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琰
(河南省西峽縣人民文化館,河南 南陽473000)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國民更多關注的是群眾文化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的作用,卻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群眾文化對市場經濟發展的作用。隨著國內經濟的迅猛發展,長期以來被民眾忽視的群眾文化對經濟建設的意義愈加突出,群眾文化事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國內經濟的發展。
無論一個國家的經濟建設,亦或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這些均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若和群眾想脫離,那么國家經濟建設必將步入低谷,再優良的機械設備也無濟于事,再好的市場我們也只能望而卻步。復雜多變的市場經濟,提醒著每位國民都要朝氣蓬勃、意志堅定,如此方可專心致力于我們國家的各項生產建設。
第一,群眾文化影響勞動人民。勞動者是社會生產力的關鍵要素,其對我們國家生產力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所以勞動者的狀態會對生產力水平產生巨大影響。通過加強群眾文化建設,賦予勞動人民充足的精神食糧,如此他們便可保持旺盛精力去從事生產勞動,鐵人王進喜便是一個典型案例。糧食讓人們不再挨餓,教育讓人們的文化不再貧瘠,群眾文化則讓人們的生產、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第二,群眾文化影響社會生產關系。從群眾文化開展形式層面去分析可以看出,群眾文化活動一般情況下均以群眾自發組織的文化活動為主,在此期間,群眾之間相互分工和協作。此類良好的合作關系,潛移默化間影響著人民群眾的生產活動,對生產關系也有著十分積極的影響,使得整個生產關系變得井然有序,并且也相對彌補了生產制度的缺陷,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進步。
鄧小平同志在改革開放的倡議時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要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由此可知,唯有堅定把握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方向,那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前景才能更為光明。
群眾文化建設是精神文明建設中的關鍵內容?,F如今,世界經濟一體化格局已然成型,國內市場經濟局勢日趨多變,經濟活動中存著諸如誠信缺失等相關不良狀況,對民眾的價值觀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拜金主義和個人主義等思想滲入國內,危及著人們的價值觀。若廣大人民群眾的價值觀出現偏差,那么勢必會削弱經濟建設成效,嚴重時甚至會致使經濟建設迷失方向。
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唯有大力加強群眾文化建設,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使之能夠在自娛自樂、享受快樂的基礎上,最大程度上掌握我黨方針和政策,助力民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黨和國家以及社會的建設,必然離不開人民群眾的支持和認可以及參與,務必要彰顯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如此才能進一步夯實我黨執政地位,也才能讓人民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由上可知,群眾文化建設可為國家經濟建設保駕護航,對經濟成果起到鞏固的作用。
隨著國家文化建設進度日漸加深,民眾文化需求不斷提升,群眾文化此時作為國家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一環,務必要順應時代經濟發展潮流完成改進和創新。我黨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應主動建設公益性文化事業,發展好文化產業,激發出全民族、全人民的文化創造活力,如此才能為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同樣的,群眾文化作為文化建設工作中的關鍵內容,其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通過數次調查和分析可看出,2012年以來,國內文化產業年均增長13.7%,已經成為了我國調整完善產業結構、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一股中堅力量。2019年上半年,文化新業態的發展勢頭迅猛,文化信息服務、創意設計服務、文化投資運營等增速較快,已經成為文化產業新增長點,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文化產業不斷涌現新創意、新方法和新模式。由此可見,群眾文化是市場經濟發展的一種重要的補充力量,國家整體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文化產業的支持。
文化館屬于群眾文化建設中的中堅力量,其服務性特點和公共性特點以及主導性特點十分突出。
第一,服務性。文化館植根于廣大人民群眾,通過組織各式各樣的文化活動,全力服務于群文事業的發展,在傳播和推廣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第二,公共性。文化館屬于社會公益性文化服務部門,其面向的受眾自然是廣大人民群眾,主要目標便是通過提供公共性的服務來滿足民眾精神文化需求。
