問題的癥結就在于沒有很好的培養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隊伍。后來進一步學習魏書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談》,激動了一陣子,看了里面的方法就馬上試用,比如,實行班務負責制,把班里的工作細分到每個人,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等等。有些方法用起來不是效果不佳就是毫無效果,我感到非常困惑,后來讀了成都石室中學特級教師李鎮西的《教有所思》,才知道我們可以從別人的教育案例中得到啟發,學習他們內在的教育精神,但是絕不能簡單模仿,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
很多時候,班主任會發現,班干部經常不太敢管學生,怕一個不慎被同學孤立,對此,我決定與班干部進行一次深入聊天,告訴他們:班干部的職責就是帶領全班向更好發展,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得罪人,但更多地要學會團結大部分同學,讓他們與你一起向違紀的同學“說不”,而老師永遠是你們堅強的后盾。
三、以點帶面促提升,牽一發而動全身
任何學生都有其獨特的閃光點。我們可以讓個人身上的一個閃光帶出身上更多的閃光點,讓“小圈子”里一個人的進步帶動“至交”的奮起直追
比如,我發現(6)班后進生表面上逆來順受,心里卻有很強的逆反心理。同時他們又渴望得到同學、家長的重視,特別是新班主任的關注。
我找到班上兩個受過處分的同學,表示老師只看重他們現在的表現,讓他們丟掉自卑感,并在每個周末由全班同學無記名投票產生3名各方面表現最好的,另評出3名行為習慣進步最大的,我當眾表揚并給予加分。久而久之,這些“后進生”的自信心漸漸樹立起來了,開始勤奮學習,當平時不愛學習的學生突然努力了,無形中也帶動了周邊同桌們的上進心。經過一個階段對每個學生的跟進與調整,班級期末成績明顯提高,“多米諾”效應開始顯示出強大的能量。
我們可以從兩方面去理解這一現象。用好的事件和行為、正面榜樣和力量可以筑起一面無堅不摧的高墻,推倒一個畸形惡劣、欹斜不正的典型,何嘗不會推倒一大片散漫自由的叢生雜草呢?大部分人喜歡觀望,喜歡從眾,讓觀望的學生看到老師的陟罰臧否,運籌帷幄;讓從眾的學生看到如若逆水行船,水覆船傾。這就是教育上的多米諾效應。
“攻城為下,攻心為上。”所有的措施和努力都要讓學生明白理解老師的所作所為是為了他好,為班級好。這就要求老師對學生的管理要源于心,出于愛,以理服人,以情動人。夜正長,路也正長。班級管理任重道遠,我現在只不過剛剛開了一個頭,學生自由散漫意識還有可能反彈,我清醒地認識到這工作是一項長期、復雜、艱巨的教育系統工程。但我想一個集體如果能發揮每一類學生的作用,每一個成員的作用,一定是一個無堅不摧的集體,一定能產生強大的能量,呈現良好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