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婷
(吉安文藝學校,江西 吉安343000)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國家綜合實力的發展,在于教育的發展。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的今天,國與國之間競爭越來越激烈,只有大力培養創新人才,提高全體勞動者的素質,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高度重視教育,將全民素質的提升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任務,1994年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指出:“基礎教育必須從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的軌道,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提高教育質量。”通過大力發展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舞蹈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部分,不僅可以對青少年進行德智體美方面的教育,開發青少年的潛能,而且可以培養青少年熱愛生活、熱愛藝術的美好追求。在開展素質教育的時候,學校要重視舞蹈教育的作用,充分發揮舞蹈教育的特色,促進青少年綜合素質的提升。
舞蹈起源于遠古時期人類在生存發展中表達自身情感需求的一種形式,它結合了詩歌、音樂,是人類最早產生的藝術形式。舞蹈是伴隨著人類生命活動出現的,人的四肢、五官與舞蹈密不可分,通過人體的動作、表情完成各種優雅或者高難度的動作。舞蹈教育是促進一系列舞蹈理論知識、舞蹈技藝,促進舞蹈藝術的發展。
舞蹈教育根據不同的對象,可以分為群眾性舞蹈和專業性舞蹈,群眾性舞蹈主要是普及舞蹈文化,在短期內對群眾開展舞蹈教育,提高群眾舞蹈理論知識和舞蹈技能,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專業性舞蹈主要是培養專門的舞蹈人才,主要以舞蹈院校、藝術院校等為主,通過嚴格的舞蹈專業知識和技術訓練,為專業舞蹈團體和社會輸送舞蹈人才。舞蹈是一門綜合性藝術,結合了音樂、美術、體育等多種藝術,通過提煉、組織、美化人體動作,反映人的思想情感,成為一種社會生活藝術,是視覺和聽覺表演藝術形式。通過舞蹈可以讓人體曲線變得優美,是緩解情緒、釋放壓力的重要途徑①。
通過連貫連續的動作,可以讓人注意力集中,有助于人體潛能的開發。將其運用在青少年素質教育環節,可以促進青少年的全面發展。
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質為目標,以尊重個人的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潛能,注重形成個人健全的個性的教育。素質教育是社會發展需要,其本質是提高國民素質的教育。素質教育具有全體性、基礎性、發展性、全面性、未來性。全體性指素質教育覆蓋到社會全體公民,為每個人的發展教育提供均衡的機會,是培養合格公民的基礎。基礎性是指要滿足個人理性發展、情感發展、行為發展以及社會與個人發展需要的基本素質。發展性要求培養學生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自我發展,要求學生自我創造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全面性指通過素質教育促進個體全面發展;未來性指素質教育要面向社會未來發展需求,而不僅限于當下②。
舞蹈集音樂、詩歌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在音樂伴奏中舞者表達對生活、音樂、社會的理解,對真善美的追求。通過舞蹈教育可以對青少年德智體美進行教育,幫助青少年鍛煉身體,增加身體各部分的協調能力,以及對藝術的感知能力。通過舞蹈的形體訓練,運用科學的方式開發幼兒的身體軟度、開度以及力度,讓青少年擁有健美苗條的肢體、優雅的氣質、端莊的儀態,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在學習舞蹈理論知識的時候,青少年可以了解我國的舞蹈文化和舞蹈歷史,學習我國優秀的傳統舞蹈文化。我國舞蹈文化歷史悠久,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青少年在成長階段,周圍環境、風土人情、歷史文化等因素影響深遠,成為一個人的生命基因和文化情感。通過學習我國傳統舞蹈文化,領略到我國民族舞蹈的魅力,成為傳統舞蹈的繼承者、保護者,并不斷對傳統舞蹈進行創新,讓他們在新時代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
舞蹈在訓練或者表演過程中,要完成跳躍、旋轉、翻騰、造型等高難度的動作,這些動作對人體的柔韌性、核心力量要求比較高。在長期的舞蹈訓練過程中,可以鍛煉學生的大腿肌肉和手臂肌肉,提高學生的心肺功能,改善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從而達到減肥塑身的目的。
以爵士舞為例,在訓練過程中,往往對小關節、小肌肉的運動比較多,是平時健身運用比較少的肌肉群,有助于學生身體各個器官的鍛煉。學生通過團體舞蹈訓練,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紀律意識,在旋律過程中,嚴格遵守各項規定,有助于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學生在接受舞蹈教育的時候,還可以受到藝術的熏陶,讓學生具備人體美的素質。舞蹈是一門人體藝術,主要以人體動作表達舞蹈思想情感。青少年正處于身體發育的關鍵階段,當前我國青少年受社會環境的影響,缺乏體育鍛煉的機會,青少年近視、肥胖等問題突出③。通過舞蹈訓練,可以讓學生鍛煉身體各個位置,糾正學生彎腰駝背等不良姿勢,在音樂旋律、舞蹈形體方面的熏陶,可以讓學生的身體各部分器官協調,養成良好的儀態儀表,達到內外兼修的目的。
