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 敏 揚 名
(湖南工業大學 包裝設計藝術學院,湖南 株洲412007)
水彩畫在中國已經從西方的藝術形式中脫胎換骨,成為一種具有中國特色和當代審美精神的繪畫種類,在形式上呈現出圖案平面化與裝飾性風格。在當代中國水彩畫的創作中可以從灘頭年畫人物形象的藝術形式與精神內涵方面入手。本文以建構當代中國水彩畫的民族文化特色為切入點,主要分析灘頭年畫人物圖案在水彩畫創作中的應用,探索中國當代水彩畫特有的審美文化與藝術語言,喚起人們對民間美術生存狀態的重視,促進人們對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繼承與創新運用。
灘頭年畫是湖南省唯一的傳統手工木版水印年畫, 以獨特的楚南地方特色和民俗文化,在2006 年被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人物圖案形式多樣、寓意豐富且色彩明麗。如今,灘頭年畫的傳承與發展面臨諸多問題, 如圖案人物風格與時代不符、年畫表現形式及色彩模式不適應新時代人們的審美要求等。在這種情況下,藝術家在水彩創作中將灘頭年畫圖案的形、色及其平面化轉化等進行分解, 探討水彩畫特有的審美文化與藝術語言,發展年畫的現代意義尤為重要。
灘頭年畫距今已有300 年的歷史, 其圖案的特點大致表現在形、色及平面化語言形式上。灘頭年畫在人物圖案的形上,按題材主要分為門神畫、吉祥寓意、戲文故事三大類, 具體有《秦叔寶·尉遲恭》《關公和馬超》《苗族英雄》等傳統題材,灘頭年畫的古拙圖案在形狀上夸張變形、形態上人物的視覺中心線更靠近對稱中軸, 整體造型動感鮮明, 給欣賞著形成一種向中心互相吸引的運動趨勢, 比例上略顯夸張, 頭大身小, 厚重敦實,無論形狀、形態還是比例,這都是灘頭年畫獨有的, 是要不斷傳承下去的。
灘頭年畫以其色彩的明艷、火辣讓人熟知。灘頭年畫的色版顏色有黃、綠、藍、桔紅、玫紅五種顏色, 加上線版的煤黑, 紙張的白色, 灘頭年畫共有顏色七種。灘頭年畫在色彩方面大膽使用高純度的原色且注重色彩的補色對比,顏色鮮艷、明麗。當地年畫所用的紙張與水也很不同,紙張是用巖漿泥水制成的粉白紙,水為當地的山泉水特別起色。故印刷后的灘頭年畫,色彩更加鮮艷、厚重,像浮雕一樣。視覺上更加有沖擊力,烘托出歡快的民間氣息,更增強了它的鄉土韻味。
灘頭年畫人物圖案造型顯著特點是平面化,灘頭年畫的形式法可以概括為對稱而又富有變化。 例如著名的門神畫《秦叔寶·尉遲恭》, 畫面主要人物安排在中心位置,整體位于整個畫面的上方, 次要人物則放在主要人物的下部,統一概括,達到集中而不堆砌,整個畫面統一而不雜亂。兩位將軍相對而立, 一人持斧、一人持鞭, 腳、手、道具都巧妙地布局, 對稱統一而又富有變化, 協調但并不雷同。灘頭年畫人物圖案的形式,無論是構圖規律還是形式法則,都是灘頭年畫獨特的審美價值, 在新的藝術創作中, 是要繼承和延續的。
1.形的象征性
灘頭年畫的人物圖案形的象征性通常包括寓意和諧音兩部分,其中諧音的發展離不開中國的民間風俗節日的發展,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比如灘頭年畫中的“和氣致祥”運用中國傳統文化中“合”與“和”諧音,具有吉祥寓意。除此之外,形的象征性還涉及到哲學觀念、宗教信仰等方面,這在民間年畫中被廣泛應用, 現代繪畫也將其融合在繪畫創作中。民間藝人通過大膽創新,將當地的特色融入到民間美術圖案作品設計中,充分體現出美術作品的真實感與生活感。中國水彩創作者在創作中可以借鑒民間美術優秀的設計理念,將灘頭年畫人物圖案的形與水彩創作結合。確保水彩實際描繪的內容,既貼近于人們的實際生活又融入了自身的情感和多元的藝術內涵,這樣有助于大力提升水彩創作的整體水平,賦予水彩作品更多生命力。同時,以水彩作品為載體來喚起人們記憶中的灘頭年畫人物形象,達到呼吁大眾關注民間美術的傳承問題。
2.形的多樣性
