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朝衛
[摘要]借名貸款影響農商銀行信貸資產質量,具有隱閉性、欺騙性、潛伏性,審計難以發現。根據借名貸款特征建立審計模型,分析疑點數據,能有效提高借名貸款審計效果。
[關鍵詞]借名貸款? ?內部審計? ?風險? ?審計難點? ?大數據
借名貸款是縣域農村商業銀行長期以來屢查屢
犯、屢禁不止的問題,是農村商業銀行不良資產形成的重要原因,內部審計及時揭示借名貸款,促進農商行采取措施保全信貸資產,對農商行穩健經營具有重要意義。
一、借名貸款的特征
借名貸款是指實際需求貸款的人因為各種原因,不能通過正常程序在農村商業銀行取得貸款而采取他人名義在銀行獲取違規貸款。農商行常見的借名貸款有兩種情況:一是貸款由借款人本人辦理,借款人獲取貸款資金后交與他人使用,借款人知情。如某農戶因生產經營需大額貸款資金,但因抵押擔保不足或自身授信額度不足,請鄉鄰或親友在農商行幫其貸小額農戶信用貸款。二是貸款非借款人本人辦理,由實際用款人以借款人名義辦理。如某客戶需大額貸款資金,因自身條件不足,遂利用其他農戶信息在農商行獲取信用貸款,該類貸款名義借款人不知情。
借名貸款普遍具有下列特征:由個別信貸人員集中發放;實際用款人與信貸人員存在密切關系;普遍系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名義借款人與實際用款人具有較親密的社會關系,普遍是親戚、朋友、鄉鄰等;實際用款人通常是貸款擔保方;貸款通常集中支付利息;貸款本金或利息集中逾期;貸款的聯系電話或聯系地址通常相同。
二、借名貸款的風險及審計難點
(一)借名貸款的風險
一是借名貸款的借款人與資金使用人分離,形成權利與義務不對等,貸款到期后實際用款人往往以自己不是貸款借款人而推卸還款責任,名義借款人以自己非貸款資金使用人為由也不愿承擔還款責任,從而導致信貸資產難以清收,形成不良資產。二是借名貸款普遍系多人幫一人貸款,筆數多、金額大,通常會超越實際用款人的償還能力,貸款損失率較高。三是貸款風險持續增加,部分借名貸款到期后,信貸人員為壓降不良貸款,采取以貸轉貸、以貸收息的方式壓降不良貸款,致使貸款風險進一步增大。
(二)借名貸款審計難點
一是隱蔽性較強。某縣域農商行轄內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幾十萬戶,給借名貸款包裹了厚重的保護外衣。二是欺騙性強。借款貸款發放之初,實際用款人為維護信譽和口碑,按季正常結付利息,不會引起農商銀行管理部門的關注。三是潛伏性強。部分借名貸款到期后轉貸至借款人配偶名下,或在一定期間內反復以不同家庭成員名義貸款,致借名貸款難以發現。四是信貸人員掩蓋。放款信貸人員將借名貸款結息方式設置為按年結息或到期還本付息,致使貸款無欠息,延緩風險暴露時間,隱藏借名貸款線索。五是規避審計方式多樣。部分借名貸款為規避檢查,結息資金以現金方式在柜臺結息,或通過支付寶、微信等平臺存入貸款關聯賬戶,審計部門獲取不到資金來源方。六是農商行內部審計手段有限。受內部審計權限制約,審計部門對非銀行轉賬類業務無法通過資金來源分析結息資金是否來源于資金實際使用人。七是借名貸款獲取證據難。通過資金流向發現貸款發放后資金轉入實際用款人賬戶,且還息資金也來自實際用款人賬戶,具備借名貸款疑點,但借款人并不承認貸款為他人使用,否認借名貸款。通常實際用款人在不能按時歸還利息或本金、貸款產生風險時,借款人才告知實情。
三、對借名貸款審計的思考
借名貸款筆數多、壘大戶,超越了實際用款人的用信額度和償還能力,隨著借款時間的推移,形成不良貸款的風險越來越大。因此,利用審計手段及早發現借名貸款,落實清收責任,有利于農商行降低貸款損失風險。
(一)建立大數據模型,按月對新增貸款進行全覆蓋審計
