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赟?劉子建
【摘要】近年來,人工智能、AR/VR等技術的飛速發展推動著閱讀場景的革新,同時催生了閱讀媒介和閱讀習慣的嬗變,賦予了出版業更為豐富的內涵和更多元化的發展方向。在出版業生態被重構的背景下,作為少兒出版領域最活躍的細分板塊,原創圖畫書開啟了技術與內容共生的新階段。各出版機構嘗試以原創內容為基礎,通過內容與技術的一體化發展,進一步強化原創圖畫書的影響力。
【關? 鍵? 詞】原創圖畫書;AR技術;少兒出版
【作者單位】李赟,陜西科技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劉子建,陜西科技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
【中圖分類號】G239.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02.020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以人工智能、AR/VR等為代表的新媒體異軍突起,技術賦能把人類帶入一個新的智媒時代。與此同時,中國原創圖畫書逐步崛起。高水平插畫家、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的傾力加入,越來越多講述中國故事的原創繪本涌現,使得原創圖畫書的基礎數量呈爆發式增長。綜合實力位居中國少兒出版第一方陣的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以下簡稱安少社)秉承“心存孩子,面向未來”的出版理念,聚集了大批優秀童書作家,出版了一系列優質少兒讀物。安少社將AR技術視作提升其內容價值的工具,用巧思和精妙的設計打造AR圖畫書獨特的敘事方式,逐步將媒體融合引向深入,構建原創圖畫書的出版業態,助力中國原創圖畫書發展。
一、原創圖畫書發展現狀
在新媒體背景下,中國少兒出版進入大時代,少兒出版面臨的機遇大于挑戰。如今,從大量引進國外優秀作品到本土原創與引進版兩分天下,原創圖畫書異軍突起成為童書出版的新亮點。
1.原創圖畫書不斷涌現
近年來,受國家政策的影響,原創圖畫書創作成績斐然,出版成果豐碩,藝術水準顯著提升。接力出版社、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中國少年出版新聞總社、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等頭部少兒出版機構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研發圖畫書,曹文軒、方素珍、彭懿、劉洵等投入中國原創圖畫書創作的作家、畫家越來越多。經過本土創作者和出版人的努力,畫工一流、故事人文氣息濃厚的原創優質圖畫書越來越多,中國原創圖畫書迎來了發力期。從最初主要靠引進國外圖畫書到現在聚焦原創,中國圖畫書市場已經發生重大轉變,許多優秀原創作品版權輸出海外,在世界舞臺上發出中國聲音。
2.內容呈現形式更加多元仳
數字化潮流給出版業帶來了一場技術革命,激發了圖畫書的創新與活力,重構了傳統圖畫書的表現形式,使得圖畫書的內容更富有吸引力。具體而言,出版機構按照內容價值最大化的價值邏輯,不斷探索內容開發的邊界,利用5G、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深度開發圖畫書內容的衍生價值,推動原創圖畫書高質量發展。 AR賦能的圖畫書打破了傳統圖畫書形態的界限,重塑了圖畫書的內容呈現形式,原本靜態單一的內容通過真實立體的方式呈現,帶給小讀者更加多元化的閱讀體驗。內容與技術的一體化發展提升了內容價值的功能性和延展性,出版內容與新的媒介互相激發和促進,生成了音頻、視頻或其他傳播方式的文本,中國原創圖畫書正以新的姿態告別傳統圖畫書時代。
二、安少社原創圖畫書的發展路徑
