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鵬
摘 要:作文訓練是對學生進行字、詞、句、段的綜合訓練,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大難點。作文教學的好與差,直接影響到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針對這一現象,我在作文教學中主抓以“導、啟、實、趣、改”五字為主的教學方法,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作文訓練;教學方法;誘導;啟發;培養;積累;鼓勵;提高
作文訓練是對學生進行字、詞、句、段的綜合訓練,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大難點。作文教學的好與差,直接影響到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我參加工作至今已三十余年,一直從事農村教育教學工作,在此期間擔任過很長時間的語文教師,深深地感受到農村學生大部分作文底子薄、基礎差;特別是部分后進生,對作文更是一竅不通,針對這一現象,在本學期作文教學中主抓了以“導、啟、實、趣、改”五字為主的教學方法,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導是誘導學生去認識事物,指導學生安排作文內容,引導學生參加實踐活動。《記一次有趣的活動》這篇作文是本學期第一次作文,學生將自己的習作交上來后,我發現較滿意的作文很少,大多數同學作文內容空洞,言而無趣。于是我就重新安排了作文,有意安排了兩個小活動:一個是擺火柴做數學游戲,另一個是課外活動組織學生做“跳山羊”的游戲。做游戲之時,要求學生注意觀察活動過程及活動中“角色”表現比較突出的學生的言行,選中一個或兩個作為自己寫作的對象。這樣,學生會有意識地去認識事物,了解事物的發展過程,注意事物的發展變化,同時通過親自實踐體會事情發展的順序,這樣,學生寫出來的作文就會有條理,才能使習作層次分明,條理清楚。
啟是啟發學生善于發現身邊的人和事,啟發學生去參與,啟發學生去大膽練習。
在訓練“我熟悉的一個人”時,我提前安排學生注意身邊的人,無論校內還是校外,對選中的人進行觀察,注意他(她)的言行、衣著、外貌等特征,發現的事跡馬上記下來,然后啟發學生去了解對方,進行不公開談訪,去挖掘主人的內心世界,了解主人的思想動態。這樣小作者不但能找到寫作材料,而且也能確定寫作中心。接下來再啟發學生大膽練習,拓寬視野,從寫《我的媽媽》開始,可以擴大到寫我的爸爸、爺爺、奶奶姐姐、弟弟、老師、同桌、鄰居等等。起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效果。
實就是要求學生在作文中說實話,寫實事,求實效。
小學生作文,是練習作文的起步。首先要培養學生的文風,重視作文的實效。在訓練學生怎樣寫景的一篇作文時,發現有一個同學寫自己到麥積山去游覽,從麥積山腳下到山頂上還坐上了電梯,還有個同學寫一下子走到了大海邊,看到了大海的景象。我想這都不實際,不合情理。自己一個在山村小學讀書的學生,怎能會一下子走到大海邊上呢?麥積山那有電梯?于是,我就安排了學生去游覽當地的“水響石”和“迎水壩”。這里的景色雖然比不上名勝風景,但也是家鄉的一點“奇”景,是實實在在的,學生所能看得到的地方。回來后,我布置了寫景的作文,這次,我發現大多數學生的作文寫的比較成功,有一個學生描寫“迎水壩”的景色是這樣寫的:“迎水壩四面環山,山上是蒼松翠柏,十分好看,中間是一片平坦的草坪,草坪上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河……”這樣學生不再是坐在教室瞎編,而是通過看實實在在的事物,寫出了自己的實話,起到了一定的實際效果。
趣是在作文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興趣。努力提高學生作文的積極性。
無論怎樣的學生,都希望自己得到老師的表揚,因而教師要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對學生進行鼓勵,千萬不要在評講作文時,將做得差的作文在班上當反面教材公開宣讀,這樣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例如:本班有一個學生,在以前從沒好好做過作文,因而遲遲不肯起筆;追急了他便給你胡亂寫上兩句白話就行了。我通過了解他的情況,便在他的作文上批了“只要努力,便有成功”這幾個字。結果這個同學在以后的作文中逐漸有了進步,作文一次比一次好了起來。
改是作文起草好后,要多改;改用錯的字,改用錯的詞,改不通順的句子,調整錯亂的層次等。通過修改,改前改后的對比,可以使學生體會到怎樣才能將句子寫通順寫完整。修改也可以互相交換,分組討論進行,這樣可以了解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吸取別人的精華,提高自己的作文的能力。
總之,作文教學作文教學要注重實效,誘導學生善于發現事物,善于積累材料,鼓勵學生多做多練,才能逐步提高。
參考文獻:
[1]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室. 語文.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飛. 論如何有效提高小學作文教學的效率[D]. 蘇州大學.
[3]孫慧芳. 提高小學作文教學的有效方法探究[J]. 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31期):288-288.
[4]葛愛萍.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方法研究[J]. 作文成功之路(下),2014,000(011):47-47.
(甘肅省禮縣新寨電力希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