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嶸 張源 侯小琦 魏淋 王劍波
摘 要 目的:了解城市社區中老年人膝骨性關節炎(KOA)的患病率,探討其發病特點及相關影響因素,為早期預防與治療提供科學依據。方法:于2019年6月至10月隨機抽取6個社區服務站點1 020名漢族居民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435人,女性585人,平均年齡為(72.40±5.96)歲。采用自行設計的量表和WOMAC評分量表開展問卷調查。結果:中老年人KOA患病率為31.8%。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KOA與性別、年齡、體重指數(BMI)、骨關節炎(OA)家族史、膝關節外傷史、痛風史、吸煙史、體育鍛煉及睡眠質量顯著相關(P<0.05)。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女性、高齡、BMI偏高、OA家族史、膝關節外傷史、缺乏體育鍛煉、睡眠質量差是患KOA的危險因素(P<0.05)。此外女性,高年齡,有OA家族史、有膝關節外傷,不經常體育鍛煉患者WOMAC評分較高(P<0.05)。結論:性別、年齡、BMI、OA家族史、膝關節外傷史、體育鍛煉、睡眠質量與患KOA相關,應在預防與治療中給予重視。
關鍵詞 骨性關節炎;膝關節;影響因素;WOMAC評分
中圖分類號:R68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21)06-0039-05
Epidemiological study of knee osteoarthritis in the middle and old aged population in Xujiahui Community,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CHEN Rong1, ZHANG Yuan2, HOU Xiaoqi3, WEI Lin1, WANG Jianbo4(1.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 of Xujiahui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200030, China; 2.Community Department of Xujiahui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200030, China; 3.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partment of Xujiahui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200030, China; 4.Office of Xujiahui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20003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knee osteoarthritis(KOA) in middle and old aged people in urban communities, and to explore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ed influencing factors so as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early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 Methods: From June to October 2019, 1 020 Han residents from 6 community service station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re were 435 males and 585 females with an average age of(72.40±5.96) years. The self-designed scale and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WOMAC) rating scale were used to carry out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KOA in middle and old aged people was 31.8%.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KOA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gender, age, body mass index(BMI), family history of osteoarthritis(OA), history of knee injury, history of gout, history of smoking, physical exercise and sleep quality(P<0.05).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female, advanced age, high BMI, family history of OA, history of knee trauma, lack of physical exercise, and poor sleep quality were risk factors for KOA(P<0.05). In addition, female, advanced age, family history of OA, knee joint trauma, and infrequent physical exercise patients had higher WOMAC scores(P<0.05). Conclusion: Gender, age, BMI, family history of OA, history of knee injury, physical exercise and sleep quality are related to suffering from KOA, which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KEY WORDS osteoarthritis; knee joint; influencing factor; WOMAC score
*基金項目:上海徐匯區衛健委(SHXH201816)