隨著技術的發展和信息時代數字化浪潮的來臨,安少社以技術為引領推進融合出版進程,將融合出版視作戰略目標。與此同時,安少社不斷挖掘優質原創內容,革新營銷方式,力求新突破。
1.以技術為引領,立體化發掘原創圖畫書內涵,創新出版方式
數字技術的發展促使兒童教育走向多媒體化,為圖畫書開辟了更加廣闊的市場。在面對新技術、新消費模式變化時,安少社積極應對,注重內容資源的多維度開發,強調技術融合方面的新發展,以及以移動互聯網技術為核心的出版創新。安少社提倡多元創作形式,堅持兒童本位原則,以兒童的理解力為第一準則,鼓勵中國故事與中國元素的表達與呈現。與此同時,安少社還將技術與內容深度融合,將AR技術應用于圖畫書中,推出《皮影中國》AR繪本。《皮影中國》AR繪本革新了過去“圖片+文字”的展現方式,動畫、三維影像將抽象藝術完美呈現,讓傳統文化直觀鮮活,為讀者打造閱讀新體驗,一面市便反響熱烈,入圍國家數字出版精品項目遴選推薦計劃。
2.以原創內容為抓手,版權輸出成績顯著
堅持選題創新、內容創新。安少社立足出版精品原創圖書,打造經典原創品牌,助力中國原創圖畫書的發展。安少社樹立開放的觀念,耐心打磨內容,提升故事的表現能力,推出了《一只螞蟻爬呀爬》《野孩子》《爬樹》《馬蘭的歌聲》《皮影中國》等一系列原創優質圖畫書。《皮影中國》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張向東進行皮影整理刻繪,借助圖畫書的表現方式,將皮影戲呈現給中國乃至世界的兒童,并趣味性地使用了AR技術。
版權輸出成績顯著。《楊紅櫻啟蒙圖畫書系列·熊貓日記》入選2019年“原動力”中國原創動漫出版扶持計劃;楊紅櫻的《熊貓日記》啟蒙圖畫書AR圖書海外版最終落地英國Inception公司,《貓小花與灰小鼠》《木耳》《夢屋》《尋找快活林》版權輸出日本。值得一提的是,《熊貓日記》是中國作家作品以紙質圖書為基礎制作成電子版,并創新性加入AR技術后進行的版權輸出,開創了融合出版“走出去”的新路徑。
3.以消費模式為參考,積極創新營銷模式
在數字化、信息化的當下,用戶的消費模式發生了巨大轉變,依靠互聯網平臺消費的用戶增多,這種新情況促使出版社積極創新營銷模式。許多出版社依靠微信平臺營銷少兒圖書,借助短視頻開展少兒圖書的推廣活動。安少社主動調整發展思路,構建立體化渠道網絡,依托線上的數字媒體開展線上公益和特色營銷活動。
一是開展線上直播。2020年2月15日晚7時,安少社八位編輯在安徽新華書店天貓旗艦店開展主題為“小學生課外書怎么選”的線上直播,推薦了適合小學低年級學生閱讀的《野孩子》《爬樹》《給孩子的食育繪本》《皮影中國》等圖畫書。新媒體時代,直播成為更加便利、直接的新營銷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網絡銷售與讀者之間的距離。二是開展媒體合作。安少社主動加強與業內外主要媒體的合作,圍繞《楊紅櫻啟蒙圖畫書系列·熊貓日記》制作短視頻,在抖音、書店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平臺投放,聯合書店開展有獎轉發等福利活動。
三、原創圖畫書的未來發展趨勢
智媒時代,打造中國原創圖畫書任重道遠,需要出版社不斷改變思維,并在技術助力下優化傳播流程和傳播渠道,提供多層次、智能化、專業化、場景化等服務,始終堅持創新引領,挖掘產業的內生動力。
1.內容創新:找準價值定位,傳遞文化審美
在新時代背景下,用孩子們喜歡的圖畫與語言講好中國故事,才能獲得發展的原動力。原創圖畫書要藝術、智慧地呈現中國文化,努力接近兒童心理現實,展現東方審美。基于此,借助圖畫書圖文并茂的形式,讓世界看到圖畫書里的中國,感受到圖文之外“文化中國”的精神內涵,是當下需要深刻思考的問題。數字技術依賴于內容,出版社要圍繞核心專業方向打造自身特色。而在未來,數據的開發要建立在專業內容上。優質內容是核心驅動力,出版社應運用新的技術手段豐富原創圖畫書的創作,在講好中國故事這個主導思想下,著重講述傳統故事和展示中國元素,處理好文化元素和藝術元素的關系。如安少社《熊貓日記》啟蒙圖畫書系列,以國寶熊貓為主角,以日記體的形式,從溫暖的春天寫到寒冷的冬天,將新奇有趣、豐富多彩的知識融入字里行間,是一套融認知、科普啟蒙、傳統文化、情商培養于一體的成長啟蒙圖畫書,可對2—5歲的兒童進行全方位的通識教育。