集體榮譽感是學生對集體的熱愛,對周圍人的關心,是一種激發人向上的精神力量。青少年集體榮譽感是德育重要的組成部分,它讓學生自發為集體榮譽努力,是一種道德約束力量,可以催人上進,讓學生維護集體榮譽和利益,約束個人行為。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中西方經濟、社會、歷史文化等交流日益頻繁,社會上逐漸形成了多種意識形態交融,青少年尚未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容易受到西方個人主義、金錢主義、自由主義等資本主義思想的影響,從而產生了享樂主義、利己主義思想,普遍缺乏集體意識,一些青少年甚至不愿意擔任班干部,認為班干部需要浪費自己的時間,影響到自己的學習。通過舞蹈教育,學生在日常舞蹈排練或者訓練時,群體舞蹈的課時比較多,在訓練時要求學生動作統一,隊形保持整齊,在訓練的時候,需要大家相互配合,完成舞蹈動作。在此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團隊意識,在團隊合作中,大家相互成就,相互鼓勵,讓集體獲得更好的成績④。在長期潛移默化的影響,青少年不自覺的形成了集體意識,大家愿意為了集體榮譽努力訓練,在訓練中相互幫助,讓整個團隊在比賽中獲得更好的成績。根據學習遷移理論,在舞蹈中形成的集體榮譽感和團隊合作精神,可以讓學生遷移到班集體、校集體、一個民族以及一個國家的集體榮譽。
我國著名的舞蹈家楊麗萍說:我是生命的旁觀者,我來到這個世界上,是看一棵樹怎么生長,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飄,甘露怎么凝結。她將自己的生命感悟放到了舞蹈作品《孔雀》,表達了自然生長的力量,生命消逝的無奈,以及對美好生活的愿景。舞蹈的意義不在于高超的舞蹈動作、優美的身姿、深刻的思想內涵,而在于人們通過舞蹈對生命進行感悟,從而學會認識美、欣賞美、感受美。通過學習舞蹈,提高青少年的審美能力。音樂作為舞蹈的一部分,學生在學習舞蹈時,日積月累,受到音樂的熏陶和影響。通過舞蹈動作,感受到人體的優雅,激發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從而提高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⑤。教師可以通過音樂培養學生的動作韻律感、節奏感,讓學生跟著音樂節奏起舞,在音樂中感受到舞蹈的韻律,在舞蹈的韻律中感受到音樂的節奏和節拍,并靈活運用自己的身體表現舞蹈和音樂。
一些從小生活條件優越的青少年,沒有吃過什么苦,沒有受到多少挫折,缺乏堅韌不拔的毅力,遇到困難時,很容易放棄,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正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不經歷風雨,怎么能成功。一個人要在學業、工作、生活方面獲得一定的成績,必須經歷過一定的挫折,具有一定的抗壓能力,這是21世紀人才必備的一項品質。舞蹈教育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的工作,短期效果有效。一個人要在舞蹈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就,必須經過長期的訓練,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基本功訓練是舞蹈教育的重要環節,也是學生流汗流血的地方,只有不斷訓練基本功,才能提高身體柔韌性、柔軟性、力量感,滿足舞蹈所需的身體體能。青少年經過長期的舞蹈訓練,在舞蹈訓練中可以提高他們的耐力、克服困難的毅力和堅持不懈的精神,為他們今后走上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舞蹈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部分,教師必須認識到舞蹈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將其運用在素質教育環節,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身體,讓學生具有良好的體態,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團隊精神,讓學生具有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注釋:
①李琰.論舞蹈教育在青少年素質教育中實施的必要性[J].華夏教師,2019(06):88-88.
②李亞龍,李灝.青少年舞蹈對全面素質教育的影響[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09):180-180.
③李陽.民樂團在青少年素質教育中的作用與實踐探究——以襄陽市青少年民樂團為例[J].文藝生活,2020(26):51-52.
④周威.互聯網+背景下青少年體育舞蹈教育培訓機構服務體系構建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學,2018.
⑤郭瑞.民族民間舞蹈教育對青少年的美育作用[J].神州,2019(34):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