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留花
摘 要:在幼兒園五大領域教育中,語言領域課程的構建與實施對幼兒語言發展會產生很大的影響。3~6歲的幼兒通過與成人及小伙伴之間的對話交流而形成初步的語言表達力。這個時期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期,應該接受良好的教育,從而為他們今后的語言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幼兒教師越來越重視幼兒語言教育,并圍繞新時期語言領域課程的構建與實施進行了創新改革。對此,本文將結合教育實踐,提出有效開展幼兒語言教育的策略,為達成幼兒語言教育教學目標提供有效的路徑。
關鍵詞:幼兒園;語言教育教學;策略
近年來,隨著幼兒教育的快速發展與課程游戲化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幼兒語言教育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因為語言不但是幼兒與他人進行溝通交流的工具,更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工具,所以我們對于如何有效構建與實施幼兒園語言領域課程,組織與開展語言領域活動進行了大量的實踐探索,以期激發幼兒語言表達的興趣,不斷提升幼兒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幼兒的語言素養。在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教育改革背景下,我們將游戲精神滲透到幼兒語言教育教學的各個方面,將語言教育與環境創設、一日生活、語言活動等進行有機整合與優化,有效提升了幼兒語言教育教學的質量。對此,本文將結合教學實踐進行詳細探討,以期為教育同仁開展同類實踐探索與研究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一、創設真實、有趣、自由的語言學習環境
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后天的學習才能逐漸提高。雖然幼兒并非天生就具備語言表達能力,但是他們是有能力的學習者,只要給他們提供適宜的語言學習環境,就能讓他們的語言能力不斷獲得發展。無論是從出生開始所處的家庭教育環境,還是上了幼兒園以后的學習與生活環境,都是一個有聲的世界,教師與家長都會有意識地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為他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因此,我們應該從幼兒學習語言的特點出發,充分開發和利用語言學習環境。在幼兒園的語言教學中,我們不能違背幼兒學習語言的規律,不能單純進行知識的單向傳遞,而是應該為幼兒創設一個真實、有趣、寬松的語言學習與運用環境,通過與環境的充分互動,與他人的交流,讓幼兒在與語言知識的運用中習得語言,掌握語言表達的技巧,提升語言素養。在創設環境的過程,我們要設計生活化的教學內容,便于幼兒理解和接受,使他們的語言習得是建立在直接感知的基礎上。同時,我們還要培養幼兒自由表達、大膽交流的品質和意識。在日常生活中,語言交際隨處存在,可以說語言表達與交流的機會無處不有。因此,我們要努力開發和利用周圍環境,引導幼兒敢表達、敢交往,從而使語言環境真正發揮其教育價值。
二、開展早期閱讀活動,培養幼兒語言素養
早期閱讀是幼兒園語言領域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幼兒自主閱讀還是聽教師講述故事都是幼兒閱讀的重要方式。閱讀既可以開闊幼兒的視野,拓展他們的知識面,還能陶冶他們的性情,對他們聽、說、讀、寫的語言能力都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早期閱讀活動的開展也能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探究能力。因此,幼兒教師應該認真組織與開展早期閱讀教育活動,使其真正發揮其教育價值。在幼兒園早期閱讀課程構建與實施的過程中,幼兒教師應該利用創意閱讀活動、圖書漂流活動、自主閱讀活動、閱讀游戲等豐富多彩的方式,激發幼兒閱讀的興趣,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幼兒終身閱讀打下良好的基礎。如我們可以定期舉辦“我是閱讀小標兵”“書香家庭評比”“圖書漂流”等主題閱讀活動,在這些活動中,教師要向幼兒家庭推薦適合幼兒的優秀圖書,而且要向家長免費發放一些圖書。有條件的幼兒園也可以開放園內的圖書室,鼓勵家長和幼兒借閱;當然,教師還要引導家長利用節假日時間帶孩子去當地的圖書館借閱幼兒圖書,以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與閱讀習慣。每個班級應該有自己的閱讀角,在這里擺放圖文并茂的圖書,吸引幼兒隨時閱讀自己喜歡的圖書。教師還要鼓勵幼兒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故事,并分享給自己的同伴。有效組織與開展早期閱讀教育活動,可以有計劃、有目的、系統性地培養幼兒的語言素養。此外,開展幼兒早期閱讀教育,教師提供的書籍應該具有系統性、連續型和遞進性,符合相應年齡階段幼兒的閱讀水平,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提高他們的語言素養。
三、充分利用分享環節,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在幼兒園語言領域課程實施的過程中,孩子們接觸了很多故事。在故事教學中,幼兒教師應該抓住孩子們對故事感興趣的特點,讓他們積極發表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看法,這既為幼兒提供了語言表達的機會,同時對他們理解故事、全面地認識事物都具有積極的意義。為了有效開展故事分享活動,教師要抓住故事教學的幾個環節,如故事傾聽、聽后構思、分析主旨、組織語言、思考如何表達等,每個環節都非常重要,這些是提高幼兒分享質量的重要保證。如在閱讀《大腳丫跳芭蕾》這個故事時,孩子們被貝琳達優美的舞姿深深吸引,這是一篇世界經典繪本故事題材,在故事講述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進行故事分享,讓他們自由發言,說一說自己聽了故事后的感受,或者說一說貝琳達是一個怎樣的小女孩。對于那些說的好的幼兒教師要給予獎勵。在有效的教學措施之下,幼兒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要想獲得成功就得學會堅持……”“別人說什么不重要,關鍵是自己要認為自己一定能行!”“無論在哪里,都要堅持自己的理想,不能輕易放棄……”每個人都能把自己的感想大膽表達出來,幼兒間相互分享,還能相互評價,最后選出最優秀的評價,教師給予一定的獎勵。這樣的活動不但讓幼兒說出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也讓他們的情感變得更加豐富,還鍛煉了他們的理解能力、探究能力,在反復的語言表達中提升了其語言素養。
總之,幼兒語言教育對幼兒的語言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語言既是幼兒學習的對象,亦是幼兒學習的工具,我們一定要有效組織與開展語言教育活動,構建與實施適宜的語言領域課程,為幼兒與他人進行情感溝通、實現自我表達、學習其他領域的課程,打下良好的語言基礎,同時也要關注其身心和諧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趙嚴.新課標下幼兒園語言教學模式探究[J].語言創新導報,2014(42).
[2]閆寧.因生制宜,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淺談幼兒語言教育策略[J].中國西部教育,2015(5).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區第二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