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琴
【摘 要】目前隨著新課程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實施,分層走班制教學模式開始逐漸地成為了新時代教育發展中的研究重點。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科分層走班制教學,需要充分的重視因材施教。分層走班制教學模式兼備了走班制教學以及分層教學這兩者的核心內涵,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階段教育教學主要趨向于將學生們作為教學主體的教育方向來發展,結合適合初中生健康成長發展的有效實施策略,有效的提升數學學科的教學效率,促進初中生的數學學科個性化發展,深化分層走班制教學模式的更好發展和應用。
【關鍵詞】學生發展;初中;數學;分層走班制
據有關教育部門要求和指示,初中階段教育教學需要遵循教育規律以及初中生成長發展特點,積極的對數學學科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和改變,有效的挖掘新穎的教學方法,促使分層走班制教學有效的實施,使初中學生可以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數學成績,提升自身全方面的發展和成長,從而可以成為社會乃至國家的棟梁之才。
一、初中階段數學學科分層走班制教學應用和意義
(一)分層走班制應用原則
1.保證靈活性
實際的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需要有效的保證分層走班制教學模式的應用靈活度,保證所有的學生對數學知識都可以有一個充分的理解和掌握,從而實現強化中學生數學綜合學習能力的目的。
2.重視學生主動性發揮
初中數學教師在實施分層走班制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重點的注意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并且在實際的數學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地對中學生們的個性化學習特點進行有效的分析,以此來幫助中學生們有針對性的強化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
3.需要結合學情
數學教師在教學評價中實施分層走班制模式,需要結合中學生們的實際學習過程情況,重視學生們學習過程中對數學知識的有效歸納水平,以此來有效的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最大程度的鼓勵和肯定。
(二)實施分層走班制教學的意義
1.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初中數學教學環境下,數學教師通過實施分層走班制教學模式,讓初中生們可以接觸到不同教學方法以及不同的數學教師,這對于培養不同層次學生們的數學思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對于初中生們的數學學習方法也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通過讓初中生們接觸不同的學生,可以有效的激發起所有學生們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可以調動起初中生們的合作學習探究意識,促進初中生之間可以互相的學習、互相幫助,從而將自身的不足進行完善調整,進而找到適合自己的數學學習方法,提高自身的數學綜合學習能力。
2.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初中階段的學生是很有尊嚴、很獨立的一個學習個體,初中數學學科的教學中應用分層走班制教學,對于初中生來說,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學習能力和學習意愿來自主地進行教師和上課的地點選擇。這樣的教學機制,非常有利于初中生們從內心感受到被重視、被尊重,同時還可以有效地幫助初中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提升積極的學習熱情,從而幫助初中生們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提高初中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幫助教師與學生間可以建立一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3.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分層走班制教學模式提倡的是因需施教、因材施教,這非常有利于幫助初中生們提升自身的數學學習能效,鍛煉初中生們的數學知識創新能力和數學知識創造力,培養初中生的數學思維模式,有效的促進初中生數學學科的個性化學習發展,幫助初中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數學觀、價值觀,從而最大程度地提升初中生們的數學學習能力。
二、分層“走班制”教學的應用策略
(一)創新課堂教學方法
初中階段的學生由于個體差異性,他們自身的學習能都有著一定的差異,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可以結合初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依據初中生們的數學認知能力以及能力需求來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創新實施,從而有效的促進分層走班制教學模式的發展應用。例如數學教師可以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策略:1.灌輸式教學。數學教師根據初中生們的數學基本學習情況來降低課堂教學和學習標準,以此來避免課堂學習過程中一些學生的厭學心理,同時也還需要數學教師對這些學生們進行引發式的思考,是這些學生們可以感受到獲得成功的樂趣,從而有效的促進這些學生們的健康發展。2.引領教學。數學教師將數學知識根據實際情況分解成一些小問題,然后為學生們設計一些趣味性的學習臺階來引領學生們進行自主的學、自主地思考,幫助學生們樹立自己的學習目標,增強學生們的學習動力,使他們在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還可以有效地提升自身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分析能力。比如在教學《因式分解》內容時,數學教師就可以將這節內容分為一、二班來進行課堂教學分層,然后引導學生們進行自主地選擇。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遵循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教學規律,充分的把握住一班需要什么,二班需要什么。有機的進行前后連貫,以此來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們可以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到本節課的知識點,同時還可以促使各層次學生數學能力的高效發展,保證適合初中生們的健康成長和發展規律。
(二)引導學生自省
讓學生認可接受這種分層走班制的教學方法,首先需要讓學生們充分認識并接納真實的自己。數學教師在實施分層走班制教學時,需要面對的第一個難點:引導學生自省自身數學認知結構,了解自身的知識基礎,這是提高學生自我認知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適合初中學生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以新人教版初中數學教材中“有理數的乘方”一課為例,數學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以及學生實際情況,來向學生們進行提問:如何求解n個相同因數a的積?然后引導學生們進行合作式討論、思考,鼓勵學生們通過自主的思考和探究來解決這個數學問題。在合作學習模式中,很容易讓學生們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和優勢,然后數學教師就可以幫助學生們通過正確方式讓學生們感知自我數學認知結構,從而為后續的分層做好具有說服力的鋪墊。還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反思解題過程,讓學生更加充分地認識自己,促進自身數學綜合能力的發展。
(三)激發學習動力
幫助學生在適合自身發展的環境中得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數學教師通過實施分層走班制教學,來將數學學科的學習權力真正的交還給學生們,以此來有效的激發學生們的數學學習動力,提升學生們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可以充分的幫助學生們找到學習數學的成就感,這是激發學生數學學習動力的前提條件,在分層走班制的實施過程中,讓學生們可以親身的感受到此教學模式帶給自己的有效轉變。同時數學教師還可以根據班級內的實際情況,適當的調整數學知識學習難度,為學生們精心的設計一些他們比較感興趣的題目,以此來幫助學生們獲得成就感。例如,教學“二次函數的性質”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出一道比較簡單的題,讓學生判斷函數圖像中的對稱軸、頂點坐標,接著出一道較難的題,引導學生畫出函數的圖像。從測試卷的設計角度來說,實施分層走班后的前幾次測試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著較大的影響,教師一定要根據不同層次班級學生的實際水平設計試卷,讓學生得到一個相對分層走班制教學模式前比較滿意的分數。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合適學生發展的初中數學分層走班制教學,對于初中數學學科的教學有著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數學教師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需要立足于中學生的健康發展,充分的圍繞初中數學學科知識,結合初中生的個性化學習特點,來將分層走班制教學充分的應用到實踐教學當中,積極的引導中學生們自省數學認知結構,激發數學學習動力,充分的尊重初中生們的數學學習意愿,打破傳統數學教學模式的束縛,使中學生們真正的體驗到分層走班制教學帶給自己的進步和成長。
【參考文獻】
[1]符秀麗.初中數學分層走班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J].數理化解題研究(初中版),2017:40.
[2]姚茉莉.分層走班制下的初中數學教學策略研究[J].數理化學習(教育理論),2018(4):23-24.
[3]李琴霞.新課程下初中數學分層走班教學探討[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8(14):33-34.
(本文系南通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適合教育理念下初中數學實施分層教學走班制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為QN2018058)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