隨著中國老年化進程的加快,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達到總人口的17.9%,與老年相關的許多健康問題也日漸增多,半數以上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1]。其中膝骨性關節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作為一種常見的關節疾病困擾著許多中老年人。作為一種慢性退行性疾病,KOA的典型特征是疼痛,功能受損和生活質量下降。在存在危險因素的情況下,隨著病情進展可增加疼痛和殘疾的風險[2]。因此,分析骨關節炎(OA)危險因素,及早進行危險因素干預,成為社區OA防治的重要手段。雖已有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年齡和體重指數(BMI)的增加與KOA的患病率相關[3],但不同調查的結果差異很大,難以直接用來指導社區慢病管理實踐。本文旨在了解上海市徐家匯街道中老年人KOA的患病率,探討其發病特點及影響因素,為早期預防與治療提供科學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采用分層、多階段、整群隨機的原則,在徐匯區所有社區中隨機抽取徐家匯街道社區為一級抽樣族群;在該社區又隨機抽取2個居委會為二級抽樣族群,抽取其中6個社區服務站點。入選標準:居住時間超過6個月,年齡50歲及以上的漢族居民。排除標準:存在精神障礙,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嚴重異常及不能獨立完成相關問卷者。調查時間為2019年6月至10月,符合要求的調查對象共有1 023人,其中1 020人有效完成調查問卷,問卷有效率為99.71%。其中男性435人,女性585人,平均年齡為(72.40±5.96)歲。本研究的所有調查對象均獲知情同意。
1.2 調查內容和方法
1.2.1 調查內容
調查問卷是由研究者基于文獻回顧自行設計,內容包括:(1)一般資料調查表,包括性別、年齡、身高、體重、BMI、婦女絕經年齡、OA家族史、膝關節外傷史、居住環境及生活習慣等;(2)KOA嚴重程度評分。采用西安大略和麥克馬斯特大學(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WOMAC)評分量表,該量表多用于評估慢性中老年KOA患者,共24項條目,3個維度,評分范圍為0~10 cm,評分越高表示癥狀越嚴重,中文版WOMAC量表的Cronbachs a系數分別為0.67~0.82,組內相關系數為0.82~0.88[4]。
1.2.2 調查方法
調查開始前組織參與人員集中培訓,要求全面理解調查目標、內容和詳細調查要求,對體格檢查和X線攝片等操作制定統一標準。調查完成后由調查員檢查調查問卷,查漏補缺采取上門或電話詢問的方式。對5%的問卷進行抽查,并由課題組專人負責對抽查問卷實施2次調查,以確保發現問題及時更正。調查組由經過培訓全科醫師、放射科醫師及實習研究生組成,在街道衛生中心的醫護人員和社區居委會干部協助下進行入戶調查。通過詢問病史、查看病歷卡、體格檢查進行臨床診斷;對可疑患者拍攝站立、屈膝位的膝關節正側位X線片。X線攝片采用統一的膠片和投照條件,由指定的放射科醫師按照盲法讀片。最終通過臨床癥狀、體征和放射學檢查結果,由骨科醫師做出診斷。
1.3 KOA診斷標準
參照OA診療指南(2018版),確實有臨床癥狀(近1個月內反復膝關節疼痛,年齡≥50歲,晨僵時間≤30 min,活動時有骨摩擦音感),且放射學X射線片顯示Kellgren & Lawrence分級≥Ⅱ級的,排除繼發性OA后可確診KOA[5]。
1.4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KOA患病情況
在1 020人中檢出KOA 324人,患病率為31.8%; KOA的患病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上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3)。女性的KOA高于男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見表1。
2.2 KOA單因素分析
KOA與OA家族史、膝關節外傷史、痛風史、吸煙史、體育鍛煉及睡眠質量顯著相關(P<0.05)見表2。
2.3 女性絕經年齡與KOA的關聯
絕經年齡<50歲組的KOA檢出率為42.4%(72/170),≥50歲組的KOA檢出率為39.0%(162/41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553,P>0.05)。
2.4 KOA多因素分析
將單因素分析結果有統計學差異的變量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賦值見表3。結果表明女性、高齡、BMI偏高、OA家族史、膝關節外傷史、缺乏體育鍛煉、睡眠質量差是KOA患病的危險因素(P<0.05,表4)。
2.5 WOMAC量表評分的相關因素分析
WOMAC量表評分總分的中位數(P25,P75)為22.00(14.00,34.00)。3個維度分別為疼痛為4.00(3.00,4.00)、僵硬為2.00(0.00,6.00)、關節功能為14.00(9.25,25.00)。相關因素分析顯示女性,有OA家族史、有膝關節外傷,不經常體育鍛煉患者評分更高(P<0.05),而與痛風史、吸煙史、睡眠質量相關性不明確(P>0.05),見表5。Spearman相關分析顯示總評分與年齡相關(rs=0.225,P<0.05),與BMI沒有相關性(rs=0.040,P>0.05)。
3 討論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女性、高齡、BMI偏高、OA家族史、膝關節外傷史、缺乏體育鍛煉、睡眠質量差是患KOA的危險因素。其中,年齡已被國內外公認為KOA發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并認為關節退變及癥狀的嚴重程度也隨年齡增長而增高[2-3,5-6]。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女性患病率明顯高于男性,這與相關研究結果一致[7],有人提出女性絕經期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可引起KOA發病率增高[8],是引起骨關節炎的危險因素。但考慮到本研究中不同絕經年齡的KOA患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而雌激素水平的迅速下降又多出現在絕經后[9],因此尚不能單純考慮雌激素水平,應該綜合考慮女性內分泌平衡與雌、孕激素、以及其他共病之間的關系[10]。
