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暉
摘 要:新課改的推進使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重點集中在了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范疇內,培養人文素養也成為了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教學目標。教師應該積極地探討和創新有關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途徑,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狀態下認識到人文素養的價值和意義。培養人文素養不僅僅對語文的學習有一定的幫助,更是對學生日后的生活學習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應該從主觀上提高對培養人文素養的認識,盡可能地為學生創造有利的課堂環境。
關鍵詞:人文教育;素質教育;情感;素養
引言
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說:“語言學本質上是一門人文科學。”漢語同其它語言一樣,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語文教學具有悠長的歷史,是人文教育的載體。基于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開展好人文教育,培養時代所需要的人才。
1在語文課堂中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必要性
1.1小學語文學科發展的需要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不能僅僅將目光集中在其測試成績上,而應該注重如何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綜合文學素養,應該更加注重學生們的身心健康,教育孩子如何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所以小學語文教師不能只考慮如何傳授知識,更應該考慮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進行人文素養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必須要有一定的綜合性,在重視小學生對于漢語言文字基礎知識掌握的同時,應該通過語文教學讓小學生了解到人文素養的內涵,能夠不斷加強人文素養教學的滲透。這樣才能進一步促進大語文的發展,提升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
1.2小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需要
小學語文教師在人文素養教學工作中肩負著重要的責任,不僅要傳授教材內容,還要掌握學生們的心理狀況、精神狀況、家庭環境等,結合這些信息因材施教。將教材中的語言典故引申到實際生活中,善于舉例子、講故事,讓學生們的主觀感受更直接、更形象。這樣人文素養教學的工作效果就會更明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適應社會的發展,造福社會。
2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教育策略
2.1教學培植人性,讓涵育人情為教學重心
教育從某種程度而言可視作靈魂與靈魂之間的溝通,而語文教學則是以文學的形式引導學生與文學作品中所潛藏的高尚靈魂進行對話,塑造價值觀。因此,語文的教學意義不應局限于文字認知、文章理解和作品賞析,而應通過生活交流、情緒感染讓學生意識到人性之美,激發學生對于真善美的追求。例如,學習《驚弓之鳥》時,其教學目標設定為引導學生樂于思考,學習更羸的聰明才智。然而當有學生問到,更羸為何選擇開弓射它,豈非與《野生動物保護法》相悖?我聽到這個問題時,對教學意義產生了更深層次的思考。于是,在思索片刻后,我決定換一個角度進行教學方式的設計。我對學生說:“贊同更羸的和老師站一邊,贊同保護動物的和這位同學站在一起,然后我們來討論一下贊同和不贊同的原因。”于是學生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學生也重新認識到文學與生活的關系。因為有的學生從小鳥的角度出發,認為應該保護弱者,從此對更羸的做法產生懷疑。學生的這種思維品質極為難得,應當加以引導,喚醒學生對人性的感知,以文學的涓涓細流滌蕩學生的心靈,以教學培植人性,讓涵育人情為教學重心。
2.2深度挖掘教材內容,培養人文素養
傳統的教學方式沒有顧慮到學生的實際感受,且大部分教師只是將語文知識進行了講解,沒有深度挖掘教材中蘊含的人文素養。這就很容易讓學生忽視語文教學的人文教育作用,認為簡簡單單把基礎知識學好就行,對課文中體現的人文情懷和人文事跡無須特別關注。對于這種情況,教師應該注意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度挖掘,轉變教學方式,以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例如,教師在進行《傳統節日》的課文教學時,可以講一講我國的傳統節日,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時候了解到傳統節日的相關知識。教師可適當地舉例講解,如寒食節是為了紀念介子推、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等。讓學生感受歷史人物身上具備的愛國、愛家等傳統美德,進而在潛移默化間讓學生體會到其中蘊含的深刻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懷,并從文章中感悟出愛國情感,進而產生發憤讀書、報效祖國的斗志,實現人文素養的教育。這樣的方法能夠令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時候進行傳統文化知識的拓展學習,體會傳統文化的人文魅力,感受中華文化的豐富多彩,這樣學生的人文素養也能得到很好的培養。
2.3創設情境,聯系實際
情境教學是教育改革推進以來適用于小學語文教學的一種新的教學手法。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置身于課文所描述的環境中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情境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對講解的內容進行留白處理,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自主思考和發散思維,從而使學生獲得個性化發展,形成獨立的人格。
例如,在教學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課文《搭船的鳥》時,教師可以通過使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搭船的鳥的真實模樣,運用圖片、視頻全方位展現翠鳥的可愛靈動。生命教育不僅要讓學生對人類生命形成正確認識,還要引導學生尊重自然環境、愛護豐富多彩的自然生命。教師可以創設情境啟發學生表達對小鳥的喜愛之情,同時告訴學生要尊重生物的多樣性,愛護花草樹木和小動物,善待野生動物。由于很多家庭會養寵物,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分享家中寵物的照片和視頻,并講講自己是怎樣對待寵物的。通過聯系生活實際實現情境教學的閉環,讓學生學會與動物、自然和諧相處。
結束語
加強人文素養與語文教學是息息相關的,只要教師加強對人文素養的重視,那么課堂中的任何一個環節都可以與人文素養教學相融合。在新課改的推動下,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經成為了各學科的主要教學目標之一,語文教學也應該在這樣的背景下積極創新,努力探索,將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水平提到一個新的高度,切實改進傳統的教育模式,利用現代的教育方式為學生展現一個內涵更加豐富的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李敏.基于小學語文教師的個案研究[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2010,(07).
[2]黃雙柳.語文教育中鄉土文化缺失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2013(01).
[3]馬艷華.新課程背景下語文人文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10).
(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城關鎮滿城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