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靜
(漢中市歌舞劇團有限責任公司,陜西 漢中723000)
古典舞是在戲曲舞蹈的基礎上不斷發展而衍生的,并且對于戲曲舞蹈要進行科學性的揚棄,發展自己特色化的舞蹈表演形式,從而在實際發展中產生預期的表演效果以及表演特色。需要加強對戲曲舞蹈精髓的有效認識,并且明確中國古典舞表演和繼續舞蹈之間的關系,從而對古典舞的揚棄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從而推動中國古典舞的持續性發展。
由于古典舞是在戲曲舞蹈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所以在中國古典舞表演中,經常會見到戲曲舞蹈的一些特色化的因素,為了使中國古典舞表演能夠具備獨特性和特殊性的特征,需要對戲曲舞蹈中的因素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且明確在中國古典舞表演中一些戲曲舞蹈的主要因素,從實際情況入手,推動中國古典舞表演水平的提高。從整體上看,在中國古典舞表演中,對于戲曲舞蹈的傳承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在典范性繼承工作中,主要是指戲曲舞蹈是古典舞發展的主要基礎,需要將戲曲舞蹈作為主要的發展前提,在形態方面具備典范性的特征,在中國古典舞發展的過程中,中國傳統藝術的特征是比較明顯的,并且體現在各個方面中。比如在表現方式和審美表達方面,古典舞的表演繼承了典范性的特征,彰顯出不一樣的發展模式以及藝術形式,在古典舞中對典范性的身體動作進行了繼承,在發展的過程中進行了有效的延伸[1]。比如在古典舞中的一些動作就是繼承了戲曲舞蹈中的一些身法表演方式,在戲曲舞蹈中一些片段也進行了古典舞的繼承和學習,古典舞在表演的過程中,通過每個舞蹈動作進行了戲曲舞蹈典范性特征的有效傳播,在舞蹈動作中將一些神態和律動的典范性進行了完整性的表現,在戲曲舞蹈中,這些典范性的內容都被古典舞進行了科學的繼承以及利用,不僅可以使中國古典舞表現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多樣,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國古典舞的發展水平以及發展質量。
在中國古典舞表演的過程中,民族性的特征也是非常明顯的,比如在戲曲舞蹈中通過民族性的表現方式進行了古典舞的學習,在古典舞最初被創建的時期,創作者已經朝著戲曲舞蹈表演的方向而學習了一些舞蹈性較強的片段,在實際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在古典舞蹈表演中通過技巧傳情的方式進行了有效的繼承以及學習,在戲曲舞蹈中的一些技巧性動作,也是戲曲舞蹈的重要體現,比如火功和椅子功等這些動作技巧的寫意特征是比較明顯的[2]。通過這些技巧動作的觀看和觀察,觀眾可以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以及主要的內涵,在古典舞表演的過程中,一些被使用的技巧動作都是在戲曲舞蹈中進行傳承和學習的,比如在中國古典舞表演中經常會看到原地前橋和單小翻的動作,這些都是戲曲舞蹈中的一些技巧性動作,并且在戲曲舞蹈的基礎上進行不斷的發展而形成的。另外,在戲曲舞蹈中的一些傳情方式,也是古典舞的科學性繼承,通過這種舞蹈方式能夠對情緒進行有效的烘托以及傳遞。
比如在古典舞《秦土點兵》中,表演者通過高難度的動作,比如空中擺腿跳和圓圈大蹦子等等,不僅可以彰顯出表演者的肢體表現力,通過舞蹈的表演還可以營造生動而形象的情景,使觀眾可以充分的感受到戰場士兵拼殺的場景,使得最終的感受能夠得到有效的豐富讓整個舞臺表演變得更加具有豐富性和感染力的特征。從中可以看出古典舞在繼承戲曲表演民族性行為上促進了古典舞的有效發展,在古典舞中還融合了戲曲舞蹈表演本身的動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國古典舞的發展水平。
在這些因素融入其中時,不僅繼承了戲曲舞蹈中的一些典型身體動作,還根據這些動作提煉出了先導動作元素,具備強烈的表演效果,從而使得我國民族舞蹈的獨特性特征能夠充分地展現。在進行中國古典舞表演的過程中還體現出了民族性的特征,比如借鑒了芭蕾舞中的一些動作和訓練方法,充分體現了各個學科之間的有效融合,使得中國古典舞在動作訓練的過程能夠具備特色化和多元性的特征。在整合的過程中,從戲曲舞蹈的不同行動中提煉出共同的特征以及動作,從而使得后續的融合變得更加順暢。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會對舞蹈動作的差異性進行有效的要求,實現規格和要求的逐步統一。
