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玲 朱立平 岳虹
摘要:目的 觀察妊娠期女性做好口腔保健對于牙齦炎的防治所體現的實際效果。方法 在我院婦產科選取112例妊娠期女性,分別按照常規口腔保健與針對性口腔保健干預的流程對其實施輔助保健工作。分別納入普通組與研究組,組內人數相等,觀察兩組妊娠期女性的牙齦炎防治有效性。結果 觀察可見,面向妊娠期婦女實施針對性地牙齦炎防治措施對于減低其牙齦炎發病率有非常突出的作用,研究組發病率顯著低于普通組(P<0.05)。結論 針對妊娠期女性實施針對性地牙齦炎干預防治對于降低牙齦炎發病率有重要的作用,醫護人員和妊娠期女性應當同步重視這項工作的開展,為更好地預防牙齦炎發病提供保障。
關鍵詞:妊娠期女性;口腔保健;牙齦炎;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246.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2-080-01
引言:
牙齦炎雖然在疾病嚴重程度上不高,但對于妊娠期女性而言,由于懷孕期間其體內雌激素的激素水平會發生很大變化,雌激素水平處在高峰期,因此,更容易導致牙菌斑的侵入[1]。這種情況意味著孕婦應當針對個人的口腔衛生引起更加充分地重視。因為孕婦的身體健康狀態異常會直接影響到胎兒的發育環境和狀態。作為妊娠期女性,一旦發現出現口腔疾病,則應當及時就醫,牙齦炎的防治除了采取針對性的疾病治療措施進行治療外,日常的防護工作也在其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了對疾病防治重要性以及實際效果進行觀察,本文選取了112例妊娠期女性進行分組研究,具體的研究過程在下文中進行報告闡述。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所選取的對象群體來源于我院婦產科,群體總人數112人,群體按照不同的口腔保健工作方案進行分組,人數保持均等,即常規組,按照常規口腔護理流程實施護理。研究組,按照針對性的保健護理干預措施開展護理工作。孕婦常規臨床資料如下。普通組,年齡區間范圍,最大45歲,最小23歲,平均值(27.3±4.7)歲。孕周情況,最短4周,最長38周,平均(26.2±5.2)周。妊娠胎次,初次妊娠31人,二次妊娠25人。研究組,年齡區間范圍,最大43歲,最小22歲,平均值(28.7±4.1)歲。孕周情況,最短4周,最長36周,平均(25.9±4.4)周。妊娠胎次,初次妊娠35人,二次妊娠21人。上述基礎臨床資料的對比中顯示出對比結果不具備統計學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
1.2.1普通組方法
本組患者由護理人員隨孕婦產檢對其進行牙齦炎日常預防護理知識的宣教,并且適當進行日常生活習慣的指導。
1.2.2研究組方法
本組患者實施針對性地牙齦炎護理干預。具體步驟有以下幾個要點。①針對日常生活中的口腔清潔方式進行指導。將牙刷的使用方法、更換時間以及日常飯后的漱口適宜從專業知識的角度向研究對象進行宣講,督促指導孕婦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養成良好的口腔護理習慣。②針對牙齦炎的引發原因向患者告知,并且對疾病的相關癥狀用具有典型性且易于理解的方式向孕婦進行宣講。告知其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預防護理的重要意義[2]。③針對孕婦日常的飲食習慣做好指導工作。對于孕婦而言,除了要保證日常飲食中的影響攝入外,從牙齦炎預防的角度上來說,還應當在食物的選擇上注重選擇一些質地軟爛的事物進行實用,這類事物不僅更容易消化,對于人體的牙齦也不會造成傷害。④對于已經出現牙齦炎的孕婦,則應當及時開展輔助性地指導治療,具體的治療方式為,在日常檢查項目中增加口腔檢查項目,全面細致地為患者提供相關檢查。當發現患者出現了牙齦炎問題時,應當及時通過藥物沖洗的方式進行治療,一方面減輕患者的癥狀嚴重性,另一方面也為盡快取得治療效果提供保障[3]。⑤針對牙菌斑問題,應當選用針對性沖洗液進行及時沖洗,通常選擇濃度為3%的過氧化氫溶液作為沖洗液。隨后在日常護理環節按照一日3次的頻率進行溫水漱口,口腔科醫護人員應當歲患者產檢對其牙菌斑消除的情況進行觀察,直至其牙菌斑問題得到解決。⑥牙齦輔助按摩,牙齦按摩是為了改善孕婦牙齦區域的局部血液循環狀態而進行的一項輔助護理措施。按摩后牙齦的免疫力能夠得到提升,這是抵抗牙菌斑的一種有效方式。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在應用不同的干預防治流程后牙齦炎發病率的改善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所應用的統計學軟件為SPSS專業軟件,版本為SPSS21.0,觀察P指標的實際情況,當P<0.05時,判定研究結果具備統計學差異。
2.結果
2.1觀察兩組孕婦在針對牙齦炎實施了不同類型的輔助干預治療和護理措施后所取得的實際治效果差異,主要從牙齦炎發病率情況來判斷。詳細數據統計結果在下表1中顯示。
3.討論
對于懷孕期間的女性來說,任何類型的不適都會影響胎兒,牙齦炎雖然并不屬于直接影響胎兒發育和生長的關鍵性因素,但孕婦若長期受到這類問題的困擾,會影響其懷孕期間的心理狀態和情感狀態,對胎兒也會間接造成不利影響。尤其是對已經出現了牙齦炎的孕婦而言,及時采取措施治療和減輕是疾病嚴重程度是非常重要的[4]。關于具體的方式方法,一方面可從日常生活角度入手,通過生活習慣的改良和優化為預防這類疾病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對已經發病的情況及早采取措施進行治療護理。
在本文的研究結果中,顯示研究組孕婦在接受了針對性地護理干預工作流程后,其發生牙齦炎的整體幾率獲得了有效減低,減低程度組間差異顯著(P<0.05)。
綜上所述,針對牙齦炎進行護理和治療對于孕婦而言是非常關鍵的,為了取得更好地護理治療效果,結合孕婦實際病情和具體需求開展針對性地護理治療是非常有效的方法,醫護人員應當重視相關工作的開展,為孕婦的這類疾病預防與治療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呂娜麗.探討妊娠期牙齦炎患者的臨床護理方法[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9,v.6(35):98-99.
[2]曾玉明.妊娠期牙齦炎保健治療的臨床意義[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9,v.29;No.250(21):125-126.
[3]遲波,高愛春.口腔衛生早期干預預防妊娠期齦炎的有效率評價[J].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2020,000(002):140-141.
[4]吳散散,江宇,馬帥,等.孕早期婦女口腔保健行為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2019,013(006):504-509.
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口腔醫院?寧夏銀川?75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