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偉偉
摘? 要:構建電子健康檔案數據共享模型,針對因電子健康數據的隱私性、多源異構、信息系統建設分散、標準不統一等存在的共享難、共享程度不高問題,從政策制定、數據源采集與控制、推進信息化建設、健全安全體系、推動數據開放多個方面提出具體策略,為推動電子健康檔案共享提供參考。
關鍵詞: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數據共享;檔案安全;區塊鏈技術
Abstract: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data sharing model was constructed, for because of electronic health data privacy, 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scattered inform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standard is not unified sharing difficult, do not have a high level of Shared problems, from policy making, data acquisition and control, promote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improve the security system, open data several aspects put forward concrete strategy,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to promote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Keywords: Electronic health Archives;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 Data sharing; Archive security; Blockchain technology
電子健康檔案的聚集和共享是醫療行業發展的難點,也是挖掘電子健康檔案數據價值的重要舉措。
1 電子健康檔案共享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衛生信息化的推進,我國各地區逐步推動電子檔案建設,部分地區實現了基于信息平臺的跨級別和類別的醫療衛生機構的健康檔案共享[1],但仍存在共享難、共享程度不高問題。
一是數據集成和挖掘方面,電子健康數據除了具備大數據的大量、高速、多樣等一般特征外,還具有隱私性,仍分散保存在各個醫療機構及相關部門不同類型的數據庫中,另外,電子健康數據多源異構,也導致數據集成困難,無法實現數據的整合和挖掘,“信息孤島”現象仍然存在。
二是系統建設方面,因缺少統一的系統建設標準、管理制度和資金投入,電子健康檔案共享平臺建設分散、系統標準不一,搭建電子健康數據共享平臺進程緩慢,進而影響電子健康檔案的共享交互 。
2 電子健康檔案共享的實現策略
通過電子健康檔案的高效共享才能挖掘其價值,實現“健康中國”。可從政策制定、數據源采集與控制、推進信息化建設、健全安全體系、推動數據開放等多個方面實現電子健康檔案的共享。
2.1 加強政策法規的制定和實施。針對我國醫療信息系統建設分散、標準不一、系統異構等問題,國家層面需完善頂層設計,完善電子健康檔案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制度、標準規范。據此,指導各級電子健康檔案信息平臺建設,統籌推進醫聯體相關醫院管理、醫療服務等信息平臺建設,確立電子健康檔案的法律地位和衛生領域電子簽名法的實施細則,共同推動電子健康檔案的共享。
2.2 加強電子健康檔案數據源的采集與控制。首先,對于衛生行政部門而言,一方面,逐步建成覆蓋全市、全省、全國的電子健康檔案信息平臺,指導各醫療機構積極應用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可穿戴設備等新技術,遵循互聯互通標準規范,推動惠及全民的健康信息服務和智慧醫療服務,實現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實時源頭采集、互聯互通。[2]另一方面,推進居民健康卡的普及應用,逐步實現醫療衛生服務跨系統、跨機構、跨地域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
其次,對于醫療機構而言,提升管理層對病歷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健全電子病歷檔案管理機制,加強病案質量管理。[3]具體而言,在病案書寫環節,將國際疾病分類納入到臨床醫師的日常培訓中,加強對ICD知識的普及教育,使電子病歷在形成時是規范標準的;在病案編碼環節,加強對病案編碼員的培訓,學習臨床醫學、計算機等相關專業知識輔助編碼,提升病案編碼技能,提高編碼人員業務水平,將疾病診斷準確地分類編碼,為病歷數據數據共享奠定基礎,加強編碼人員和臨床醫師的溝通,提高病案書寫和病案編碼的嚴謹性和準確性;在病案質控環節,質控醫師需加強對病案書寫的準確性和完整性的檢查,提高病歷數據的質量。
最后,對于居民個人而言,提升健康檔案意識,接受醫療衛生機構的健康咨詢和指導,提高自我預防保健意識和主動識別健康危險因素的能力,主動參與到個人健康管理,保證檔案數據收集的完整性和真實性。
2.3 推進電子健康檔案信息化建設。信息技術及現代醫療技術的發展為電子健康檔案數據實現共享的技術支撐。[4]
一方面,加大信息化建設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建立相配套的系統接口,實現各系統間的有效對接。另一方面,考慮到電子健康檔案具有隱私性和機密性,利用區塊鏈存儲和共享健康檔案數據是極具前景的應用領域,多位學者提出了區塊鏈技術在醫療行業的應用前景,提出區塊鏈技術可助力實現“互聯網+”環境下醫療數據共享。
區塊鏈技術在醫療行業應用還處于起步階段,基于區塊鏈的病歷檔案數據共享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共享中存在的安全性弱、效率低的問題,但在共識算法、分布式數據庫存儲算法等方面在具體實施中的應用還需要進一步完善,一系列的安全標準和技術規范尚未在業界形成一致性共識 。
將區塊鏈技術融合于訪問控制策略中是區塊鏈技術發展的重要問題,探索出相關政策、標準以及落地模式,仍是區塊鏈應用于醫療行業的關鍵性問題。
2.4 健全電子健康檔案安全管理體系。電子健康檔案包含個人的隱私數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在數據采集、傳輸、存儲等方面建立高度可信的安全管理體系,但目前尚缺乏完備的安全政策支持。
這將影響用戶的隱私安全、降低用戶參與度,故健全電子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是實現電子健康數據共享的重要舉措,如制定科學的安全管理制度、引進先進的安全保障技術(如跟蹤技術、權限監控技術、加密技術等)、加強安全教育等,加強對個人隱私數據保護,確保個人健康檔案的共享和利用。[5]信息化責任機構可通過先進的信息技術(如區塊鏈技術)解決電子健康檔案數據的安全存儲、設置訪問控制過濾非法入侵者、實現安全共享。
2.5 推動電子健康檔案數據的逐步開放。電子健康檔案數據開放是推進數據聚集、共享和利用的重要環節。電子健康檔案開放便民服務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建立一個設計良好的平臺,包括數據采集、傳輸、訪問、安全技術保障等。通過數據開放,居民可自主地查看、下載、使用健康數據,不僅能讓居民更多地主動參與健康管理、治療過程,還能提高醫療服務的整體質量,提升居民的就醫滿意 。
通過調動各方的積極性,包括制定數據開放相關政策、建立系統統一標準、推動實名制服務、加強人財物的投入、加大對居民的宣傳等措施推動電子健康檔案的逐步開放。
參考文獻:
[1]張美佳.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管理的研究進展[J].職業與健康,2020,36(13): 1866-1868.
[2]陳潔.醫改背景下健康體檢檔案管理研究[J].檔案管理,2020(04):83+85.
[3]張悅,王茜,王健.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衛生信息管理雜志,2018,15(06): 643-646.
[4]張翔,魏小鵬.醫院面向健康服務管理的大數據有效挖掘方法研究[J].中國衛生信息管理雜志,2020,17(03): 279-284.
[5]舒婷,徐帆,李紅霞.國內外電子病歷數據開放現狀分析與建議[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9,35(12): 1013-1016.
(作者單位:鄭州人民醫院? 來稿日期: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