在古典舞中有效的傳承以及發揚戲曲的民族性,不僅體現在民族性傳承方面,還體現在審美追求方面,對于中國戲曲舞蹈來說,發展時間是比較長的,屬于古典藝術形式,充分展現出我國民族的審美傳統,古典舞對于民族精神的傳承內容也是非常重視的,對其自身定位表現在民族和古典文化精神中展現出不一樣的舞蹈藝術,因此在中國古典舞發展的過程中,繼承了形神兼備的舞蹈特色,在氣韻上非常的生動,從而滿足人們對于審美的需求和審美要求。在古典舞表演的過程中將形神兼備作為重要的審美追求和目標,只有達到這一個特點才可以使整個表演變得更加具有生命力的特征。在表演的過程中,一些藝術家對于氣韻進行了生動化的處理,這樣可以在表演的過程中將古典舞中的人物和動作進行相互的結合,展現出表演的特色和內在精神的韻味,使得整個舞蹈表演變得更加具有生動性和具體性的特征,增強整個舞臺的表演力。
綜上所述,在中國古典舞表演中,對于戲曲舞蹈的繼承內容不僅可以使中國古典舞有源源不斷的發展活力,還有助于實現戲曲舞蹈的有效傳承以及發展,使得整個舞臺表演變得更加具有感染力和生動性的特征,提升我國古典舞表演的效果和水平。
雖然中國古典舞是在戲曲舞蹈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但是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特性的舞蹈藝術,在發展中繼承和學習戲曲中的有利因素,但是一些不具備戲劇性的特點被放棄了,因此在古典舞發展過程中,需要結合本身舞蹈的特征以及屬性,明確主要的戲劇性元素,從而促進古典舞的穩定性和獨立性的發展。從整體上看,在中國古典舞表演中,對于戲曲舞蹈的背離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在戲曲舞蹈表演方式方面主要體現在戲曲舞蹈類型化的轉變,實現中國古典舞非類型化人物方式的轉變,在戲曲表演的過程中只有對這些因素進行轉變,才可以促進古典舞的獨立性發展。比如對于戲劇化的表現方式要盡適當的轉變和創新,從而使得古典舞表演能夠不具備敘事性的特征[3]。在戲曲舞蹈表演中,敘事性的特征是比較明顯的,因此在古典舞發展過程中需要結合自身獨特性的體系,對這些內容進行有效的轉變,從而形成單獨和單純性的舞蹈,將內心的情感淋漓盡致地宣發。
另外,在塑造人物方面兩者之間的關系也是非常密切的,在戲曲舞蹈中在塑造角色時,是以主要的情感和人物特征為主要的創作基礎,創作出了相對應的人物特征和情感變化的舞蹈動作。但是在中國古典舞發展的過程中,打破了這種方式,在對人物性格進行具體分析時,掌握了主要的特征,還打破了創作和人物特征相適應的舞蹈動作局限性,從而使得整個舞蹈的表演效果能夠得到有效的增強,從中可以看出在舞蹈表演方式方面,中國古典舞的表演創作出了獨特性的藝術發展形式,與戲曲舞蹈表演的形式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這也是中國古典舞表演的特色化內容,從而使得中國古典舞表演水平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推動文化的良好傳承和發展。
在中國古典舞表演的過程中,在戲劇性動作詞匯方面也和戲曲舞蹈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在動作詞匯方面,古典舞在發展中已經和戲曲舞蹈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在剛剛創建時,創作者就已經發現其中的差別,并且對相關因素進行了適當的取舍,從而使得古典舞的發展水平能夠得到有效提高。在中國古典舞發展的過程中注重了表演內容的形式,通過表演內容的豐富,將現代舞和武術元素融入其中,在發展過程中,古典舞逐漸具備了自身獨特性的特色,形成了純舞蹈性的表演藝術形式,在背離的過程中通過套路和行當進行了戲劇動作和詞匯的有效取舍。
在發展的過程中更加注重的是表現動作和表現元素的內容,對這些因素進行了有效的提煉以及挖掘,從而使得中國古典舞的發展水平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在戲曲舞蹈特色發展的過程中,雖然并不適合古典舞的發展特點,反而會帶來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為了促進中國古典舞的穩定性發展,需要在戲曲舞蹈的基礎上進行有效的創新和調整,形成獨特性的發展模式。
在中國古典舞表演的過程中,可以發現表演者的面部表情已經不具備了戲曲舞蹈的專屬特點,在背離方面,還體現在擬態和再現性的表演特征上,從而使得古典舞的舞蹈化特點能夠得以充分的凸顯,在實際中國古典舞表演的過程中,一些人物和劇情都是相輔相成的,這也是中國古典舞表演的特色化內容之一。
在中國古典舞表演發展的過程中,在戲曲舞蹈的基礎上進行了有效的創新以及發展,兩者存在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在中國古典舞表演的過程中,對戲曲舞蹈的形式進行了有效的創新以及發揚,對其中的典型性和民族性進行了有效的繼承,對于戲劇性的特征進行了取舍,從而使得中國古典舞表演能夠具備獨特性的特征,推動中國古典舞的穩定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