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瑾
(湖南女子學院 湖南 長沙410004)
視覺傳達設計是指利用視覺媒體可視化信息內容,展示給觀眾的一種設計方式,主要是由平面設計構成,但在教學的過程當中,緊跟社會時代需求,融入新媒體技術應用,可以更好的強化其教學當應用的實踐性,改善傳統教學當中的弊端,發展創新型的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育模式,樹立明確的教學意識,從而促進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教學與改革發展。
在現有視覺傳達設計教學的過程當中,仍然存在著許多亟待改善的問題,傳統的教學模式下,使現在的學生逐漸缺乏學習的動力,難以適應全新的教學標準,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自主學習能力不足,知識銜接匱乏,知識體系完善不全面知面,學生的參與度不高,課堂效率較低,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大大制約了學習質量的提升,通過電子媒體、多感官協調設計、動態視覺設計等,實現視覺傳達設計,加強信息傳達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拓寬學生學習空間。
那么引入新媒體教學的方法,可以更高效的發展創新性的視覺傳達設計課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更高效地通過理論和實踐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改善傳統教學當中的不足,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核心素養,通過視覺傳達設計,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學習水平,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他們可以通過實踐性的學習,教學技巧的滲透,新媒體技術的融合,提升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學生,專業水平和學習質量。
在新時代教育技術現代化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之下,以更有效的教學方法,可以更高效地提升視覺傳達設計教學的目標,以實踐性的教學方法,融入創新性的新媒體教學手段,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設計創新性的教學方針,完善教學框架,達成在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的教學當中目的性的教學模式,拓寬學生的視覺傳達思維,以更高效的教學模式和有效的教學手段,傳授學生具有實效性、功能性的學習內容,吸引學生學習興趣[1]。
例如:教師可以在以教學的過程當中引入多媒體的教學方法,設計動態視覺優勢,讓視覺信息可以更高效的形式,向學生傳達多維動態影像信息,提升傳遞效率,保障所傳遞的信息,使其具有完整性和可靠性。整合文本、圖片、視覺、聽覺等多類元素,引導學生通過不同的感官,從中提取信息。更高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以讓他們直觀的學習和了解,更高效的掌握知識要點。以實踐的教學方針,提高學生在視覺傳達設計學習過程當中的認識度,將書本上枯燥乏味的知識和內容,轉換到多媒體、PPT 上,讓學生可以通過直觀的觀察和了解,從而更高效的學習其中的技巧,掌握書本中的基礎知識和理論,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
在融入新媒體的實踐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當引入創新性的教學方法,注重教學觀念,摒棄傳統教學當中的不足,以學生為主體,融入實踐性的教學內容,圍繞比賽、虛擬項目等,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整實踐課程的建設,構建師資團隊,達成相較完善的教學體系,更新教學內容,將新媒體的融入和實踐性的課程教學,讓學生可以跟上時代的步伐,關注科學的語言動態,通過網絡等前沿知識,豐富教師的教學內容,提供專業的教學支撐,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構建完整的課程體系,整合教學資源和新媒體的教學方式,將重復的課程進行交叉融合,并創設合理科學的實踐課程,培養創新型的視覺設計人才,修改教學的目標和方針,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掌握情況,設立專業的教學模塊,使學生可以扎實學習基礎,構建高素質綜合性人才培養[2]。例如:
1. 在視覺傳達設計的教學過程中融入聽覺元素和觸覺元素,以恰當的聲音和電子科技等設備,融入到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在制作視覺設計傳達時,將單純的文字與圖片相結合的傳統教學方式,轉換為依靠新媒體技術體現的高清、美感的教學元素,實現聽覺與視覺雙重刺激,從而更好地增強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的體驗效果。適當的融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增強其學生學習的體驗感和觸感,強化其智能設備、體驗和視覺的感官配合,從而完善觸感技術優化,讓學生可以通過學習的過程,更好地結合視覺和聽覺等多感官的學習體驗。
2.教師可以引用項目教學的方法,插入多媒體教學,根據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教學基礎,為項目活動的前提,引用相應的情境教學方法,讓學生收集相關的項目資料并制定方案,引用新媒體技術,讓學生通過網絡完成項目制作,并為其他同學展示出其項目的成果。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認知度和積極性,
3.教師可以采用案例教學的方法,通過實際的案例,讓學生帶著疑難問題進行相互討論,促進師生間的溝通和互動,讓他們以更直觀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在視覺傳達設計學習過程當中,自主能動性的提升,并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融入多媒體的教學技術,采用線上線下融合教學的方式,將學生運用分層教學的模式,分為基礎較好和基礎較為薄弱的同學,將它們分成不同的小組,讓他們相互學習、相互溝通,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水平和綜合素質。
4.教師可以引用小組討論的辦法,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為他們開設不同的話題討論,讓學生可以根據主題,表達自己的看法,教師可以采用辯論賽的模式,讓學生提出問題的事實,并根據相應的論據說服他人,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在視覺傳達設計過程中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在高校視覺傳達設計的教學過程當中,融入新媒體的技術,要加強實踐師資建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他們創設更好的場所,讓他們有獨立的學習空間,為他們梳理相關要求,以作業的形式,讓學生設計廣告、包裝室內外設計以及產品的設計,讓他們通過新媒體的介入,了解和掌握其中的重點,并學習其模式,更好地融入到自己的設計中,教師定期檢查并及時地糾正不足,讓學生可以了解自己在學習過程當中的弊端,更好地改善學習不足,完善教學體系和教學內容,讓學生跟上時代的步伐[3]。
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學體系和教學方針,促進學生在實踐的學習模式下,快速的提高視覺傳達設計的學習水平,教師為學生講授技巧和要點,并為學生分析其應用,建立評價體系,讓學生可以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時刻掌握自己學習的不足和成果,讓學生養成良好記錄的習慣,對學生的每一次作品進行評分,提高學生在學習水平,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融入個性化的教學特點,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圍繞自己的個性,直觀的展示學習成果,從而培養學生創新的思維能力和空間性的想象能力,讓他們在收集的過程當中,融入個人風格、個人思路,敢于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開拓學生的視野。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有效地將媒體、影像材料等新媒體的教學,融入到視覺傳達設計當中,引導學生創新性的表達和發揮,更好地提升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模式的效果。
在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教學當中,應適當引入新媒體整合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培養綜合性的全面發展人才,摒棄傳統教學當中的不足,引用創新性的教學方法,提升視覺傳達設計的教學質量,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培養復合型的高素質人才。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根據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時代步伐,進行實踐性、創新性的教學,不斷地摸索、探究和改善教學手段,融入創新性的思維,圍繞競賽、實踐、新媒體等多方面的切入,讓學生可以融入個性化的設計,更好地達到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學生學習標準,從而滿足學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