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瑋
(天津市河西區文化館,天津300220)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人們對精神文明生活更加重視,不僅僅著眼于物質文明的追求,群眾文化呈現出廣泛性的特征。廣場舞是人文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娛樂活動,具有良好的藝術效果,結合群眾的身體健康狀況,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廣場舞這類娛樂活動,實現全民健身。群眾文化也受到相關部門的關注,廣場舞在群眾文化的發展中發揮的作用非常突出。
廣場舞一般是群眾自發性形成的娛樂活動,在清晨或者傍晚,場所一般是公園或者公共廣場上有足夠空間的地方,在廣場上跳舞蹈,一般廣場舞最早不到6點就進行,更容易讓人們保持健康的身體。在晨練環節中,廣場舞是一種具有代表性的晨練方法,舞者一般都是中老年人,這些舞者在大量的舞蹈學習中不斷的提升自身的動作協調能力。這類廣場舞組織在不斷的擴大,某些情況下,一個廣場上可以聚集幾百人,在大型團體的領導下,租賃了電子設備等。有經驗的舞者也可以領導一群人分成幾個小組,對歌曲和舞蹈進行闡釋。廣場舞進行環節中對團體成員的穿著也非常的講究,有些成員會穿著特定的運動服,類似于西方的健美操服或者瑜伽服裝,較高級別的團體會穿著合適的服裝病情使用道具。群眾自發性的進行各類舞蹈的演出,有的宣揚了愛國主義精神,有的則是對新時期的各類政策進行宣傳。音樂一般是采用便攜式的CD播放器,或者結合大型車載電池供電來播放音樂。伴奏的差異也非常大,有些樂隊也會融合西方流行舞曲,甚至采用華爾茲舞曲。大多數的樂隊一般是采用中國流行歌曲,通常歌詞帶有一定的宣傳性,有些舞蹈的動作非常的復雜,采用各類舞蹈動作,要求舞者經過專業的訓練。
早在2015年,國家體育總局和文化部兩個政府機構宣布了示范性的廣場舞動作,并聘用了講師向全國各地的廣場舞人員進行培訓。國家體育總局健身司司長劉國勇解釋說,在公共廣場上跳舞代表了中國文化的集體特征,但是從現在來看,參與者要履行一定的法律和法規,通過國家的規范來指導。政府部門將廣場舞看作是一種全國統一的、具有科學機制的、能夠為人們帶來正能量的一種新的體育活動。盡管在不同地區,廣場舞具有不同的藝術形式。然而,在廣場舞進行環節中,相關政府部門應該完善監管,強化公共運動場館的建設,才能滿足城鄉居民對廣場舞健身習慣的需求,減少廣場舞對居民的打擾和對公園等公共場所的占用。
廣場舞可以促進人體健康,一些退休的老人每天練習廣場舞,可以有效的降低抑郁的發生率。當跳舞時,舞者就會忘記所有的煩惱。據最近的一項調查發現,居民對廣場舞的認可度非常高。75%的居民支持集體廣場舞,73%的年輕居民也會融入其中。除此之外,大多數的居民表示,廣場舞有益于身心健康,是一種運動和娛樂結合的舞蹈方式。廣場舞可以幫助中老年人擴大交際圈,有效的消除他們的孤獨感。
廣場舞具有集體性特征,其形式呈現出隨意性,廣場舞的參與者眾多,在城鎮和鄉村地區。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我國的人口結構來看,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在不斷的增多,我國老齡化程度也不斷加劇,因此廣場舞參與的人數越來越多,廣場舞具有自發性特征,這類活動一般是在廣場社區的空地上進行,是群眾自發組織的,每個廣場舞的群體都有一個領導者,帶領舞蹈者自發性的學習,盡管參與的人數非常多,但是其體系還不夠規范,在群眾文化建設方面,政府也應參與其中,對廣場舞參與者進行引導,廣場舞活動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存在類似的局限性。廣場舞的傳播非常迅速,在群眾文化發展中起到推動作用。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國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為廣場舞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具有發展迅速的特征。
廣場舞的藝術特征非常多元化,首先其具有多樣性特征,廣場舞分布在不同的地區,其形式不會受到一般舞蹈表演形式的拘泥。在部分地區也會融入傳統文化,形成了原生態的舞蹈形式,例如,加工舞就結合延安地區的秧歌運動。其余地區一般是采用極性的方式,也將健身的動作融入其中,因此具有多樣性的特征。廣場舞具有隨意性,沒有具體的規范,在不同的地區,舞蹈形式也差別很大。廣場舞的藝術特征具有多樣性,只要有音樂,人們就可以跟著節拍進行舞動,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也沒有主題的影響,舞者可以自由發揮,廣場舞的傳播形式也多元化,結合模擬和交流的方式,并且能夠在互聯網上高速的傳播。廣場舞是一種自娛性的舞蹈動作,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和統一性。在網絡的引導下,人們將健身舞融入其中,動作不具備統一性,也不追求美感。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其中,其自由性也保證了廣場舞這一娛樂活動傳播迅速。
舞蹈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在人們的生活中可以起到減壓的效果,與人們的工作也存在密切的聯系。近年來,隨著民眾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民間娛樂項目呈現出多元化特征,廣場舞作為一類衍生物也是一類重要的娛樂活動,在城市的每個角落都遍布,變成群眾文化生活的主要呈現形式。
