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緯
(百色學院,廣西 百色533000)
2019 年10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要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將其培養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對于全面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對此,高校需充分認識紅色音樂文化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結合新時代的大學生教學目標,促進紅色音樂文化與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
紅色音樂文化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以一種特殊的文化表達方式體現了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是在革命戰爭時期和新中國建設時期以及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進程中凝聚起來的具有愛國主義情懷和革命精神的一種音樂文化表達方式。經過長期的革命生活錘煉和洗禮,逐漸形成了深厚的精神內涵,蘊含了豐富的民族美德,成為了鼓舞士氣、激勵人們勇往直前的不竭動力,是革命者堅定而強大的心靈寄托。同時也是全體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華夏兒女的愛國情懷孕育其中,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大眾性和民族性等特點。
如今,在大學生的思政教育中,紅色音樂文化日益占據著重要地位,是大學生行動綱要、思考方式、精神氣質和價值取向等重要的衡量標準內容,有利于大學生通過磨練品質、學習專業知識、貢獻社會的方式提高個人的思想品質。《五四紀念愛國歌》中唱到:“五四,五四!自由的血和淚,灑遍亞東大陸地!為民眾而爭正義,軍拼刀槍都不顧,精神冠古今,壯哉此日!”其詞曲鏗鏘有力、氣勢磅礴,體現了紅色音樂文化中所包含的堅定信念、犧牲精神、合作意識和必勝決心的價值內涵,這些價值內涵不斷為青年大學生的思想理念指明方向。在將紅色音樂文化引入到當代大學生日常生活的過程中,可以幫助他們充分認識到革命戰爭年代所留下的可歌可泣的英勇革命事跡,讓無窮無盡的革命力量在新時代青年身上得到傳承和發揚。通過來之不易的革命成果,讓他們意識到當年革命戰爭的殘酷和艱難,體會現今所擁有的美好生活是革命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換取而來,因此要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勞動成果。
1.紅色音樂文化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的思想品德
當代大學生是國家未來藍圖的描繪者和建設者,肩負著民族復興的神圣使命,因此,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其中,紅色音樂文化作為優質的德育資源在高校特色化的德育環境中具有豐富的德育價值。當學生在哼唱或聆聽這些音樂時,就在無形中對他們的道德行為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區別于那些灌輸式的學習方式,潛移默化的方式更容易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從而加深對紅色音樂文化的認識。在眾多優秀紅色經典歌曲中能夠清晰的體會到紅色歌曲強大的感染力和其中所蘊含的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奮斗精神和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
如《國歌》、《松花江上》、《東方紅》、《游擊隊歌》、《保衛黃河》、《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歌唱祖國》、《我的祖國》等歌曲中就能感受到紅色音樂帶給人們思想上的力量,這些作品無不鼓舞著大學生的斗志,增強著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民族自豪感,使其在演唱中逐漸地接受思想的洗禮,提高思想的境界。
2.紅色音樂文化有助于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紅色音樂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教育方式,它在德育過程中的價值引導作用是不容小覷的,當代大學生正值青年時期,生理上已經基本成熟,但在思想和心理上都不夠成熟,認識事物和看待問題較為主觀,個人意識較為偏重。針對大學生這樣的心身發展特征,應該注意通過合理的手段和方式進行科學的引導教育。
紅色音樂作為思政教育重要的內容之一,不僅本身具有良好而深刻的教育意義,蘊含的價值觀念和道德精神亦可以通過視覺和聽覺上的直觀感覺不斷將紅色音樂具有的“精神價值”表現出來。這樣在潛移默化中進行思想教育,引導學生逐漸建立起正確的價值取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高等院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場所,為社會主義事業建設培養人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是高等院校的根本使命。在開展思想教育的過程中,價值觀的樹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從入校到畢業期間,從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面都要進行價值觀念的熏陶和浸潤,而紅色音樂所發揮的作用正是實現這個目標最好的方式之一。
1.紅色音樂文化有助于提高大學生對紅色文化的認識
