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少燕
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學生基本英語素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英語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語言知識,發展語言技能,還要進一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陳琳,王薔,程曉堂.2004)。PISA 定義閱讀素養為“為實現個人目標、發展知識和潛能、參與社會活動,對文本所進行的理解、使用、反思和積極主動的投入”(陸璟 朱小虎,2011)。閱讀課是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途徑。隨著《普通高中課程標準》(2017 版)的頒布,教學目標由“三維目標”提升為“學科素養”(鐘啟泉,2015)。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怎樣才能在英語閱讀課堂教學實踐中實施指向學科核心的教學值得探索。
目前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還存在以詞匯學習和語法講解為主的現象,很多閱讀課的活動設計僅止于考查淺層信息,存在閱讀文本理解不充分、閱讀教學設計碎片化、淺層化等問題,學生缺乏深層思維訓練,學科核心素養在閱讀課中也很難落實。此外,學生在智力水平、學習習慣、學習成績、知識能力等各個方面均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如果在教學中不去認真思考應對措施,勢必會產生優生“吃不飽”,中等生“吃不好”,學困生“吃不了”的現象。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對于閱讀理解,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如下圖一),如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合理地制訂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教學活動值得思考。

(圖一《初中英語單元教學設計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教學研究室)
分層教學,是把同教學班的學生按現有的知識水平分成幾個層次,依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可接受”程度分別教學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2]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布盧姆提出的“掌握學習理論”,強調每個學生都有能力學習和理解任何教學內容,只要提供較好的學習條件,多數學生都能獲得較好的學習成績。
(1)教材分析
牛津英語上海版U7:Memory(More Practice)是一篇說明文,延續了本單元“記憶力”的話題,介紹三種提高記憶力的方法,即鍛煉大腦、健康生活、放松心情。通過閱讀本文,學生可以了解更多提高記憶力的辦法。
(2)學情分析
高層次與低層次的學生在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等方面存在明顯的差異。具體如下:

(3)教學目標
針對本節的英語閱讀課,高層次學生與低層次學生在語言能力,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上存在明顯的差異,具體如下:

(4)教學重難點
針對高低層次的學生,在教學重點和難點上也進行了細化的思考:

(5)教學過程
在具體實施教授過程中,針對高層次與低層次的學生有明顯的差異。
在引入:都是通過觀看“最強大腦”比賽片段,思考:What do you think of their memory? 其目的是激發學習興趣,語境中輸入新單詞,破除學生學習難度。但是對于高低層次的學生在延伸上略有不同。對于高層次的學生,輸入詞性變形(memory-memorize)和memory 的類型(short-term memory,long-term memory)。
在讀中:在略讀時,通過觀察二段和最后一段內容,預測中間部分是三種提高記憶力的方法。觀察與總結文章的結構。在掃讀要求學生快速瀏覽文章,找尋關鍵信息,完成文章脈絡的梳理;其中第一種記憶方法即鍛煉大腦得方法提高記憶力的梳理,對于高低兩種層次的學生都提供了脈絡圖的幫助。但是,針對第二和第三種提高記憶力的方法——健康生活、放松心情的方法時,對于高層次的學生和低層次的學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低層次的學生依然提供“腳手架”——脈絡圖讓學生整理。但是對于高層次的學生,則要求參考第一方法提供的脈絡圖,自己完成脈絡圖構圖和信息的梳理。此外,高層次的學生,還需要完成同義轉換鞏固學生本單元if…not 與unless 句型;且需要通過同伴分享,討論其他提升記憶力的方法,提出更多提高記憶力的相關信息。
在讀后:通過設置不同孩子出現不同的記憶問題,針對他們的問題提出提高記憶力的方法,內化提高記憶力的方法。對于低層次的學生,提供了關鍵詞,邏輯詞,句型的參考幫助學生組織語言。但是對于高層次的學生從原來的“how to improve memory”變成了“how to improve environment”。要求學生從篇章結構,從語言表達等方面進行舉一反三的遷移,從熟悉的結構解決新的問題。
通過課程的精心設計和實施,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發展每個學生為理念,組織學生開展教學活動,合理地制訂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提供為高層次的學生提出高階思維的訓練,為待優生提供“腳手架”幫助訓練其閱讀。通過探索閱讀分層教學,以促進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及核心素養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