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成美
摘要:目的:評估在心肌梗塞伴左心力衰竭醫護工作中踐行整體護理的效果。方法:選擇2020年1月-2020年12月因患有心肌梗塞伴左心力衰竭而進入我院接受相應治療的患者77例,將其隨機劃分成對照、實驗兩組,對照組38例以常規化方法展開護理操作,實驗組39例以整體護理開展護理服務工作,經對比兩種護理模式的運用成效,評價整體護理的臨床使用價值。結果:評估后知,實驗組病例的總有效率是94.87%。對照組的是73.68%。兩組患者的總體效果情況比對,實驗組顯著超出對照組,組間差異較大(P<0.05)。結論:在心肌梗塞伴左心衰的醫護實踐工作中運用整體護理,能提升醫療工作總體成效,值得推薦。
關鍵詞:心肌梗塞;左心力衰竭;整體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2-071-01
心肌梗塞易于誘發心衰癥狀,左心衰屬于其中較為典型的病癥類型。若病人在心肌梗塞期間并發左心衰,將會對其造成相當嚴重的生命健康威脅[1]。為有效救治心肌梗塞伴左心衰病人,本文以因患有心肌梗塞伴左心力衰竭而進入我院的77例患者為對象,將其劃分成對照、實驗兩組,分別踐行常規化護理與整體護理護理模式,經探究兩種護理法的開展情況,評估整體護理的運用成效,現作以下報道:
1.對象及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擇2020年1月-2020年12月因患有心肌梗塞伴左心力衰竭而進入我院接受相應治療的患者77例,研究者將其隨機劃分成對照、實驗兩組,對照組38例:22例男性、16例女性,年齡在52-88歲間,平均(59±8.07)歲,含有14例Ⅱ級心臟功能者、17例Ⅲ級心臟功能者、7例Ⅳ級心臟功能者。實驗組39例:24例男性、15例女性,年齡在53-89歲間,平均(60±7.89)歲,含有16例Ⅱ級心臟功能者、15例Ⅲ級心臟功能者、8例Ⅳ級心臟功能者。兩組病例各項基礎性資料并無較大差異(P>0.05),可展開同期探究。
1.2方法
1.2.1對照組
選用一般方式展開基礎護理,對急性期患者的病情施行嚴密監測,減少家屬及外來人員的探視次數,輔助其順利翻身、解便、床上鍛煉等,避免靜脈內出現血栓。待第3周起,患者能嘗試下床活動,并視病情歸轉情況遞增運動量。另外,患者的膳食需清淡,不可進食帶有刺激性、易產氣的食物,堅持“少食多餐”,維持腸道解便順暢。同時,醫護人員隨時備好各類醫療急救用物,為臨床應急處理做足準備。
1.2.2實驗組
在一般性護理的前提下,踐行整體護理護理模式,方法有:
(1)擬制整體護理的操作流程。護士長安排各崗護士的具體分工,將整體護理各環節的工作落到實處。同時,組織護士搜集、整合每例患者的相關醫護資料,并對有效數據展開系統評估,探究左心衰的誘發因素,并提出科學、優質的處理辦法。
(2)穩定控制患者的左心衰。定期鑒別患者心臟功能的分級狀況,并視病情歸轉的具體狀態進行左心衰的穩定治療。首先,輔助患者端坐或取半臥體位,使其雙腳自然垂下;然后,注意供氧導管內的氧氣輸送量(約5-8L/min),于濕化瓶當中放入20%-30%濃度的酒精,使氧氣得以濕化,減少患者肺泡表層的承受張力。
(3)依照醫師囑咐給服有關藥物。①鎮靜類藥劑。于皮下注入5mg-10mg的嗎啡,并以肌注方式予以50mg-100mg的可哌替啶。②利尿類藥劑。選用靜脈注入的方式予以20mg-40mg的呋噻咪,并正確統計用藥后的尿液量。③強心類藥劑。予以0.2mg-0.4mg經稀釋處理的西地蘭,靜注速度較慢。④血管擴展類藥劑。在患者舌下放入硝酸甘油,也可予以硝普鈉,給藥期間探查血壓值的改變狀況。⑤
糖皮質類激素。于靜脈處注入10mg-20mg地塞米松,用以減少血管外圍的實際阻力,提升回血量,并緩解支氣管組織的痙攣問題。
1.3評估標準
若經護理后,患者的心臟功能提升幅度超出Ⅱ級,且各種體征和疾病癥狀多數得以消除,視作顯效。若經護理后,患者的心臟功能提升幅度超出Ⅰ級,且各種體征和疾病癥狀部分得以消除,視作有效。若經護理后,患者的心臟功能級數、各種體征、疾病癥狀等都沒有突出改變,或出現加重跡象,視作無效。
1.4統計學研究方法
本研究中,全部數據均采用SPSS20.0版統計軟件予以處理,采用x2檢驗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計量數據;計數資料用(n/%)表示;P<0.05表明對比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評估得知,實驗組39例中,17例顯效、20例有效、2例無效,總有效37例,占比94.87%。對照組38例中,11例顯效、17例有效、10例無效,總有效28例,占比73.68%。兩組患者的總體效果情況比對,實驗組顯著超出對照組,且組間差異較大(P<0.05)。
3.討論
整體護理下的護理模式以科學化、系統化理念為導向,將護理操作流程分成五塊工作,即疾病診斷、病情評估、護理規劃、護理實施及醫療評價[2]。對心肌梗塞伴左心衰的患者施行個體化護理時,需將護理程序的具體工作貫穿于整個醫護流程中,并全方位了解、評估患者的實際身心狀況[3]。本文中的實驗組不僅開展了基礎護理有關工作,而且將左心衰穩定控制納入重點治療范疇,也就是在對癥治療心肌梗塞的前提下,積極緩解左心衰的相關癥狀,進而有效地提升患者的全身性機能,降低搶救失效率與病死率。
此次研究數據得知,實驗組39例經護理后,總有效37例,占94.87%。對照組38例中,總有效28例,占73.68%。實驗組顯著超出對照組,且組間差異較大(P<0.05)。
綜合上述,在心肌梗塞伴左心衰的醫護服務工作中運用整體護理,能提升醫療操作的總體成效,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張帥,林文輝,宋于康,等.重組人腦鈉肽與硝酸甘油治療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失代償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研究[J].現代實用醫學,2016,28(3):306-307,322.
[2]郭夢圓.參附注射液輔助治療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并發急性左心力衰竭的療效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33):35-36.
[3]邱祖紅,殷樂,居置波,等.機械通氣輔助治療老齡患者急性左心力衰竭并發呼吸衰竭的療效[J].嶺南心血管病雜志,2015,21(5): 650-654,699.
硯山縣中醫醫院?云南文山?66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