灘頭年畫人物圖案的形設計多達幾十種樣式。秦叔寶和尉遲恭是人們經常見到的兩大武將門神,其人物圖案形態各異,生動有神。另外,民間美術創作者還將豐富多樣的神話故事運用在美術作品創作中,注重傳統文化精神的表達,同時賦予民間美術作品更為深層次的藝術性和文學性。水彩創作者可以利用灘頭年畫人物圖案的形具有多樣性,這一特點,將其合理融入到水彩作品創作中。結合一些特殊的藝術技法, 像打磨、刮、拓印等,通過變換圖案的位置、狀態, 增加水彩創作中圖案的趣味性。
3.形的平面化語言的轉換
灘頭年畫的人物圖案運用平面化的形式語言,忽視透視關系和立體造型的塑造,重點將人物形象高度概括,營造具有意境的視覺空間,即用一種平面化的形式語言來表達特殊的文化寓意、精神追求等一系列的象征符號。
在繪畫過程中,藝術家運用巧妙的繪畫技巧,在水彩創作中加入灘頭年畫的元素,彰顯創作的主題特色。在創作過程中,藝術家盡量保留事物的原始形象的特征,并將灘頭年畫的素材運用到其中,使作品更加生動。如今,新的平面語言不僅能真實的再現藝術對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凸顯藝術家的精神世界。而簡潔的圖像表現無疑更符合當代大眾的審美要求并被大眾所接受。
本文在將水彩畫的形式語言與灘頭年畫的人物圖案相融合的基礎上,通過對隆回灘頭老藝術家生活狀況的考察,借鑒灘頭年畫的形式語言,結合客觀實際,進行現代轉型與探索。將客觀寫實主義融入到傳統的灘頭年畫人物圖案技法中,使得畫中的景物,畫中的人物全部采用平面化造型,形成獨特的美感形式。水彩作品在關注民間美術生存狀態的同時,處理好傳統與現代的關系,力求作品具有文化性與時代性。
1.灘頭年畫的色彩表現性應用
由于當時條件的限制, 灘頭年畫色彩相對過于粗糙, 這種色彩模式已經不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水彩畫的特性能夠彌補灘頭年畫技術的不足, 灘頭年畫人物圖案中的色彩元素,通常具有強烈的表現性,創作者會通過利用各種色彩表達方法,利用水彩的表現形式有效提高美術創作作品的表現性。比如,在水彩創作中創作者通過利用灘頭年畫人物圖案中的橘紅色、黃色等這種鮮明熱烈的暖色,能夠營造一中喜悅歡快的藝術氛圍,給人以光明和希望;使用灘頭年畫人物圖案中的冷色調綠色、藍色進行創作時,帶給人一種生命不息、幸福的感覺。中國水彩創作者在藝術實踐中也要重視色彩元素的配比與運用,達到使用具有代表性的民間色彩元素來促進傳統文化的發展。
2.灘頭年畫人物圖案的色彩裝飾性應用
灘頭年畫人物圖案中色彩特征是非常突出的。例如將代表喜慶的紅色作為木板年畫的主色調,不僅具有喜慶之意,而且突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在日常中國水彩繪畫中,顏色的運用對于畫質的體現也十分重要,把握好色彩的裝飾性,不僅能夠表達作者情懷,對于整體畫面的視覺感染力度具有重要的影響力。
3.灘頭年畫人物圖案的色彩象征性應用
灘頭年畫人物圖案色彩表達還具有象征性。在藝術實踐中,創作者的藝術靈感一般與個人的生活經歷有關,美術作品所蘊含的情感也是作者生活中的真情實感,通過將灘頭年畫人物圖案與現代藝術相結合,這樣更能夠體現出藝術創作的包容性與創新性。通過借鑒一些優秀老藝人將事物特殊寓意融入到灘頭年畫作品創作中,力求寄托作者對幸福美滿生活的追求。在水彩創作中,創作者也可以通過借鑒灘頭年畫豐富的色彩特點,賦予作品不同的藝術內涵與情感。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灘頭年畫的發展需借助繪畫藝術作品來豐富和發展。現代藝術家們的藝術創作在具有創新性的前提下合理融入民間美術元素,灘頭年畫作為傳統民間美術,具備獨有的地方特色, 更應加以保護和傳承。在水彩創作者中, 立足于中國傳統文化,以民間美術為創作素材,創造新的藝術表現形式,力求藝術作品更加契合現代人們的物質與精神需求,促進藝術的大發展。與此同時,推動年畫在當今社會的廣泛性,達到藝術與文化的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