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敏君 汪華君
摘要:目的:總結出高血壓患者臨床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法。方法:隨機從我院2019年1月—2020年3月期間高血壓病案中抽取64例,以選入組別的順序單數為對照組、偶數為實驗組,對照組只服用卡托普利,實驗組在這一基礎上加服硝苯地平,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進行比較分析。結果:實驗組血壓控制情況優于對照組,且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P<0.05)。結論:在高血壓臨床治療過程中,卡托普利聯合硝苯地平理應作為首選治療方案。
關鍵詞:高血壓;硝苯地平;卡托普利;血壓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2-021-01
目前,我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高血壓患病人數持續增長,若沒有及時接受有效的治療,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每況愈下。對于該疾病,服用降壓藥物是主要治療方法,而不同藥物會產生不同的療效,選取恰當的降壓藥尤為關鍵[1]。對此,本研究提出卡托普利+硝苯地平聯合治療方案,并選取特定對象驗證其有效性,現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共納入高血壓患者64例,以選入組別的順序單數為對照組、偶數為實驗組,其中對照組中女性20例,男性12例,年齡為(60.04±3.11)歲,平均病程(5.12±2.41)年;實驗組中女性22例,男性10例,年齡為(59.21±4.53)歲,平均病程(5.04±2.70)年。對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性別比例、平均年齡、平均病程)進行t檢驗對比分析,結果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溫水服用卡托普利片,20 mg/d,早晚服用。實驗組在這一基礎上加服硝苯地平片,20 mg/d,早晚服用。治療過程中嚴密監視患者是否存在心悸、水腫、頭暈頭痛等相關情況,
并于每日清晨針對患者血壓進行測量、記錄,綜合參考患者血壓控制狀況,針對臨床用藥進行動態的優化,保障用藥的規范性。
1.3觀察指標
統計分析兩組臨床療效,并如實記錄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血壓(SBP、DBP)。同時,調查患者所存在的不良反應,并進行對比分析。
1.4統計學分析
此次研究調查最終所得的數據處理選用的是SPSS22.0統計學軟件,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采用%表示,代表檢驗值采取x2;血壓指數采用()表示,代表檢驗值采用t表示,P<0.05代表比較對象的最終結果具有顯著差異。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收縮壓、舒張壓對比分析
據統計得知,治療前兩組患者收縮壓、舒張壓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收縮壓、舒張壓均有所降低,然而實驗組降低幅度更明顯(P<0.05),詳見表1。
2.3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據統計得知,實驗組只有1例患者出現頭暈癥狀,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12%;對照組中1例心悸、1例頭暈、3例水腫,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5.62%。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實驗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x2=5.265。
3討論
目前,臨床上關于高血壓治療的藥物甚多,不同藥物療效有所差異,應基于患者具體病情制定針對性、有效的治療計劃[2]。卡托普利是臨床廣泛運用的血管緊張素轉化劑,直接抑制血管緊張素轉化酶,促使血管緊張素Ⅰ迅速轉變為血管緊張素Ⅱ,對血管進行有效擴張,優化心肌功能,對血壓進行有效控制[3]。然而,大量臨床實踐證實,單獨服用這一藥物的療效持續性較低。本研究提出聯合硝苯地平進行治療,硝苯地平是一種典型的鈣拮抗劑,對鈣離子予以有效控制后滲透人體細胞膜,有效抑制血管,使得子宮平滑肌和支氣管的興奮—收縮偶聯,控制血管平滑肌張力,促使血管平滑肌張力持續降低,擴張人體冠脈和血管,進而有效降低血壓[4]。本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血壓控制情況優于對照組,且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P<0.05),這充分表明了卡托普利+硝苯地平聯合治療具有較強的協同作用,可保障用藥安全性,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負擔,緩解血壓,降低對重要器官的損傷,療效持久、穩定性強,值得臨床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翟序艷.卡托普利聯合硝苯地平治療高血壓患者的臨床效果評價[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0,18(22):103-104.
[2]王輝.硝苯地平控釋片聯合卡托普利治療高血壓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0,8(22):27+82.
[3]霍結容.硝苯地平聯合卡托普利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9,12(34):49-50.
[4]薛剛.硝苯地平聯合卡托普利治療原發性高血壓臨床療效分析[J].海峽藥學,2018,30(12):125-126.
江蘇大學附屬醫院?2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