廣場舞來說,其起源于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西部,由鄉村舞蹈演變。當前流行的廣場舞結合的拉丁舞步,歐洲宮廷舞蹈等,各類藝術元素具有獨特的韻味,群眾舞文化發展環節中,被社區民眾廣泛的傳播,深受人民群眾喜聞樂見。廣場舞采用個體參與和潛移默化引導的方式,調動了人民群眾運動的積極性,強化了民眾對舞蹈的參與度,更好的了解群眾文化。在學習和參與的過程中感受到舞蹈運動的歡樂,廣場舞與人民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集休閑、娛樂于一體,讓人們全身心的投入到舞蹈和音樂中,感受到這一娛樂項目的快樂。
在群眾文化建設環節中,廣場舞是一種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其特殊性非常明顯,給予廣場舞的審美具有主體和客體融為一體的效果。廣場舞的表演內容和形式多元化與民間舞蹈形式結合在一起,結合民眾的喜好,陶冶民眾的情操,在肢體動作的表演中,實現了民眾情緒的宣泄。通過廣場舞民眾不僅僅是表演者,也是欣賞者,可以感受到娛樂的樂趣,體會到生命的活力。在廣場舞表演中,歌曲都非常奔放,采用不同的旋律,結構非常緊湊,讓每個舞蹈者都能伴隨著音樂不停的舞動,舞步和舞曲也在不斷的創新,帶給人們無限的新鮮感。廣場舞結合多種舞蹈形式,風格獨特,很容易學習,老少皆宜,其具備全民性和群體性特征,結合不同地區的傳統文化,審美體驗也在不斷的完善,增強了廣場舞的親和力,使廣場舞具有其他舞蹈不具備的藝術魅力。廣場舞的審美心態也呈現出同一性,對于廣場舞的舞者來說,結合抒情舞蹈和奔放的舞蹈,可以表達人們不同的心境和情感,反映出人們對現實生活的理解。在廣場舞欣賞的環節中,不同地區的民眾和百姓及感受也差別特別大,同時能讓人們以最單純的方式來發表自己的情感。廣場舞的表演者是民眾,表演者和觀看者融為一體,表現形式是人民群眾所熟知的內容及場面,非常的熱鬧。廣場舞的旋律也十分的歡快,在整個表演過程中,民眾可以參與其中,宣泄自己的情感,不論是會如何發展時代在怎樣的革新,廣場舞作為人們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也在不斷地革新。隨著物質文明的發展,廣場舞在燈光、服裝、音響等方面也在不斷的創新,表達方式也千差萬別,融入了悠久的歷史,也結合了時代元素,彰顯了青春與活力,增強了廣場舞的吸引力,為民眾打造了更好的氣氛,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發揮的作用不言而喻。
廣場舞可以陶冶民眾的情操,豐富民眾的思想,提升民眾的素質結合各類風格大方和典雅的舞蹈動作,十分符合民眾娛樂休閑的形式。在廣場舞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對舞蹈動作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也能在舞蹈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從而更好地感染他人,將美育和技能有機的結合在一起。舞蹈在群眾文化中不斷的普及,可以吸引社會各界的名中發揮強身健體的效果。民眾在歡樂和輕松的氣氛下,通過彼此的交流,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得以拉近,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
廣場舞是一類喜聞樂見的群眾舞蹈形式,是一個多元化,多層次的聚合體。廣場舞具有強身健體,娛樂等社會功能,將廣場舞與群眾文化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可以使舞蹈藝術形式深入到民眾的生活中,強化社區民眾的文化修養,讓人們在休閑娛樂中的精神層次更加豐富。廣場舞通過簡單的動作和歡樂的主題,可以創造和諧的社區文化環境,推動文化社區的創建。
廣場舞在表演環節中融合了戲曲,舞蹈,歌曲等藝術形式,帶給表演者個性化的體驗。廣場舞在群眾文化中表演,其內容非常的豐富,形式豐富多彩,采用寓教于樂的方式,將群眾文化的內涵和功能也展示在其中。所以,廣場舞文化不僅是民眾文化的縮影,也是文化的平臺與載體。廣場舞的發展不僅僅需要群眾的努力和參與,同時也應為群眾提供場景,為群眾自發的廣場舞奠定良好的基礎,人們唯有具備了積極的個性化體驗,對舞蹈這門藝術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入,進一步推動群眾文化的多元化發展。
在群眾生活和文化活動中,廣場舞不僅僅是一種藝術形式,同時也是一種強身健體的運動形式,將廣場舞的運動和藝術等功能融為一體,人們在表演的過程中可以起到強身健體的效果。在鄉村的廣場,城市的社區空地可以聚集一群人,不論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都可以伴隨著音樂進行舞蹈表演,并且融入當地的傳統文化,將秧歌舞,民族舞等融入其中。盡管表演者不具備專業的舞蹈知識,但是在歡樂的氣氛下,人們可以充分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增強體質。
廣場舞在群眾文化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都非常的突出,是人們喜聞樂見的一種形式。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民眾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在逐步的改善。廣場舞可以提升民眾的審美能力,起到強身健體的效果,相關部門應對廣場舞進行深入的調研,不斷創新其藝術形式,使其更好的融入人們的生活中,為群眾文化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