2.技術加持:探索融合出版,滿足讀者個性化需求
新技術催生新的閱讀場景、新的閱讀媒介以及多樣化、個性化的閱讀習慣。在此背景下,出版社亟須借助新技術對原創圖畫書在視頻化、有聲化、智能化等方面進行改造升級,不斷運用新技術改良內容的呈現方式,使得內容的表現形式更加多元。一方面,出版社需深入調研少兒讀者的閱讀需求,根據需求對圖畫書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造升級。如探索圖畫書出版融合的發展方式,在傳統圖畫書的基礎上推出MPR(多媒體印刷讀物)、AR有聲圖書,通過賦予圖畫書音頻功能,實現紙質書內容的多媒體呈現,進而滿足少兒日益增長的分層次、多樣化、個性化閱讀需求。另一方面,出版社需圍繞圖畫書開發多終端的產品形態和服務。比如,出版社可嘗試推動圖畫書走進移動終端,將圖畫書用于幼兒園教學的微課堂、幫助父母指導孩子閱讀的微課堂,以及用于幫助孩子提高閱讀能力的圖畫書動畫、電子書等,為更多讀者的多元化閱讀需求提供優質服務。可預見的是,技術是行業價值延伸的依靠,原創圖畫書出版必須利用新興技術,深挖產業潛能,實現多元化發展。
3.營銷策略:順應渠道多元化發展,加快新媒體營銷渠道建設
信息時代,新媒體蓬勃發展,以數字化新技術、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為代表的技術革命正在改變和重塑出版業,也改變了圖畫書的營銷方式。隨著新媒體技術的日趨成熟,出版機構需要利用各種新媒介開展持續性、創新性的營銷工作,通過技術對內容進行更好地傳播和應用。首先,出版社需研究社群大V、小紅書、抖音、B站等各類新媒體營銷渠道和平臺的特點,為圖畫書量身打造營銷策略。通過立體化的曝光和引流,出版社可挖掘新媒體資源,形成立體化的營銷網絡。其次,出版社需把握營銷新風口。視頻營銷盛行的當下,針對圖畫書這種形式新穎的產品,出版社可以錄制介紹和創意視頻,吸引讀者注意,也可以探索直播營銷,充分利用粉絲、流量等,讓原創圖畫書更充分地展現在小讀者面前。如安少社在直播風口下,與主播薇婭合作直播售書。同時,安少社還與一些短視頻達人建立合作關系,不斷試水視頻營銷。智媒時代,出版機構應充分運用多媒體融合發展,加強營銷與渠道線上線下充分配合,實現品牌影響力與銷售增長同步發展。
4.產品思維:用互聯網思維打造產品,在傳統出版上挖掘新元素
互聯網思維融入傳統出版并不意味著數字出版就是簡單地將紙質出版物電子化。互聯網思維和傳統出版的有效融合,需要編輯在選題策劃、運營階段便帶入互聯網思維。一方面,出版社可運用視頻、動畫、音頻等技術手段豐富圖書內容,將作品中的各種人物、情節、故事開發出不同版本、不同載體、不同形式的作品,以此贏得用戶青睞。另一方面,在圖畫書出版后,出版社可利用互聯網宣傳迅速擴大圖畫書的影響力,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最大化。
中國原創圖畫書的崛起必須鼓勵創新——故事的創新、畫面表現方式的創新、跨界聯合的創新,只有這樣,原創圖畫書才會有更長遠的發展。圖畫書創作者和出版方要有面向未來的眼光和思維,更多地研究讀者偏好,打造特色產品,讓其在圖畫書市場脫穎而出。圖畫書營銷方面也需樹立互聯網思維,緊跟新媒體營銷趨勢,構建立體化渠道網絡,用直播、短視頻等新的傳播形式讓圖畫書觸達更多讀者。
|參考文獻|
[1]沈正賦. 智媒時代信息傳播領域技術賦能與人文精神傳承的關系建構[J]. 編輯之友,2019(5):20-26.
[2]陳蓓. “出版+AR”:智媒時代兒童圖書出版的優化策略[J]. 出版廣角,2019(2):62-64.
[3]王金霖,王登洋. 探析媒介融合背景下少兒出版的新發展[J]. 傳媒論壇,2020 (12):92.
[4]王婧. 中國原創繪本的困境與出路[J]. 出版發行研究,2020(10):7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