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麗艷
(廣州市信息工程職業學校,廣東 廣州510410)
對于音樂學業的評價,需要進行核心素養的融入,確定音樂課程內容的教學方面,需要和音樂學科核心素養進行有效的結合,制定學業評價標準,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關的音樂學業的評價方法制定,進一步明確音樂課堂的教學,有效的監測學校藝術教學的質量,全面提升學生們的音樂核心素養。
音樂欣賞部分主要是對學生們自身的音樂感受以及情感的表達進行一定練習,使得學生們在學習中,更好地進行音樂情景的體驗,運用音樂知識、技能以及方法,對于音樂作品、音樂現象以及音樂活動進行感知、體驗、賞析和評價,并通過聯想和想象,獲得精神上的愉悅以及審美經驗,增強對于音樂的理解,并提升音樂品質。在評價內容上,主要是音樂的表現形式、音樂的基本元素等,這一部分主要是對學生們的審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的測評①。
主要是對于優秀作品的演唱,感受演唱的表現力以及藝術的魅力,運用恰當的音樂語言進行演唱。與此同時也需要進一步的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掌握演唱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積極的參與到演唱的實踐中,提高演唱的欣賞和演唱水平。對于表現領域的基礎性內容,也需要對學生們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才能讓學生們在演唱、演奏、綜合性藝術表演等方面,更好地進行學習,同時提升學生們自身的審美能力。
對于學生們的音樂創造領域方面的練習,主要是讓學生們在掌握了音樂的基礎知識之后,進行簡單的創作,這里面的創作包括學生們對于歌詞的創作,節奏的創作,以及后期的編曲練習。針對這部分內容,需要教師根據學生們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練習,有效的發揮學生們自身在學習方面的潛能,進行即興的創作,更好地激發學生們自身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們綜合能力的提升。
音樂文化部分的內容,主要是培養學生們對于音樂作品背后文化內容的了解,使得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相關文化知識的學習,也有利于學生們的音樂鑒賞,培養自身的綜合素養,同時也需要讓學生們了解到音樂和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主要是音樂和社會生活、音樂和藝術學科、音樂和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這一部分主要是測評學生們對于文化的理解。
首先,在音樂表現要求方面,要求學生們可以分辨各種音響的特征,進行不同方式聲音的設計,同時進行樂器聲音的分辨,也可以感受作品中的力度、音色、節奏、節拍以及和聲等等音樂要素,并評論音樂要素的表現作用,可以更好地運用圖形、圖式、色彩等等方面對音樂的結構進行描述;
其次,在音樂體裁和形式方面,需要學生們對于常見的音樂體裁進行論述,還可以進行音樂主題的哼唱,運用適當的形式對自己所聽的音樂做出反應,同時在進行音樂作品欣賞的時候可以進行辨別,簡要的說明音樂題材與形式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
最后,在音樂風格和流派方面,要求學生們通過音樂的聆聽,可以進行相關音樂的辨別,簡單的進行風格特點的描述等②。
首先是在演唱方面,需要學生們在教學活動中,運用正確的歌唱狀態參與各種演唱活動,掌握正確的歌唱技能技巧,養成良好的唱歌習慣。在進行演唱學習的過程中,也需要明確歌曲自生的情緒和意境,還可以對于他人的演唱進行科學、客觀的評價;
其次是在演奏方面,學生們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識別樂器的相關知識,還可以參與演奏活動,并運用自己學習的樂器進行相關的演奏合奏等等;
再次是學生可以根據所學的歌曲、樂曲的主題曲進行旋律的視唱,進行各種節奏符號的識別,可以在歌唱、欣賞、器樂演奏等音樂實踐活動中準確的識讀樂譜;
