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華


摘要:目的:探討急診外科清創縫合術患者護理中常規護理與優質護理的應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對象選自我院接受急診外科清創縫合術的患者,共66例,選取時間為2019年12月–2020年6月,在患者護理中,根據兩種不同護理模式的應用,將其分組展開實驗。其中,應用常規護理模式的對照組患者共33例,應用優質護理模式的觀察組患者33例,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觀察比較。結果:觀察組患者術中心率、收縮壓和舒張壓檢測值較另一組偏低,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較另一組顯著提高,組間數值差異符合統計學意義的評判標準(P<0.05)。結論:優質護理所涵蓋的內容全面,護理路徑清晰,將其用于急診外科清創縫合術護理中,可降低患者身體應激反應的發生概率,從而確?;颊吒黜椛w征的平穩,有利于手術的順利實施。
關鍵詞:急診外科;清創縫合術;常規護理;優質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2-116-01
前言:清創縫合術是急診外科常見的一種手術類型,主要是針對機械損傷、打架斗毆受傷的患者群體。因患者的皮膚組織受到創傷,需要展開手術對傷口進行清理和縫合處理,以免傷口長期暴露造成感染。為確保手術能夠順利的實施,除了要對患者的身體創傷情況進行查看,制定清創縫合術方案以外,臨床護理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尤其是術前情緒緊張、對醫護人員配合性較差的患者,需要對術中應激反應現象的發生提前進行防范,以免術中出現不良事件。如今,我國醫療服務體系不斷健全,臨床護理方法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優化與創新。針對急診外科清創縫合術治療患者,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展開優質的護理服務。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我院接受急診外科清創縫合術的66例患者,按照兩種臨床護理模式的不同應用,將其分組展開實驗。其中,應用常規護理模式的對照組患者共33例,包含男性18例,年齡在18歲以上,80歲以下,對應年齡平均值為(50.47±11.54)歲,患者的創傷類型有寵物咬傷、碰撞傷、擠壓傷等;應用優質護理模式的觀察組患者33例,男19例,年齡在19歲以上,81歲以下,對應年齡平均值為(51.74±10.85)歲。從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創傷類型等基本信息的比較上來看,差異不大,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將常規護理模式用于對照組。在患者手術前,護理人員需指導患者完成各項檢查項目,告知其術前需要注意的事項。術中護士需協助醫生的工作,監測患者的血壓、心率等生命指標等。
將優質護理模式用于觀察組。首先,在接診期間,急診科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溝通,觀察患者的身體損傷情況,并為其分診。在患者候診期間,對患者的情緒進行疏導,以免過于激動造成傷口處疼痛程度加重。在手術開展前,護理人員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屬描述整個手術的大致過程,告知其術前注意事項,使其做好心理準備[1]。另外,對于出現害怕、焦慮情緒的患者,應耐心開導,向其講解手術治療的安全性以及醫護人員的專業性,使其放心治療。其次,在手術過程中,于患者清醒時,護士可與患者聊天,轉移其注意力,與患者握手或者輕拍其肩膀,給予患者更多的安全感。告知患者緊張情緒可能會對手術帶來的不良影響,引導其全身心放松。另外,對手術室溫度、濕度進行調整,提高患者的身體舒適度。手術完成后,對切口周圍的血跡進行清理,采用規范性操作將傷口進行包扎處理,并對傷口處的情況進行30分鐘的連續觀察。待患者移入病房后,需對患者的飲食進行合理安排,補充體內所需的營養成分,促進患者的身體盡快康復。
1.3觀察標準
兩組患者護理期間,對患者術中心率、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進行檢測,并統計相應的檢測值。另外,調查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總分100分,按照分值區間的不同劃分,完成滿意、較滿意、不滿意評價。
1.4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中的數據使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整理,計量單位用表示,t檢驗,計數單位用%表示,x2檢驗,當組間差異滿足P<0.05的要求,視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照組患者術中心率、收縮壓和舒張壓較另一組明顯偏高,差異符合統計學意義的評判標準(P<0.05)。詳細數據請見表1.
2.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為95.65%,對照組為73.91%,差異符合統計學意義的評判標準(P<0.05)。詳細數據請見表2.
3.討論
當前,我國醫療服務體系的建設力度在不斷加大,人們對護理服務的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實現護理服務上的優質化成為不少護理學者所研究的重點。遵循這一目標,臨床護理理念逐漸發生轉變,從以往的疾病本身護理擴大至患者心理層面上的護理干預,凸顯出了臨床護理中的人文關懷,同時也極大的滿足了患者心理上的護理需求。此外,在優質護理模式下,護理路徑得到優化,各項護理工作安排妥當,在責任落實制度的要求下,分工明確,大大提高了護士的工作責任感[2]。
在本次研究當中,應用優質護理模式,于清創縫合術患者術前、術中和術后分別展開全面的護理服務,觀察組患者術中心率、收縮壓和舒張壓各項指標的維持情況明顯優于另一組,數值差異符合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優質護理的實施,可降低患者術中應激反應的發生概率,從而減小手術風險,提高手術治療的有效率,在臨床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馬秋風.急診清創縫合患者進行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15):2120-2121.
[2]吳潔,吳慧.多元化人文關懷在兒童急診清創縫合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下旬刊),2020,27(02):120-122.
澄江市右所衛生院?云南澄江?652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