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紅
【中圖分類號】R781.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2-063-01
引言
阿莫西林為臨床常見抗菌藥物,是廣譜青霉素藥物,在流感嗜血桿菌、大腸埃希菌、肺炎球菌、化膿性鏈球菌、革蘭陰性菌、革蘭陽性菌中抗菌活性很強,廣泛應用于膽道系統感染、泌尿系統感染、呼吸系統感染疾病的治療中[1]。阿莫西林具有良好的吸收性,分布廣泛,因此口服用藥伴隨不良反應。延遲型嚴重過敏反應為阿莫西林口服治療常見不良反應,本文將以1例口服阿莫西林引起延遲型嚴重過敏反應患者進行研究,詳細如下:
1.臨床病歷資料
本次研究患者1例,性別女,年齡63歲,因咽喉炎服用阿莫西林膠囊0.5,3次/日,兩日后全身皮膚相繼出現紅斑,尤顏面部,四肢為重,伴水腫,瘙癢難忍,繼而出現脫皮。后給予抗過敏藥,涂抹爐甘石洗劑等治療,10余日才好轉痊愈。
2.討論
2.1 阿莫西林的臨床應用
阿莫西林為臨床常見抗生素,具有較強的殺菌能力,可對新細胞壁合成有效抑制,加速細菌破裂與溶解速度,同時還可有效殺滅革蘭陰性菌、革蘭陽性菌,在泌尿系統、視覺系統、呼吸系統、血液系統感染疾病的治療中具有顯著應用效果。阿莫西林作為廣譜青霉素類藥物,在咽喉炎患者的治療中具有顯著應用價值。有學者針對咽喉炎患者應用抗生素治療的耐藥性進行分析,由低到高依次是四環素、阿莫西林、吠喃哇酮、利福布汀、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甲硝唑。然而,抗生素所存在的不良反應在疾病治療中限制了抗生素選擇。盡管阿莫西林伴隨藥熱、皮疹等多種不良反應,但綜合考慮其治療有效率,臨床往往會采用阿莫西林治療咽喉炎。因阿莫西林具有耐酶、耐酸等優點,可口服用藥,抗酶譜廣,且廉價,因此廣泛應用于臨床。
2.2阿莫西林所致延遲型嚴重過敏反應
阿莫西林在口服治療時,伴隨I型延遲型嚴重過敏反應,因此,在用藥之前,需實施青霉素皮試,評估延遲型嚴重過敏反應情況,有效預防過敏反應。然而,盡管阿莫西林用藥前進行青霉素皮試,仍存在少數患者存在延遲型嚴重過敏反應現象,青霉素皮試結果顯示為陰性。本例患者在用藥前實施青霉素皮試,結果顯示陰性。在青霉素皮試中,主要監測IgE介導I型超敏反應,但是在口服類制劑中,無法有效預測Arthus反應。一般情況下,延遲型變態反應發生在用藥以后3-5天。研究指出,免疫復合物大小與過敏反應發生情況不存在相關性,但過敏反應與免疫復合物沉積、抗原抗體濃度存在相關性。本例患者在口服阿莫西林2天后發生延遲型嚴重過敏反應,對此現象進行分析,血液中有大量免疫復合物出現,對補體激活,產生過敏素,包括C3a、C5a,繼而引發疾病[2]。此外,青霉素自身屬于半抗原,具有較弱的抗原性,國外研究表明,青霉素過敏反應過敏原以制劑內高分子雜質為主,我國研究表明,過敏反應過敏原為青霉素內高分子雜質。當前,青霉素廣泛應用于臨床,受到工藝、生產批次、廠家影響,雜質有特異性,在臨床使用過程中,無法判斷藥物的具體廠家、批次,盡管青霉素皮試結果為陰性,也僅僅是表示速發型過敏反應的發生率低,但在延遲型嚴重過敏反應的篩查中不具有顯著意義。這主要由于,延遲型嚴重過敏反應試驗僅僅是在部分過敏原中有效,且其價格較昂貴,一般人無法接受,因此,青霉素臨床使用過程中,盡管皮試結果為陰性,也應當密切關注,重視延遲型嚴重過敏反應的先兆反應[3]。
臨床用藥過程中,不管發生任何過敏反應,具應當立即停藥,若患者發一個較輕,在用藥停止以后,癥狀消失,不需要服用藥物與;若患者反應嚴重,使用足量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本次研究中,該患者在用藥2天后,全身皮膚相繼出現紅斑,尤顏面部,四肢為重,伴水腫,瘙癢難忍,繼而出現脫皮。后給予抗過敏藥,涂抹爐甘石洗劑等治療,10余日才好轉痊愈。
2.3阿莫西林用藥不良反應管理
隨著阿莫西林的臨床應用更加廣泛,所存在的不良反應也逐漸增多,如過敏反應、血液系統反應等,若情況嚴重,將對患者的生命安全產生威脅。因此應當重視阿莫西林的不良反應預防管理。
針對抗菌藥物使用過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良反應,需采取以下管理 :(1)實施系統化處方評估:以《抗菌藥物使用原則》、醫院實際情況為依據,制定管理制度,內容有抗菌藥物使用規范等,與領導、醫師大力配合,強調藥物合理使用重要性,加強門診藥師管理,提高綜合能力。首先,由藥師實施處方審核,針對藥物使用劑量、藥物使用類型、藥物情況等綜合評估,并判斷患者的遵醫囑情況、用藥合適情況等。處理處方,包括要調撥情況、退藥情況等,當該用藥過程中出現用藥不合格現象,處方應當退回,并開具新的醫囑。在處方點評過程中,以《醫療機構藥事管理規定》、《超說明書管理辦法》、《處方管理辦法》、《醫院處方點評管理規范(試行)》等為依據[4]。(2)阿莫西林在進入人體以后,分解為半抗原物質,包括青霉噻唑酸、青霉烯酸等,可結合機體蛋白質,形成過敏性抗原,繼而誘發過敏反應。因此,阿莫西林用藥之前,醫護人員首先應當了解患者的青霉素類藥物過敏史情況,給予青霉素皮試,若結果為陽性,則該患者不能應用阿莫西林治療,若結果為陰性,則患者可使用阿莫西林治療。在阿莫西林用藥過程中,醫護人員應當密切關注患者的體征變化,監測不良反應先兆癥狀。當阿莫西林的使用劑量較大,醫護人員還應當監測患者的血清鈉水平,避免引起嚴重不良反應[5]。除此之外,由于青霉素抗原決定簇伴隨多樣性特異抗體,在青霉素藥物間發生部分或完全交叉過敏反應,而這種現象在青霉素皮試過程中不易檢出。因此,應當謹慎使用阿莫西林與其他青霉素藥物聯合用藥治療疾病,醫護人員應當高度重視,密切關注治療過程,及時采取措施進行干預。
參考文獻
[1]劉棟,王秀娟.王秀娟教授治療口服阿莫西林致遲發型過敏反應驗案一則[J].內蒙古中醫藥,2018,37(4):45-46.
[2]崔藝,騰洪松.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所致過敏反應文獻概述[J].中國藥物濫用防治雜志,2015,(2):119-119,124.
[3]冉兵.西藥阿莫西林的藥理作用機制以及臨床應用[J].長壽,2020,(1):121-122.
[4]孟昊.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與阿莫西林的不良反應對比分析[J].糖尿病天地,2020,(2):114-115.
[5]趙梅紅.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致遲發性過敏反應1例[J].健康大視野,2013,21(11):367.
解放軍第901醫院第三派駐門診部?23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