最后是進行綜合藝術表演,要求學生們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進行一定的表演,并根據音樂的內容和所表達的情感進行音樂劇的表演。與此同時,也需要根據表演對于曲目和種類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認識。
首先,在音響和音樂方面,要求學生們根據標題或者是情境內容,進行相關的音樂設計,進行聲音的練習;
其次,在進行即興編創方面。要求學生可以根據歌曲、樂曲以及內容等等進行即興編創的活動,增強學生們自身的音樂素養;
最后,在創作實踐方面,要求學生們可以根據提供的素材和創作方法進行創作,提升學生們的創作能力③。
首先是生活中的音樂運用以及學習,可以對于這些內容進行一定的整理,運用音樂的方式和其他人進行相關的交流以及情感上的溝通,提升學生們參與音樂活動的樂趣;
其次是音樂和其他藝術學科之間的關系,可以更好地運用音樂進行相關藝術門類的學科學習,并參與一些綜合性的活動內容,增強學生們自身的藝術體驗;
最后是音樂和非藝術類學科之間的關系,對這方面內容進行掌握,可以更好地選用音樂進行相關意境的烘托,提升學生自身綜合素養。
首先,需要面向全體的學生,這就意味著評價需要使所有的學生們都可以從中有所收獲,讓學生們充滿樂趣的參與各項音樂活動;
其次,個性差異原則,教師在進行評價標準制定的時候也需要考慮到學生們自身的文化背景差異、社會環境的差異,在教學中也需要對學生們進行一定的鼓勵和肯定;
再次,全面發展的原則,對于音樂課堂的評價不只是將學生們的歌唱水平或者是音樂技能作為評價學生的標準,更多的是需要評價讓學生們了解自己的進步,進一步的進行自身音樂潛能的發展,促進學生們自身的發展;
最后,在對學生們進行評價的時候,也需要關注學生們的學習過程,讓學生們可以在學習中更加關注自己的學習過程中,提升自身的音樂學習能力,也使得教學評價能夠發揮激勵和促進的作用④。
首先是對學生們進行終結性評價以及過程性評價相結合,對于學生們的音樂學習來說,不僅需要學生們最后學習的質量,也需要對于音樂學習的過程進行一定的評價,才能及時的對學生們進行音樂學習的指導。這樣的評價方法才能夠對學生們的學習情況進行相對全面、客觀的評價,更好地對學生們的學習起到引導、催化和激勵的作用;
其次是通過自評、互評的方式相結合,不僅可以改變單一主觀的評價方式,還使得評價更加的人性化。評價者可以在不斷的進行自評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評價能力,被評價者也可以在自評和互評中更好地了解自己。教師可制定過程性評價表1:
首先,可以對學生們進行成長檔案的記錄,更好地幫助學生們對于自己的音樂學習過程進行思考,并促進學生們對于自我進行記錄、評價和反思,學生們日常的記錄,也可以讓教師更好地了解到學生們自身的學習情況;
其次,可以在課堂上隨機對學生們進行點評,這樣的方式也有著一定的導向和激勵的功能,教師在課堂中的表揚以及對于學生們的肯定,引導學生們對日常的學習進行不斷的反思,激發學生們自身的動力,更好地參與課堂的活動⑤。
對于中職音樂學業的評價,教師也需要根據學生們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設計,更好地幫助學生們進行音樂理論知識的掌握,引導學生們進行創作實踐的練習,有效提升學生們自身的發展,并通過音樂文化知識的學習,更好地提升學生們的音樂素養和自身能力。

表1音樂實踐活動過程性評價表
注釋:
①尹小珂,李燕芳,陳福美.新西蘭音樂學業成就測評及其啟示[J].中國考試,2020(09):72-78.
②任軍.音樂學科核心素養下對學生進行學業評價的內容、標準與方式[J].遼寧教育,2020(11):36-40.
③李穎.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音樂學業評價實踐與思考[J].考試周刊,2020(53):155-156.
④戴娛.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音樂教學評價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9(10):138-143.
⑤柴可.音樂學科核心素養下的高中音樂教學初探[D].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