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堃
(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湘潭411101)
自2019 年2 月,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從2019 年開始,在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啟動“1+X”制度試點工作。2020 年12 月,國家教育部發布了第四批1+X 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名單,其中室內設計正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對應的職業資格證。在此背景下,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構建以室內設計師崗位能力為中心的課程開發勢在必行,有利于將崗位技能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有利于深化“三教改革”,有利于提升職業教育質量與學生就業能力。
根據我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團隊多年校企合作及專業崗位的調研和畢業生調研情況,結合該專業畢業生三年內就業職業崗位,分析該專業中室內設計師就業崗位的工作詳情,提煉出專業目標崗位為繪圖員、設計師助理,發展崗位為室內設計師、景觀設計師,遷移崗位為項目經理、建造師。
以室內設計師崗位技能為中心,明確就業崗位的技能需求,按照職業技能需求重構課程模塊,梳理出典型工作任務,將能力目標和學習內容按照教學規律,分解不同崗位的核心技能,構建“小型”課程模塊,就該就業類型中找到對應的專業課程,并按照職業能力從易到難的順序編排為為初級、中級、高級課程三個級別,從而探索出具有科學性、合理性的課程體系,實現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學習過程。以室內設計師為中心的模塊化課程開發見表1。
《室內手繪效果圖》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授課時長為40 學時,主要是培養設計者的藝術素養,提高藝術審美水平,形成創新型設計思維,為后續專業設計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也為從事室內設計、建筑裝飾、景觀設計相關工作奠定基礎。接下來本文將以本課程為例,闡述以室內設計師崗位能力為中心的課程開發情況。
1.基于就業崗位的技能需求設計課程結構。根據崗位調研,明確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就業崗位的手繪技能需求,按照職業技能需求重構課程模塊,并按照職業能力從易到難的順序設計課程結構,實現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學習過程。

表1 以室內設計師為中心的模塊化課程開發
2.采用典型工作任務確定課程知識點與技能點。根據校企合作項目,選取典型室內設計工作任務,提煉出知識要點,以此為基礎分解出所需的技能要點,并安排適當的理論知識,課程以企業項目實施過程為要求,從明確任務、制定方案、決策指導、繪制方案,到檢查評價,構建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體系。
3.利用拓展資源注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高職學生知識結構單一,審美視野還未打開,單純的獲得手繪專業技能,難以適應未來變化發展的社會競爭,本課程利用豐富的拓展資源,如世界頂尖藝術品解析,多視角詮釋藝術家的創作思維,豐富學生的創作靈感,增強學生創作自信。
根據前期調研,分解就業崗位的手繪技能需求,引入校企合作典型設計項目,以此構建七大課程模塊,結合1+X 職業資格認證要求,課程結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將各工作任務系統的劃分為基礎技能、綜合技能、核心技能三個職業能力等級,與專業核心課程共建知識體系。以室內設計師崗位能力為中心的《室內手繪效果圖》課程內容開發見表2。

表2 《室內手繪效果圖》課程內容的開發
知識目標是能夠掌握手繪線與形的基本知識、室內常見透視的基本原理掌握室內手繪效果圖的主題文化渲染;掌握方案手繪表現的制圖規范要求。能力目標是能夠熟練使用工具繪制方案線稿和上色、不同材質的手繪表現、常見家具組合的效果圖表現;能夠按照企業方案制作流程完成方案的繪制,會初步使用手繪表現方法來表達自己的設計想法,并能夠運用手繪表現解決與業主設計溝通和設計想法的實際問題的能力。素質目標是培養學生愛國奉獻、愛崗敬業的精神;樹立文化自信力,培養優秀傳統與現代文化傳承發展的責任意識;培養創新素質,團隊協助精神,培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建立“課前、課中、課后”三段式課堂,以系統化工作過程為原則,以企業項目實施過程為要求,選取典型真實工作任務,學生為主體,按照職業能力從易到難的順序進行教學,從“明確任務、制定方案、決策指導、繪制方案”,到“檢查評價”這一完整的“行動”過程開展學習活動,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實現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理論與實踐一體化。
以轉變評價觀念,提高教學評價的實效性為原則,教學評價從兩個方面設計:
一是手繪效果圖質量評分標準,二是德行全方位考評體系。
手繪質量評分等級分為A、B、C 類,主要以師生評分及行業專家評分為準,德行全方位考評體系主要考核學生在完成整個項目過程中的德行情況,以企業和老師的評分為準。最終成績以手繪效果圖質量成績占比的60%,德行全方位考評成績占比的40%之和為準,為培養技術與德行綜合性人才培養做出貢獻。
以崗位能力為基礎的《室內手繪效果圖》課程開發,未來要針對學生專業基礎的差異性,要進一步完善分層教學;要針對線上平臺資源服務范圍,要開發1+X 證書試點,進一步拓寬交流互動網絡平臺;要針對該課程和其他課程相結合,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完善和發展整個專業課程體系。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崗位能力課程體系的構建,順應了我國高等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方向,并對其思想和理論的構建產生著積極影響。該研究堅持以就業為導向,通過理論與實踐的深入研究,進一步推動當代高職院校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