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佩
摘 要:教學不是單純地傳授知識,教師不可能在時間有限的課堂中,教給學生終身受用的知識。所以在學生的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數學教學中,可通過創設情境、動手操作、相互競爭及展示成果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字:自主學習;能力;活動;成果展示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教學不是單純地傳授知識,教師不可能在時間有限的課堂中,教給學生終身受用的知識。因此,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苯虝W生如何主動的學習要比直接傳授知識更重要。為了讓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為一個有趣的、主動的過程,能獨立、系統地掌握數學知識,學會用數學的思維來思考實際問題,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自主學習是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學生獨立的分析、探索、實踐、質疑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的學習方式,在教學實踐中,我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創設情境,培養自主學習的興趣
創設合理的情境,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教材內容,加深新知的印象,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還能喚醒學生的認知系統,拓展學生思維,使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得到最大發揮。數學課堂教學中,我一般是在引入時創設情境,如在教“年、月、日”這節內容時,我是通過這樣一個情境引入的:我們學校的王老師,她今年2018年才過她的第13個生日,你知道王老師她是哪一天生日嗎?她2018年又是多少歲呢?全班一下子就議論開了,“王老師為什么只過13個生日呢,我都過了8個生日了”,在學生急于想知道原因時,我出示了當天的課題“年、月、日”,并接著說如果你跟著老師認真地學完這部分內容,你就會明白這其中的原由了。老師這種簡短的、有趣的導入方式為學生自主學習做好了鋪墊,,令學生興趣大增,急切地想了解這其中的原因,就會主動的進入自主學習階段。
二、以活動為載體,體驗自主學習的魅力
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兒童學習的最根本途徑應該是活動?!倍逃龑W家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兒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數學是一門抽象性、嚴密性和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往往使孩子們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我們教師在課堂內設計有趣的活動,就能讓學生在動手操作,自主學習過程中體會數學的魅力,。
在教四年級《大數的大小比較》時,因為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經掌握了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而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知識遷移能力,善于運用原有的知識探究新的知識。所以我就先復習了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再把新知的探究完全交給學生,考慮“大數的大小比較”都是由一些位數多的數字組成的,學生容易產生厭倦情緒,所以我把課堂的知識點都巧妙的融入三個活動中,讓學生通過活動,自主探究,感悟并總結出大數大小比較的方法。
活動學習卡一:卡片上有一個七位數(5997998),活動要求:有一個七位數,除最高位外其他數位上的數字都與卡片上的數字相同,你能擺出比5997998大的數嗎?
活動學習卡一:卡片上有一個七位數(5997998),活動要求:有一個七位數,前三位數字與卡片上的完全相同,你能擺出比5997998大的數嗎?
活動學習卡三:卡片上有一個七位數(9999999),活動要求:你能擺出一個比9999999大的數嗎?
我借助這3個活動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有效的化枯燥為有趣,活動后,我驚喜的發現學生能自己總結出“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并能很好的完成課后練習。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不僅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讓學生體驗到了動手操作、自主探究的魅力。
三、引入競爭機制,激發自主學習的動力
心理學研究表明: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在競爭中思維的靈活性、清晰性和流暢性等方面都明顯優于非競爭條件下的學生,而課堂上引入競爭機制正好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相互競爭的機會,它能大大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新知識的熱情。如在教學:“能被2和5整除的數的特征”時,我先用課件給學生呈現了一組數字,問:“誰能以最快的速度從這組數字中找到能被2和5整除的數。”由于好勝心的驅使,學生都會搶著說答案,當比賽結束后,學生的好勝心就會轉化成求知欲。“為什么有人能又快又準地判斷出來呢?”學生為了明白其中的原因,就會主動學習這一內容,大大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四、成果展示,收獲自主學習的快樂
展示是自主課堂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課堂因學生的展示而變得更精彩,如我在教“植樹問題”時,我先出示一份招聘環境設計師的啟示,要求設計師根據我的要求提交植樹方案,每個小組根據老師的要求自主探究植樹方案,在成果展示環節,我邀請了具有典型性的三組學生進行匯報,每一小組匯報一種設計方案,通過匯報,同學之間可以相互學習,發現自己設計的不足,從而進行補充,也可對匯報者的方案提出質疑。如,第三組同學匯報的是在狗熊嶺和獅子山兩座山之間植樹,根據老師課件展示的圖片來看,應該是屬于兩端都栽的情況,但匯報者卻是兩端不栽的情況。同學們通過討論,一致同意是兩端都要栽,匯報者也沒有因為自己的方案被推倒而沮喪,反而因為同學們的質疑加深了自己對題目的理解。學生們就在這種暢所欲言的環境中的得出了最佳的3種設計方案,這堂課因學生展示時碰撞出的思維火花而煥發出新的活力,收獲到了自主學習的快樂。當然,學生的展示不能是走過場,教師要對學生的展示給予適當的評價。評價應多采用激勵、贊美的語言,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更高。
總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而這種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數學課堂教學時只有根據學生的心理需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采取適合學生認知結構的策略進行學習,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自己就是學習活動的發現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是學習的主人,才能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楊智.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 讀寫算:教師版,2016,000(020):68-68.
【2】楊彩紅.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 讀與寫(上,下旬),2019,016(025):175.
(湖南省長沙縣果園鎮果園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