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永杰
在新課程標準中,提出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主動成為學生的引導者,視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方式進行教學。而為了能更好地實現這一課堂教學方式,教師則可以在化學課堂教學中使用問題化教學方法。這一教學方法是一種非常積極且有效的形式,同時也對教師的專業度提出了要求。需要教師在授課之前,全面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并建立在學生的基礎之上,整體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并且還要注意問題的形式,需要更加豐富且多樣,這樣才能更好地引起學生興趣,進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發散自己的思維,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初中化學學習在整個初中階段都非常重要,同時問題化教學方式具備良好的教學反饋,因此將二者進行融合便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化學成績以及化學教學質量。
好的問題不是憑空而來,而是要教師長期在生活實踐中進行積累并總結出來的經驗。初中階段的學生是首次接觸化學學科,要想學生能夠迅速吸收對于學生來說有一定的要求和難度[1]。但一般來說,化學往往源自生活,因此,教師在創設化學問題時,應該以最大的合理性記性創設,并在問題中融入生活氣息,進而最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思考教師提出的化學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創設問題情境,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真實情況,并結合教學內容來進行,并促使學生在教學情境中深入研究相關知識,進而提升學生的探究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挖掘,并以此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中探索化學問題。
比如,在學習《水的組成》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的形式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最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升化學教學的質量與效率。教師可以提前為學生準備一個這樣的視頻:使用氫氣的環保小汽車。主要的內容就是氫氣的使用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當學生在觀看這一段視頻后,為了能夠啟發學生,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請問,既然氫氣可以作為小汽車的燃料,那么這是不是就說明了氫氣可以隨意燃燒?”利用視頻的方式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利用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了解在燃燒氫氣時,隨時可能會發生氫氣爆炸的危險。問題情境的創設不僅可以促使學生積極思考,還能通過生活的例子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知識。
化學教學中除了要求學生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之外,還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實驗。對此,化學實驗對于學生而言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任務。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有些知識的講解對于學生而言相對抽象,單靠教師的講解很難幫助學生真正掌握其中的內涵[2]。因此,在進行化學提問式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問題的創設與化學實驗進行結合。這樣就可以幫助學生在探究問題時使用實驗的方式得到答案,整體提升化學教學質量。另外,對于學生來說,一味地只聽取教師對化學知識的講解,很容易感覺到枯燥,并且實驗是學生都比較期待的課堂實踐活動,可以充分利用化學實驗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而實現化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比如,在學習《生活中常見的鹽》之后,教師可以建立在教學內容的基礎之上,為學生創設相關的問題,積極引導學生主動進行實驗,進而促使學生在實際體驗中高效掌握化學知識。而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含有碳酸根的物質有碳酸鈉、碳酸鈣以及碳酸氫鈉,那么這幾種物質的化學性質是否完全相同?”以這個問題來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實驗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并有目的性的進行化學實驗,同時還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探究欲望和探究能力,實現在生活中解決化學問題。
化學是一門自然學科,很多內容都源自實際生活。而初中階段的化學知識也與生活有著一定聯系,很多課堂中的問題都經常可以在生活中出現,或者是很難用生活解答的問題[3]。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主動聯系生活提出相關化學問題,讓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產生認同感,進而主動探究“生活”問題。
結語:長時間使用問題化教學方式可以培養學生自主思考問題的能力,并逐漸養成創新思維。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真正實現問題化教學法,利用不同的形式實現學生在化學課堂中對問題的探究。同時,教師還要主動隨著時代的發展改變自身的教學觀念,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培養更多優秀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