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貞艷
(重慶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重慶404070)
翻轉課堂跟我們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之間的區別還是很大的,翻轉課堂的課堂教學是以孩子為學習的主體,提倡讓孩子自主自發性完成學習,然后老師再來進行梳理和提升,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增強孩子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但是在實際的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中會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因學生自身能力的差異,技能掌握情況也是參差不齊,在創作的過程中有一些幼兒不知所措;還有繪畫活動結束之后,老師也會感到困惑,因為有些幼兒在經過老師不斷的提示和引導之后,創作出來的作品仍然比較單一缺乏創意;再加上課堂活動中的環節較多,容量太大,容易出現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提升美術教學效果,筆者借鑒了“翻轉課堂”模式中的“翻轉”理念,在課堂教學中,融入美攝、微商水印、storyline、微課大師等軟件來進行課件和短視頻制作,對幼兒園美術教學學展開了大膽嘗試,取得了一些成果。
美術教學過程中,在進行新知識新技能教授的時候,教師的時間是有限的,沒有辦法為所有孩子一一解答他們的疑問,所以這個過程中,有些孩子們的創作可能會是無效創作,無法從中感受到學習和活動的樂趣。我們用微視頻的形式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具體來說,就是在活動開展之前,在班級群發布小視頻,布置一些很小而且容易完成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們在家觀看,鼓勵他們動手動腦,大膽嘗試,讓家長進行監督和實時指導。比如,在進行“二方連續折剪”美術活動教學的時候,圖案設計要注意留白,用剪刀剪裁的時候兩邊也不能剪開,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可能會因為學生的能力水平出現各種不同的情況,如果每個學生在有問題的時候都找老師,那么老師會分身乏術,這樣一趟美術課下來,老師精疲力竭,但是成功的作品數量也有限,老師需要另外再找時間來對孩子們進行美術作品指導,往往花費了時間,但收效甚微。所以,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采用微視頻的方式來對孩子們進行講解,比如在進行二方連續折剪“愛心”教學的時候,筆者會用美攝相機,將愛心的正確這件方法和步驟通過視頻的方式展現出來,并且利用視頻和圖片的同平功能,對重難點進行進一步剖析,用flash動畫來進行詳細解說,采用技能學習前置的方式,讓孩子們在家根據視頻來進行重難點聯系,獨立完成“愛心”作品制作的小任務。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先采用“糾錯”的方式,故意剪斷愛心,讓孩子們尋找原因,從而完成成功的作品。有了前期的視頻學習,孩子們在課堂教學中就會爭先恐后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積極幫助老師找出錯誤,這樣的師生互動課堂氛圍中,能夠讓孩子們踴躍參與其中,并且可以激發孩子們積極探索,提升了學生們的專注力和自主開發能力,增強了孩子們進行作品創作的信心。而且這樣之后,在小小設計師環節的作品創作中,孩子們就會安安靜靜專注自主的進行自己的作品創作,不會出現老師疲于指導,無力分身的情況,而對孩子們來說,由于前期對于二方折剪技能已經比較熟悉了,所以就更能專注的進行作品創造了,提升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看著孩子們天馬行空的作品,讓筆者意識到翻轉課堂應用的好處可意義所在,翻轉課堂的視頻前置難點,不但培養了孩子們自主自發學習的能力,而且還提升了孩子們參加活動的自信心,實現了美工活動學習技能從課內集體指導向課前自主解決的轉變,給幼兒們留出了充分的像想創造空間,讓孩子們可以從中體驗到活動的成功和樂趣。
開展名畫欣賞活動的過程中,會受到孩子們自身的詞匯或者是經驗影響,有些孩子在欣賞作品的時候,會感到難以理解,或者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再加上時間欣賞的時間有限,孩子們往往無法準確表達,而老師們就會心急地給出標準答案,幼兒并沒有真正從內心去感受名畫,名畫欣賞活動也喪失了它原有的意義。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關于同一幅美術作品的看法也不一樣,但是現實教學中,教師很難保證給幼兒們留下足夠的時間去感知和鑒賞。在翻轉課堂的教學下,筆者對傳統的美術欣賞活動課堂大膽進行了創新和突破。比如,在進行“大自然的美麗”這個美術鑒賞活動的時候,運用一些摳圖方法將圖片摳出來,再利用一些軟件來制作成動態課件,配上背景音樂,將完全靜止的畫面和動態有趣的圖形結合在一起,發布在班級平臺上,讓學生們觀看且寫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鼓勵他們用繪畫的形式將它描繪出來,并且讓家長配合學生一起,將孩子們的所思所想組織成語言,形成一個一個的小故事,在班級課堂教學的時候,采用分享會的形式,讓孩子們自由闡述自己內心的想法并展示他們的繪畫作品,因為前期有充分的準備,所以整個活動過程中,孩子們幾乎都能自信地大膽開口說,而且他們也能夠很好的表達自己的內心,除此之外,孩子們還可以在分享中,相互學習,孩子們的語言詞匯得到積累,表達能力得到提升。這樣學生在分享之后,再由老師來進行總結,老師來對大師繪畫作品做一個全面詳細的剖析和講解,這樣下來,美術欣賞活動,就不會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欣賞了,而是每個學生都可以參與其中,暢所欲言,大膽想象,提升孩子們的自主學習能力,表達能力,激發了孩子們的創新能力,還可以讓老師發現每個孩子獨特的個性之美,促進幼兒個性化審美能力的形成。
美術教育可以讓幼兒們的想象力,感受力和表現力都得到全方位提升,幼兒美術創作,就是一個從觀察記憶到重組想象,再到表現創造的過程。對于孩子們來講,給予他們足夠的時間來觀察和想象,讓他們積累一些素材,然后對他們積累的素材進行內化重組和創造再現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的美術教學中,孩子們只能在短短的五到十分鐘內對作品進行觀察想象,然后進行創作,這樣很多孩子們是無從下手的,而且這樣出來的美術作品質量也不高。引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之后,將經驗準備前置到課外進行,讓孩子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造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比如說,在進行“抽象藝術畫”的美術教學中,傳統美術教學,雖然也有讓孩子們通過PPT來觀看一些優秀作品,但那只能算是對美術的欣賞,時間不長,而且也不能按照每個孩子的喜好進行匹配,孩子們的欣賞時間短,內容信息量太大,孩子們在短時間內無法消化和吸收,更不要說發揮想象力進行重組了。雖然給孩子們欣賞的作品中包含了很多數字的組合造型,但因為是靜止的畫面,所以未能給孩子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們創作出來的最終作品大部分都是比較單一的數字裝飾或者是9變鵝,3變蛇這樣的簡單形象,全無創意性。在翻轉課堂教學中,前期老師在班級平臺上采用將各種數字的變身形態做成動態課件,而且設立了一些有趣的數字對對碰小游戲,讓孩子們在這樣趣味性十足的游戲當中,邊玩邊思考,讓孩子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進行充分全面的欣賞,在課堂教學中,讓孩子們之間互相交流學習,相互分享,積累素材,這樣,在后期進行創作的時候就會手到擒來,順利完成,作品也不會單一枯燥,而是會充滿個性化和想象力。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們在課下完成信息的內化和重組課程,讓不同能力的幼兒都能夠在課堂上展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有利于幼兒們積累語言素材,有利于幼兒們進行創造想象,提升了幼兒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幼兒園進行美術教學活動,應當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開展教學,教學過程中結合各種微視頻、課件軟件,對重難點和技能經驗進行內化重組和前置,提升孩子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孩子們獲得成長經驗,積累素材,掌握技能,為培養全面化個性化的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