根據借名貸款的特征建立“同一信貸人員集中時間段發放貸款、貸款資金劃轉擔保人、多個貸款賬戶向同一賬戶轉入資金、聯系方式相同的貸款、聯系地址相同的貸款、一人為多人貸款提供擔保”等多維度借名貸款疑點線索模型,排查新增借名貸款。一是分析貸款資金流向。借名貸款因實際用款人非借款人,貸款發放至借款人賬戶后,通常會通過轉賬方式轉至實際用款人賬戶,借款人賬戶無余額。二是對資金流向疑點數據貸款資料進行現場核實,結合網點監控錄像核實借款辦理人是否本人,如是借款人本人,應進一步核實貸款資金是否存入他人(實際用款人)賬戶。三是關注保證人、抵押人非借款人的保證、抵押類貸款,加強資金流向追蹤,判斷貸款有無借名可能性。
(二)建立大數據模型,按季對存量貸款進行審計
建立“同一時間段集中結付貸款利息、在結息日前后批量現金存入還款賬戶、在結息日前后同一賬戶向多個還款賬戶轉入資金”等多維度借名貸款疑點線索模型,排查存量借名貸款。一是分析還息資金來源。部分借名貸款的結息資金來源于實際用款人賬戶,轉入的資金金額與結息金額相近,轉入資金的頻率與結息頻率一致。二是現場核實疑點數據貸款資料,結合網點監控錄像核實結付利息人或現金存款人是否借款人,如不是借款人則系借名貸款。
(三)建立大數據模型,按年對網點貸款質量進行分析
建立“網點貸款質量趨勢、網點不良貸款占比及排名、信貸人員不良貸款占比及排名、網點貸款結構分析(信用、保證、抵質押)、網點不良貸款結構”等多維度模型,分析農商行網點及信貸人員不良貸款結構和占比,對小額信用不良貸款筆數較多、金額較大、占比較高的網點,實施貸款本息與借款人見面核對。
(四)根據掌握的疑點證據開展延伸審計
對上述初步認定為借名貸款的線索及不良貸款占比較高的網點,一是進一步核查貸款資料,尋找其中的共同點和疑點。二是到借款人居住地、經營地進行外調,與借款人見面,掌握貸款的使用情況,判斷是否為借名貸款。三是根據掌握的情況和證據,約談網點負責人和信貸人員,確認借名貸款。
(五)督促制定風險處置措施,化解借名貸款風險
借名貸款系經辦網點貸后管理不到位,致使貸款資金被借款人轉移用途而形成的高風險貸款。審計發現后應向農商行管理層報告,并向農商行信貸管理部門及網點提出整改建議,督促相關部門和網點采取處置措施,有效化解風險。
四、防范化解借名貸款風險的思考
一是做實調查環節,“堵”住新增。農商銀行在貸款調查環節,應充分了解借款人貸款用途、資金需求,合理核定貸款額度,確保貸款額度與借款人需求恰當,防止借款人將貸款挪作他用。
二是加強風險處置,“管”住存量。對已形成的借名貸款,農商行要落實責任網點和人員,逐戶研究處置措施和方案,逐步化解存量借名貸款。對實際用款人及名義借款人態度積極、有能力還款的,即時予以收回;對實際用款人生產經營正常、符合信貸政策及貸款條件的,應由實際用款人重新辦理貸款手續并落實有效擔保;對無還款意愿或償還能力不足的,應依法強制清收,保全農商銀行信貸資產。
三是強化管理措施,防范操作風險。農商行應嚴格執行重要崗位人員定期輪換制度,堅持落實客戶經理跨機構輪崗,確保重要業務換人監督,有效防控人為借名貸款風險。同時建立科學合理的貸款營銷激勵、不良貸款壓降等考核辦法,強化對借名貸款的約束管理,進一步增強員工責任意識,有效防范操作風險。
四是加強內外宣傳,營造合規氛圍。一方面應向社會公眾特別是農村地區民眾宣講貸款誰貸誰還的責任、幫人貸款的危害,逐步引導其主動拒絕幫人貸款,有效防止借名貸款發生;另一方面通過內網平臺警示宣傳、網點LED播放等多種方式強化農商行內部的借名貸款宣傳,切實提升員工對借名、假冒名貸款嚴重后果的認識,進一步規范貸款操作行為,促進合規文化建設。
五是加強協調聯動,筑牢風險防線。農商行銀行信貸審查部門應對貸前調查內容的全面性、完整性及結果的準確性進行全面審查,重點關注是否存在借名貸款的可能性。網點柜面人員發現客戶幫他人還息時,應了解原因,判斷是否存在借名貸款的情況,并向管戶客戶經理反饋。審計部門發現借名貸款疑點線索時,應及時與網點負責人和客戶經理溝通,促使采取措施緩釋風險,共同守好風險防線。
(作者單位:四川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宜賓辦
事處,郵政編碼:644006,電子郵箱:32642193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