第三,主導性。群眾文化建設工作屬于社會主義社會構建中的關鍵一環,文化館則是群文工作的主體和平臺,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發揮著主導作用,主要負責群文活動的指導和開展。
面對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將群眾文化建設工作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文化館屬于公益性文化部門,在文化傳播和群眾文化事業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開展群文活動、對外推廣群眾文化,使得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得到了穩步推進。文化館將服務群眾文化建設視為工作導向,肩負著群文事業發展和建設的主要責任,需要宣揚傳統文化,開展多元化的群文活動,譬如美術展覽活動和戲劇下鄉活動等,繼而達到提升全民文化素養的目標。
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以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些都是指導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重要理論。當前時期,國內社會主張社會主義藝術民主化,我們的文化品種繁多,文學藝術界呈現出了“百花齊放”的姿態,要求文化館在群眾文化內容、活動題材、活動風格上都要做到大力創新,由此去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若未能樹立正確的指導思想,那么市場經濟發展速度便會變得遲緩,而群眾文化建設亦會失去生機和活力。
國內群眾文化活動內容多姿多彩,但卻缺少一定的載體和平臺。針對上述情況,文化館務必要發揮出載體作用,為廣大人民群眾開展豐富多樣的傳統文化活動,由此讓我們國家的文化事業繁榮發展,使文化活動散發出活力,大力發揚本民族文化。
其一,要深挖極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通過文化館的優化整合及組織宣傳,讓地區文化活動的魅力得以顯現,吸引更多人參與其中;
其二,民族文化屬于社會文明發展的積淀,文化館要注重開展傳統文化活動,譬如舉行“民間文藝活動周”等活動,使民間文化活動真正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
新時期的群眾文化工作,要始終秉承著以人為本的原則,要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服務,按照“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基本方針政策,從群文內容上融入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若干元素,保證不與基層群眾的生活相脫離。“雙百”方針真實的體現了社會主義文化發展規律,新時期的文化館要全面致力于繁榮文化藝術,在群文活動樣式、風格、題材等方面進行創新,去糟取精,從根本上推動群眾文化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大前提下,唯有做好文化宣傳教育工作,才能更好的傳播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并為群眾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奠定基礎。新時期的文化館一定要發揮出自身的主導作用,通過宣傳教育,為傳統文化的弘揚、傳播、推廣等營造絕佳的內外部條件。文化館應該立足于新時代的發展要求,順勢完善宣傳教育內容,將“傳統+先進”的文化宣傳理念作為主導,循序漸進的強化文化館宣傳教育能效。
另外,文化館要不斷拓寬宣傳教育渠道,創設全新的文化傳播模式,利用新媒體去打造“線上+線下”的傳播樣態。關于文化活動專題策劃,文化館要切實提升文化傳播水平,由此去契合于社會主義群眾文化建設工作要求。譬如在中秋節期間可在微信公眾號推出“你眼中的明月”主題策劃活動,就此去弘揚和傳播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文化。
需要注意的是,文化領域內部情況錯綜復雜,有些內容是舊社會遺留下來的,有的則是從西方國家涌入進來的,既有正能量的部分,也有負能量的內容,所以文化館當務之急就是要通過建立一系列的群眾文化制度,實現有章可循,并要不斷的弘揚積極面,抵觸消極面,繼而為廣大人民群眾宣傳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先進的外來文化,真正形成群眾文化繁榮發展的新格局。
針對高雅但不盈利且缺乏生存條件以及競爭能力的文化,在深化改革的過程中,國家需要給予一定的支持,包括經濟上和政策上的支持,在國家領導下,文化單位要一同發力,不斷弘揚和發展中華民族文化主旋律。新時期的文化館務必要主動轉變職能,做好宏觀指導工作,從根本上提升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意識,要面向廣大人民群眾,尤其是要面向農村基層地區,讓群眾文化建設和市場經濟之間協調發展、相互促進,最終達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的目標。
綜上所述,文化館屬于群眾開展文娛活動和文化活動的主陣地,文化館具備著社會教育職能和培養藝術人才職能以及宣傳國家政策的職能,特別是基層文化館,更要做好基層地區的文化建設工作,如此才能夠為地區經濟發展助力。經濟高速發展的環境下文化館提高群眾文化建設水平,是文化館義不容辭的責任,要以“馬列、毛、鄧、三”作為基本指導思想,而后還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建立健全群眾文化建設發展機制,并在國家和政府的扶持下,振興民族文化、吸收外來優秀的文化,以文娛活動去激發群眾的生產積極性,打造文化產業提升當地經濟水平,如此才能讓文化助力經濟發展,讓經濟反哺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