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舒英
摘 要:大班是幼兒園的最高階段,也是進入小學的準備階段,更是由學前教育過渡到小學教育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本文以大班幼兒在班級物品管理中的問題為教育契機,闡述了大班幼兒班級物品自主管理能力培養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物品管理;自主管理;能力
一、大班幼兒在班級物品管理中的不良現狀及原因分析
(一)不良現狀
由于我是中途接手該班,通過我對班級情況的觀察,幼兒在班級物品管理中有以下現象:
鏡頭一:幼兒入園時書包隨手放在柜子上,書包柜上堆成一座小山,有的書包掉落在地上。
鏡頭二:區角活動結束后,柜子里的物品雜亂無章,幾種拼圖混在一起,科學區操作的材料放在了語言角,美工托盤里放滿了廢紙、顏料、剪刀和雙面膠,橡皮泥各種顏色胡亂揉在一起扔在地上。
鏡頭三:圖書看完后書架上一片狼籍,有的圖書倒著放,有的圖書沒有關上,有的圖書封面和書分開了散落在一旁,有的圖書掉在抱枕和地墊上。
鏡頭四:戶外活動結束回到教室許多幼兒將自己的衣服直接往裝衣服的筐中一扔,少數幼兒揉成一團塞進筐里,有的幼兒直接將衣服隨手搭在鋼琴上,只有個別幼兒疊整齊后才放筐里。
鏡頭五:洗手后幼兒擦完手的毛巾,隨意搭在毛巾架上,有的放在寫有別人名字的掛鉤上。
(二)原因分析
這些現象都反映出幼兒的班級物品管理能力弱,對班級物品管理的規則不明確。究其原因,一是該班幼兒在小班時由于是新教師缺乏對幼兒物品管理能力培養的方法和經驗,沒有重視幼兒物品管理能力的培養。二是該班頻繁換教師,教師對班級物品管理的方法沒有統一和堅持,導致幼兒到大班以后沒有養成良好的物品管理習慣。三是幼兒已經養成現有的習慣,要幫助其改正,重新培養對物品的管理能力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只好任其發展。
二、自主管理在班級物品管理中的作用
(一)建立良好的班級物品管理常規,保障教育活動的實施。
通過自主管理,幼兒能自己管理好自己物品、班級的物品,能將班級物品進行整理、分類存放等,比如班級的圖書、玩具、操作材料、毛巾、口杯、椅子等物品.幼兒養成良好的班級物品管理常規,按常規要求去參與各項活動,才能確保其他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
(二)建立良好的班級物品管理常規,幫助大班幼兒實現自律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提出:“建立良好的常規,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為,逐步引導幼兒學習自我管理。”因此,實行自主管理不僅可以約束幼兒的行為,服務于良好的班級常規,更重要的是在實行自主管理的過程中,逐步引導幼兒學會自我發現問題、自我學習、自我解決問題,養成良好的學習品質,最終使幼兒實現自律,對幼兒以后的發展終身受用。大班幼兒更應提高自主管理的能力,變他律為自律,變主動為被動,為進入小學做好準備。
三、大班幼兒班級物品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營造班級物品自主管理的活動氛圍
由于幼兒對物品的自主管理能力普遍較弱,這對老師培養幼兒物品自主管理能力的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我們進行了一系列的主題活動,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班級物品放整齊”“爭做老師的小助手”。通過故事、歌唱、競賽、當小值日生、小組長、小老師等活動形式來幫助幼兒提高班級物品自主管理能力,讓孩子獲得更多獨自動手的機會。
(二)明確班級物品自主管理任務與分工
在班級物品管理中,首先教師要組織幼兒明確自己的任務,做好分工,各司其職,老師做什么,幼兒做什么。在我們班我們是這樣完成的。
1.將班級所有物品進行分區,教師總覽全區,對各區的物品及小組長負責,對小組長進行培訓與訓練。
2.各區每周進行一次小組長的選舉,盡可能讓每一位幼兒都有機會擔任小組長的角色,小組長明確自己的任務,對區內的幼兒進行具體的分工,對本區內的幼兒及物品負責。
3.區內的幼兒明確自己的管理任務,對自己管理的物品負責。包括:物品的完好、擺放、清潔衛生、消耗等。
3.教師的觀察與支持。在整個活動中,每一個活動環節不是一次兩次就能形成,并做得很好,需要教師通過觀察孩子在活動中的表現,發現問題、分析原因、調整措施,在重新作用于孩子的活動中,不斷推進幼兒的活動,幫助幼兒實現班級物品的自主管理。除此之外,在活動中教師還應不斷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水平,教師之間分工協作,全面、細致地完成對幼兒的觀察與調控。
(三)借助班級物品自主管理中榜樣的力量
1.教師榜樣。在物品自主管理活動中,教師在要求幼兒的同時,自己首先要做到,為幼兒樹立榜樣。每次活動中,教師一定要規范的呈現各類物品,這樣孩子才能準確、有效的完成對物品的自主管理,并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養成良好的習慣。
2.同伴榜樣。在活動中,每周我們會進行一次“榜樣之星”的評選,將物品擺放最規范、干凈整潔的區,評為榜樣之星,供全班幼兒參觀學習。大班幼兒競爭意識增強,在這種競賽的環境下,幼兒為了取得勝利,會把自己的潛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做到最好。
(四)班級物品自主管理中圖標的合理使用
1.自制圖標
在幼兒的毛巾架、口杯架、書包架、床、椅子等個人物品,我們都會讓幼兒貼上他們自制的圖標。自制圖標結合了幼兒的興趣,調動了他們的自主意識,幼兒只需要在貼有自己做的圖標的地方取放物品即可。這樣就可以很快的找到自己的物品,并且很好地避免了亂放、亂取的現象。
2.數字圖標
數字圖標用得最多的就是活動區,活動區的同一種材料,我們都用籃子或托盤裝好,并分區擺放在固定的地方,便于幼兒取放。但由于活動區材料較多,材料形態各異,加上幼兒會串區玩,對于這類物品的擺放確實較困難,所以幼兒玩了以后很難放回原處。因此,經過全班幼兒的討論協商,我們決定將每一個區角柜進行編號,再將每一個柜子的每一層進行編號,每一層的每一格編號,最后我們達成共識,形成了這種數字圖標。
總之,在班級物品自主管理中,我們應該相信幼兒,有計劃、有方法地開展活動,還給孩子一個自主發展的空間。讓孩子學會自主管理,這樣既解放了孩子又發展了孩子,何樂而不為呢?
參考文獻:
[1]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03.
[2]莫源秋,韋凌云.幼兒常規教育指導手冊[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3-10.
(四川省簡陽市新市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