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珍
摘 要:在小學階段,學生寫作并不是一氣呵成的,而是一種逐漸積累的過程,小學生語文寫作一直都是小學階段教學重點,同樣也為初中、高中的語文寫作能力做鋪墊。那如何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和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逆向思維問題同樣給教師帶來了巨大挑戰。想要確切提高學生語文寫作能力,就要不斷培養學生寫作興趣,加強學生對身邊事物的細致觀察水平,培養學生對自然景物的觀察能力,親身感知并帶著濃厚的興趣描繪生活中細節之處,同時大量的閱讀也是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之一,它不僅能讓學生養成閱讀的習慣,而且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也有極大的幫助,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并對學生的寫作能力有極大幫助。
關鍵詞:語文教學方法;作文教學方式;趣味教學;
“作文教學”無論是在我國義務教育階段,還是其他學年階段都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小學教學階段,作文教學對學生觀察事務的能力和學生自身發展提供極大的幫助,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對學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小學階段,教師會用“固定時期”去訓練學生作文寫作能力,在有限的教學資源中,怎樣才能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語文寫作能力,吸引學生寫作興趣和寫作水平,這歷年來倍受教師關注。
一、提高小學生對作文學習的趣味性
(一)趣味課后作業
現如今教師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仍然保留著傳統的教學模板,忽視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小學教師在初步講解課堂知識內容時,應該先培養學生閱讀技巧,對學生日后自學能力和知識掌握都有極大幫助。學生在掌握初步的語文知識后,教師還需要有意識、有針對性地預留課后作業,大多數教師給學生留置課堂教學內容有關的作業,忽視對學生思維創造能力培養,對于班級個體差異不同的學生而言,對老師布置的作業會出現兩級分化的現象,一些自律性強的學生會增加一些學習任務,而自律性差的學生,會產生錯誤認識,可能會認為完成作業是給老師完成的。因此就要求老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進行差異性教學,有針對性地留置課后作業,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保留原來作業基礎之上,教師可以開展一些實踐課程,觀察身邊事物并用筆記記下來,留意動態事物與靜態景物身上的特點,也可以讓學生把自己身邊的景物畫下來,提強學生審美能力和創作能力,提高學生對創作的興趣,實現語文教學效率。
(二)從基礎教學來提高作文教學趣味性
在新課改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貫穿每個單元,那如何提高學生對作文的興趣呢?在小學語文課文中有一篇課文,寫的是莫泊桑和福樓拜的故事,其中莫泊桑向福樓拜請教如何提高寫作水平,福樓拜并沒有直接告訴他,而是讓莫泊桑去觀察。有一次,福樓拜對莫泊桑說:“你去巴黎第九大街,在第二個十字路口往左走,看看路右面最先看到的人是誰?”莫泊桑來到街頭,在很遠處就看到老人坐在那里,于是就告訴了老師。然而老師對他看到的并不滿意,讓莫泊?;厝ピ僮屑氂^察,看細節之處,于是,莫泊桑又回去觀察。這次近距離觀察老人,于是把自己所見到的又告訴了老師,這次福樓拜臉上露出了笑容并夸獎他有所進步,但是老師認為他觀察的不夠全面,讓他回去再認真觀察,這次莫泊桑把老人的神態、外貌都認真觀察了一邊,最終得到了老師肯定。那在現如今的小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小學生寫作能力。首先,教師應該把教學運用到實踐上來,認真開展實踐課程,因為小學階段大多是老師手把手教學,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老師很少,相反的是這個時期是學生“好問”階段,學生對陌生知識的渴求欲非常強烈,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興趣的起點,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興趣發展方向,增強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作文學習能力。有效抓住學生興趣發展方向會讓老師節約大量的體力教學,也能夠有效培養學生寫作基礎。其次,家庭和學校要有效結合,對學生興趣培養有很大幫助,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如果學校和家庭有效結合,會讓學生多出來很多學習時間。家庭是學生生活習慣的養成場所,家長應該讓學生養成閱讀習慣,例如每天睡覺之前閱讀半小時,增強學生的閱讀量,培養孩子閱讀習慣,對孩子寫作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幫助。
二、提高小學生寫作能力的策略
(一)讓情景教學融入到語文寫作教學之中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融入情景教學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之一,在現階段學習中,學生將大部分時間花費在學習課堂知識中,對閱讀能力的鍛煉并沒有起到重視,因此造成的結果是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可以運用的素材較少,寫作的積極性不高,甚至有些學生認為沒有素材可以寫,導致學生語文寫作能力沒有很大起色,寫出來的文章并沒有特色之處。提高語文寫作能力,在日常生活積累“好詞好句”是必不可少的,它需要學生運用有效的時間去閱讀和在生活中積累,以便可以讓學生在寫作中靈活運用,增加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這些詞匯可以為學生日后的寫作能力打下基礎,并增加文章的美感和寫作水準。在新課改下,有效運用素質教育,貫徹情景教學也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之一,教師在日常課堂教學過程中,把知識游戲融入教學中,學生能夠以自己親身感知進入所寫的作文中,提高學生寫作興趣,增加作文的真實性。例如,在寫關于自然景物的作文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大自然中去尋找景物生長特點,并把所看到的景物用手繪畫下來,備注自己觀察到的景物特色,這種教學方法不僅提高了學生對寫作的積極性,同時也有效提高了教師教學效率和教學水準。
(二)增加寫作教學的多樣性
小學老師在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是多樣性的,把情景教學融入小學語文寫作中,無論是在課堂教學氛圍上還是學生語文寫作內容上都提供了極大幫助,情景教學也是師生的一個互動過程,學生把自己所想所感寫下來,可以讓教師更直觀地了解學生在寫作方面的優缺點,包含在寫作的形式和內容上。
三、結語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是一個雙向過程,一方面,它對學生能力培養發揮著多方作用,對學生的興趣培養、寫作能力、閱讀能力都有幫助;另一方面,可以促進師生關系,增加師生交流,使小學教師能夠全面了解學生寫作的不足之處。因此使用有效教學方法,對學生成長和教師的教學都有很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王麗梅,張立云,趙玲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初探[J].科技創新導報,2013,13(003):183-183.
[2]劉洋.對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的幾點反思[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13(002):100-101.
[3]徐艷.淺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01(2015):172-173.
(四川石棉縣迎政鄉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