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麗 孔德玲 趙援非 王立存 周智梁
摘要:目的:說明“調神通絡”配合中西醫治療線粒體腦肌病引起的計算力減退、平衡力障礙、構音障礙、視覺模糊等方面有一定療效,并隨訪此治療方法對以后患者癥狀的一定影響。方法:采用“調神通絡”為大法,針對各個癥狀使用相應針刺取穴、中藥湯劑、西藥相結合。結果:針刺為主配合治療后癥狀好轉。結論:以“調神通絡”針刺為主配合中西醫對改善線粒體腦肌病癥狀有一定療效。
關鍵詞:線粒體腦肌病;調神通絡;針刺;中西醫
【中圖分類號】R2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2-196-01
患者李某,女,16歲 ,主因“行走不穩12年,間斷反復發作肢體抽搐2年 ”于 2014年4月入院。2002年4月患者被發現行走不穩,曾就診兒童醫院及301醫院診斷為“腦癱?”,2005年患者出現計算力及平衡力障礙,經鍛煉后癥狀稍緩解,時輕時重,反復發作,2012年患者開始出現右側肢體抽搐,以手足明顯,肌肉進行性疲乏,就診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行肌肉活檢后、確診為“線粒體腦肌病”,住院經治療(具體不詳)好轉出院。既往月經史12歲月經初潮,第二次月經為一年后,以后2-3月來潮一次,其母訴每次月經前患者癥狀有所加重,曾于天津中醫二附屬腦病針灸病房多次住院治療,查體:身高162cm,體重45kg,神經系統查體:神清,精神弱,構音不清晰,四肢肌力IV級,共濟運動欠穩準。血乳酸、酮酸水平升高。
入院初步診斷:中醫診斷:癇證?證候:腎精虧虛
西醫診斷:線粒體腦肌病?癲癇
中醫治療:中醫擬“補益心腎、調神通絡”之法,以針刺調神通絡針刺法為主,中藥給予大補元煎加減。
針刺取穴:頂中線、頂旁線、頂斜I線,頂斜II線
額中線、額旁線1-3,枕上旁線、枕下旁線
體針:風池、臂臑、曲池、外關、合谷、四強、血海、足三里、豐隆、涌泉、陽陵泉、地倉,針刺雙側穴位,平補平瀉,留針30分鐘
根據此患者的癥狀體征給予配穴:
針對患者的計算力減退使用“調神益智”針法:額三針、顳三針、頂三針以安神定智、醒神益智、調神健腦
針對患者的平衡力障礙使用“調理髓海”針法:調衡三針、調運三針、調顫三針以調理髓海、協調運動。
針對構音障礙、咽部異物感使用“調神益咽”針法:取Broca區、百會以調理腦神、利喉益咽。
針對患者的視物模糊使用“視覺障礙”針刺:取視三針以調神睛明。頭皮針采用提插捻轉法,每穴30秒,可兩針同時操作
中藥:大補元煎加減:
熟地20g?山藥20g?山茱萸15g?枸杞子15g
當歸15g,?杜仲20g?黨參10g?黃芪30g
菖蒲15g?遠志15g?甘草10g?雞內金 10
陳皮15g?清半夏12g?厚樸12g?砂仁10g
水煎服 日一劑 取汁200ml
西藥治療:
精氨酸注射液、依達拉奉靜滴,口服維生素B50、妥泰,左乙拉西坦片、奧卡西平、艾地苯醌片、輔酶Q10,維生素C、E、氯硝西泮、硫辛酸等改善腦營養、補充維生素、精氨酸、抗自由基、抗癲癇等。
患者經治療10天,行走不穩好轉,肢體抽搐次數明顯減少,肌肉疲乏消失,視物模糊好轉,咽部異物感消失,可簡單自理,好轉出院。三年后隨訪,癥狀仍間斷發作,經常反復住院治療,現李某可上網,基本生活自理,仍有行走不穩,肌肉疲乏、視物模糊間斷出現,未在出現咽部異物感。
討論:
線粒體腦肌病(mitochondrialencephalopathy,ME)是由線粒體結構和功能障礙、ATP合成不足所致的以腦和肌肉受累為主的多系統疾病。其共同特征以腦和骨骼肌癥候為主,多以癲癇發作為主要起病形式[1]。
中醫屬“癇證”“痿癥”范疇,《備急千金要方》明確說明小兒癲癇的一個原因是先天發育不全,《幼幼集成·卷二·癇癥》曰:“夫病至于癇,非稟于先天不足,即由于攻伐過傷”,“其真陽之敗,氣血之傷,了然在望”。基本病機為腎精不足,神明失守。明代李時珍提出“腦為元神之府”,清代王清任認為“靈機記性在腦”,故使用中藥大補元煎加減以益氣養血,滋補腎元。使用針刺治療宣通腦絡痹阻,以調神明之不調。故使用“調神通絡”針刺以達“調神”能使神機運轉,從而使人體臟腑經絡等形體功能有所主宰;“通絡”則指在調神的基礎上,疏通腦絡及肢體經絡系統,使經脈氣血運行通暢,促進疾病的好轉。通過以往研究表明“調神通絡”針法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療效[2]肯定,該針法能夠改善血流變學,增加腦血流從而加快側枝循環的建立。
目前國內對線粒體腦肌病出現的一系列并發癥,存在內分泌、代謝性疾病,但具體病機尚不能明確,同時診斷此類疾病可能需要多種激素等治療,藥物繁多,副作用也隨之擴大,因此進行中藥及針灸治療線粒體腦肌病等綜合征臨床研究也應該得到關注,可能會更顯現中醫治療的優勢,從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在強,牛松濤,梁憲紅,等.線粒體腦肌病的血管神經病變機制 [J].中國卒中雜志,2009,9:139-143.
[2]王占奎,郭家奎,趙淑華等.“調神通絡”針法對腦梗死患者臨床療效及血流變影響的研究.針灸臨床雜志,2011,27(12):1-4.
作者簡介:劉亞麗,女,(1984.11--),內蒙古人,漢族,研究生,主治醫師,研究方向: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血管疾病方向。
1.天津市寶坻區中醫醫院?2.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