肥胖居民KOA發病率高則是由于增加關節負荷引起關節破壞[6,11]。肥胖是KOA明確的高危因素。有研究結果顯示,2010年中國成人超重率為30.2%,肥胖率為12.0%;肥胖者患OA風險比非肥胖者高89%,所以控制體重是減少OA發病和延緩疾病進程的有效手段[12-13]。
有OA家族史患者患病率明顯高于無家族史組,提示遺傳因素可能也有一定關系。但究竟是因為相似的生活方式,共同飲食習慣引起,還是因為本身膝關節力學結構接近,骨微環境相似導致尚不明確。膝關節外傷史、痛風史、吸煙史、體育鍛煉及睡眠質量作為OA的危險因素,在既往研究中也多有報道[3],但對OA發病的作用機制尚缺乏系統的論證。
本次調查結果也顯示,KOA與勞動類型(體力/腦力)、月收入、環境等的關系不明顯。而國內外相關報道認為,重體力勞動較非重體力勞動更易患KOA,高寒地區城市漢族人群KOA發病率較高[3]。上述報道中的重體力勞動者多采用蹲式或跪式工作姿勢,而本次調查定義體力勞動者為軍人和工人(無特殊工種),且本次調查對象多常年居住同一地區,溫度和濕度相同或相似。調查對象的差異可能造成結果的不同。
WOMAC評分包括了疼痛、僵硬、關節功能3個維度,是評價OA患者功能與干預療效的常用量表之一。很多學者使用該評分評價KOA患者功能情況[14-15]。本研究通過對WOMAC評分相關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女性、有OA家族史、有膝關節外傷,不經常體育鍛煉者的WOMAC評分較高,而與痛風史、吸煙史、睡眠質量與WOMAC評分相關性不明確,說明在本社區KOA患者中,女性、有OA家族史、有膝關節外傷,不經常體育鍛煉者的膝關節功能較差,分析原因可能因為這些患者缺乏必要康復鍛煉,引起膝關節周圍肌肉攣縮,肌力減退明顯[16]。這就提示在社區OA防治工作中,需要重點針對女性、有OA家族史、膝關節外傷史的人群展開關節松動治療和運動指導等[6,17],并加強隨訪,必要時轉診至上級醫院進行手術干預,改善WOMAC評分[18-19]。
綜上所述,中老年KOA發病因素為年齡、性別、BMI升高、OA家族史、膝關節外傷史、睡眠質量差、缺乏鍛煉。社區需對該類人群進行重點關注,早期社區干預,包括控制BMI、股四頭訓練,改善睡眠,注意保暖,膝關節支具保護,定期骨關節門診復查,以減輕患者膝關節疼痛癥狀,延緩疾病進程。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EB/OL]. (2019-07-15)[2020-09-21]. http://www.nhc.gov.cn/guihuaxxs/s3585u/201907/ e9275fb95d5b4295be8308415d4cd1b2.shtml.
[2]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專業委員會. 膝骨關節炎中西醫結合診療指南[J]. 中華醫學雜志, 2018, 98(45): 3653-3658.
[3] 王斌, 邢丹, 董圣杰, 等. 中國膝骨關節炎流行病學和疾病負擔的系統評價[J]. 中國循證醫學雜志, 2018, 18(2): 134-142.
[4] 黃樂春, 胡惠民, 梁宇翔. 膝關節功能評分量表評述[J].中國醫藥科學, 2016, 6(13): 50-53.
[5] 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關節外科學組. 骨關節炎診療指南 (2018年版)[J]. 中華骨科雜志, 2018, 38(12): 705-715.
[6] 王健, 李志軍. 骨關節炎的診斷與治療[J]. 中華全科醫學, 2020, 18(3): 347-348.
[7] 黎丹東, 李琳琳, 蘇峰, 等. 膝骨關節炎與性別和年齡的相關性研究[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9, 4(31): 1-3; 8.
[8] 肖亞平, 戴慕巍, 田發明, 等. 雌激素對骨關節炎作用的研究進展[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7, 37(22): 5704-5707.
[9] 劉亞平, 杜凱月, 郭洪敏, 等. 絕經后女性膝骨關節炎性激素水平及其與年齡和病變程度的關系[J]. 實用骨科雜志, 2018, 24(2): 139-142; 152.
[10] 楊渠平, 范寧, 何仁建.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性別差異及相關因素[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6, (1): 144-146.
[11] Wuchu F, Weber A, Yan C, et al. BMI-related subchondral bone microstructural changes in knee osteoarthritis: overloading or metabolic disturbance?[J]. Osteoarthritis and Cartilage, 2019, 27: S356-S357.
[12] 姜勇. 我國成人超重肥胖流行現狀、變化趨勢及健康危害研究[D]. 北京: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2013.
[13]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衛生計生委等介紹《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有關情況[EB/ OL]. (2015-06-30)[2020-09-21]. http://www.gov.cn/ xinwen/2015-06/30/content_2887030.htm.
[14] 高峰, 郝亞波, 羅開濤. 熱敏灸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研究[J]. 中華全科醫學, 2020, 18(1): 119-121.
[15] 李迎春, 朱俊琛, 王超, 等. 膏摩聯合玻璃酸鈉注射治療膝骨關節炎的臨床研究[J]. 中華全科醫學, 2020, 18(3): 370-373,487.
[16] 吳祖貴, 許學猛, 劉文剛, 等. 膝骨關節炎患者膝關節功能、本體感覺、屈伸肌群肌力、BMI變化及意義[J]. 山東醫藥, 2018, 58(32): 64-67.
[17] 朱曉燕, 謝凱, 何勇, 等. 熱敏灸聯合功能訓練在膝骨性關節炎康復治療中的應用及對患者關節功能的影響[J]. 中華全科醫學, 2019,17(6): 1021-1024.
[18] 歐陽卉英, 張歡, 朱妹妹. 健康教育結合坐位調膝法治療膝骨關節炎的效果觀察[J]. 上海護理, 2020, 20(2): 21-24.
[19] 蔡筑韻, 陳墅, 及金寶, 等. 多模式非手術療法治療膝骨關節炎的多中心研究[J]. 中華骨與關節外科雜志, 2019, 12(4): 263-266;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