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道金
【摘 要】在高中階段,高一是從初中向高中過渡的重要時期,學生需要面臨學習方法,以及思維方式等多方面的轉化,在高一這個時期,培養學生的數學糾錯能力,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的習慣。另外,高一新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很容易在一些定義的理解上出現偏差,從而導致解題出現錯誤,有的時候也會因為粗心,導致計算出現錯誤。因此,培養高一新生的糾錯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高一新生;數學;糾錯能力;策略
學生在做數學練習題的時候,出現錯誤是非常正常的一個現象。有時候是因為對題目的理解出現偏差導致錯誤,有時候是因為在計算時不夠細致出現錯誤。因此,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樹立數學的糾錯意識,在出現錯誤的時候,可以及時找到錯誤的原因,培養一定的糾錯能力。這樣的話,才能將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提高上來,進而提高他們的成績。
一、培養高一新生數學糾錯能力的重要性
高一新生,會面對不同于初中的新的知識結構和思維方式,在學習和解題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而這些錯誤的出現,要么是學生對問題的分析不到位、要么是對知識的理解不到位、要么是沒有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錯誤的訂正,學生可以更加透徹地理解題目,加深對相關知識的認識。在訂正錯誤的同時,學生也可以進行一定的反思,從而加深對數學知識、方法和本質的認識。錯誤的出現有時也具有反復性,反復的錯誤,對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來說,具有一定的挫傷性。所以,教師需要及時引導,還有培養學生的數學糾錯能力,讓學生能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地進行糾錯,進行有質量、有水平的深度思考和反思,提高學生學習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
高一階段,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關鍵的時期,這個階段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培養學生的數學糾錯能力,可以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信心,將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上來,讓他們能更快地融入到高中數學學習中來,為三年的高中數學的高效學習,做好充足的準備。
二、培養高一新生數學糾錯能力的策略
(一)培養學生的數學糾錯意識
在高一這個階段,很多學生還不是很適應高中數學的學習難度,在解題的時候,出現錯誤也是常有的事情。在出現錯誤過后,教師要幫助引導學生,對這些錯題進行一定的分析,培養他們的糾錯意識。教師可以將學生經常會出現的一些錯誤,進行一定的整理,然后在課堂上展示出來,讓學生在認知上,先意識到數學糾錯的重要性,從而逐漸培養出一種數學糾錯的意識。在數學解題的過程中,學生經常會因為思維定式,從而導致一些錯誤的出現,例如,學生在解不等式的時候,會很容易將等式的性質類比到不等式當中,造成一種習慣性的錯解。在解不等式(1/x)>1時,學生經常會直接去分母,得到x>1,從而解出來的x的范圍是(-∞,1),但是x在分母的位置,所以x不能為零,因此,正確的答案應該是(0,1)。
(二)深入分析學生的作業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糾錯能力,首先,教師需要對學生的作業,進行深入的調查。通過學生作業的完成情況,教師能夠可以很直觀地看出,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的掌握程度,這也是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的一種非常簡便的方法。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業的時候,能夠直觀地看到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所出現的錯誤,但是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業的時候,不能只是簡單地評個對錯,要讓學生在看到自己錯誤的同時,能夠培養一種糾錯的能力,教師可以在批改完學生的作業過后,有針對性地指出學生錯誤的原因,這樣的話,才能有目的地去改正。很多時候,同樣的一個類型的題目,學生可能會多次出現錯誤,有的時候,錯誤的地方還不同,這就是因為他們沒有培養糾錯的能力。教師在對學生的作業進行批改的時候,就要有意識地去培養學生的糾錯能力,不能只是簡單地將錯誤進行改正,要讓他們意識到問題出在哪,這樣在遇到同樣的問題的時候,就能有效地避免同樣的錯誤。比方說,在學習數列這個知識點的時候,在練習題當中,有一個這樣的題目:已知數列{an},前n項和為Sn,a1=2,且數列{Sn}是公比為3的等比數列,試求出數列{an}的通項公式。不少學生在做這道題的時候,都會出現同樣的錯誤,他們在解題的時候,直接這樣寫:因為S1=a1=2,且數列{Sn}是以3為公比的等比數列,所以Sn=3n-1,an=Sn-Sn-1=3n-1-3n-2=3n-2。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批改完學生的作業后,就需要將這種大范圍出現錯誤的問題,在課堂上指出來,讓學生先去分析這種解法是否有問題,對于出現這種錯誤的學生,自然會認為解法沒有問題,但是解題正確的學生,就會意識到這種解法的問題所在。因為an=3n-2,這個式子只能滿足n≥2的情況,當n=1時,a1=2,明顯不符合上式。所以,在解這道題的時候,需要進行討論,當n=1時,an=2,當n≥2時,an=3n-2。教師通過批改學生的數學作業,可以直觀地發現他們存在的錯誤,將這些問題指出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糾錯能力。
(三)總結糾錯的方法
高一新生出現解題錯誤,大多數都是因為對自我檢查還有自我糾錯沒有進行重視。針對這種情況的話,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清楚地認識到糾錯的目的,還有糾錯的原因,并且及時總結糾錯的方法。教師將有效的檢驗方法,提供給學生的話,可以讓學生形成糾錯的意識,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學生在解題的時候,出現錯誤的話,不外乎就是因為粗心,或者就是對題目的理解出現一定的偏差,還有就是忽略了題目中的隱含條件,再就是一種思維上的定式,導致錯誤的出現。針對這些導致解題出現錯誤的原因,教師要分別總結對應的糾錯方法。首先,在解題的過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認真審題,如果在審題這步出現問題的話,那么后面的解題過程,就全部白費了。比如在做函數題目的時候,對于題目中的值域還有定義域一定要分清,經常會有學生將值域還有定義域弄混淆,導致解題出現錯誤。其次,在解不等式的時候,很多學生都會將題目中的一些隱含條件忽略,所以,在解題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審題。對于導致解題出現最多的就是粗心,很多學生不是不會解題,是由于太過粗心,才會導致解題出現錯誤,比如簡單的加減法出現錯誤,或者是最后得出的結果沒有進行約分。教師將糾錯的方法進行總結,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減少學生出現錯誤的概率,也能培養學生的糾錯意識以及糾錯能力。
三、結束語
高一新生在解數學題目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各式各樣的錯誤,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及時培養學生的糾錯能力,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糾錯的重要性,從而發揮出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在后續的解題過程中,可以有效地避免再次出現相同的錯誤。培養學生的糾錯能力,必須得讓學生形成一種糾錯的意識,然后教師再對學生的作業進行深入地分析,最后,教師還要總結糾錯的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應對各種數學解題的錯誤,提高數學學習的效率。
【參考文獻】
[1]沈學明.培養高一新生數學糾錯能力的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4,(89):56.
[2]王昊.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糾錯能力[J].語數外學習(高中版中旬),2019,(12):47.
[3]謝鋒磊.糾錯可以成為能力提高的階石:上好數學試卷講評[J].新課程:教師,2010(10).
[4]曹一鳴.數學教學中需要正確處理的幾個關系[J].中學教學,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