紅色文化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而紅色音樂正是紅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進行紅色音樂文化教育的過程中,應將這些具有厚重歷史文化內涵的內容貫穿在整個教育的過程中。通過讓學生了解革命所經歷的艱辛與榮光、苦難與輝煌,感受革命前輩們那種無堅不摧的革命精神,幫助當代大學生深刻的認識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并將其轉化成內心的精神氣質和意志品質。在傳播革命思想的同時,也提高了大學生對于紅色歷史的認識和理解,完成了紅色音樂的教育過程,達到通過教育育人的目的。
2.紅色音樂文化有助于引導大學生傳承和弘揚革命精神
作為高校開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手段,紅色音樂文化中蘊含著革命先烈們英勇不屈的革命奮斗精神,是華夏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良好體現。革命精神需要一代代中國人的傳承和弘揚,尤其是對于年輕一代青年學子,紅色音樂文化正是傳承和弘揚革命精神最好的方式之一。其所蘊藏的豐富情感內涵,不但有助于大學生對凝聚政治信念引發深入的思考,形成正確的政治意識,亦能夠幫助更多的人了解革命歷史和革命奮斗史,從而有助于提升他們的思想境界。
1.紅色音樂文化能夠促進大學生的愛國情懷
“愛國”是每個人應該具備的一種情懷和品德,紅色音樂在校園里的傳唱,有助于激發大學生的愛國情懷和積極奮斗的精神品質。當代大學生既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人文歷史,又要心系祖國的前途命運,將個人努力的目標與祖國的建設緊密相連,才是人生最高價值的體現。高校借助紅色音樂對大學生展開思想政治教育,為祖國的建設貢獻力量,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培養優秀的接班人,是促進愛國情懷的有效途徑。
2.紅色音樂文化能夠陶冶大學生的道德情操
從物理學的角度看,音樂能夠產生規律的聲波振動,提高大腦皮質神經的興奮,使人產生各種不同的情緒體驗,陶冶人的情操。紅色音樂的魅力之所在,正是能夠不斷的向人們傳遞優質的情緒體驗和豐富的思想文化,能夠提高學生的修養和綜合素質,不斷開拓學生學習的視野。通過對紅色音樂的學習,讓大學生的思想與之產生強烈的共振,從而對自身行為有較高的約束,不斷提升自我的信念,樹立起高尚的道德品質。
3.紅色音樂文化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的合作意識
紅色音樂在傳唱過程中能夠抒發內心的真實情感,激發起奮斗的意志,所以在整體上能夠對大學生產生思想和情感的共鳴。其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尤其在歌曲演唱中對于提高合作意識具有重要意義。
如合唱、獨唱、歌舞劇或音樂劇等形式在表演中的任何一個音符出現,都需要所有演員之間把握好節奏、速度,控制好和聲的準確度和音程的高低、音量的大小等問題。形成高度的相互協助氛圍,密切配合各項工作,才能將整個演出過程圓滿、順利的完成。在這樣的環境中,合作意識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4.紅色音樂文化能夠豐富大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不斷發展,大學生的科學文化知識水平雖然得到了明顯的提升,距離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卻還有較遠的距離?,F今,在激烈的社會競爭壓力之下,大學生的求知欲望愈發強烈,但在很多大學生身上漸漸出現了價值觀扭曲、思想倒退、政治信仰不堅定等現象,這使得提高大學生精神文化生活質量的任務刻不容緩。紅色音樂誕生于特殊的歷史背景,不受時代變遷的干擾,大學生通過長期的思想浸潤和洗禮,其豐富內涵和獨具魅力的精神力量能夠有效遏制某些有不正之風人的思想,甚至能夠轉變成堅定的紅色音樂文化支持者。
所以,紅色音樂不僅具有審美教育的功能,也是進行文化思想宣傳的重要方式,符合大學生的精神發展需求和時代的發展要求,對于豐富大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有著積極地促進意義。
課堂教學是進行人才培養最重要的渠道,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重視紅色音樂的育人作用,尤其是思政教師與音樂教師更應該挖掘本專業本地區和自身的特點,結合課程充分利用好紅色音樂的資源。教師應不斷提高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容、完善教學設施,根據紅色音樂的文化屬性和學生的實際需求,探索有效途徑將紅色音樂文化納入到教材中,加深學生對于教材知識的理解。
如音樂專業方向教師可以開展《紅色經典歌曲大家唱》《紅色經典音樂賞析》《民族音樂概述》《聲樂》等課程的開發和利用,運用現代豐富的多媒體設備,進行圖文并茂的立體式效果教學模式,進行深入的背景介紹和精神引導,使學生在直觀的感受中體驗到紅色音樂的魅力之所在,養成正確的審美情趣,并不斷加深這種認知和意識的訓練,最終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領路者、思想的傳播者和精神的指引者,學生的部分思想行為與老師的循循教導和行為示范有很大的關系,同時,學習的知識水平也直接受到教師知識儲備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擁有理論知識的深淺與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水平,學校應該重視和培養教師的思政理論知識和對紅色音樂文化的掌握。教師只有提高了自身對紅色音樂文化的思想認識和教學水平,豐富了教學方式,不斷積累教學經驗,學生學習紅色音樂的積極性才能得到相應的提升,才會主動欣賞和傳唱紅色音樂,直至熱愛紅色音樂。這樣才能提高大學生對紅色音樂的興趣,從而逐漸提升其思想覺悟。
隨著新媒體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音樂的傳播更加便利,借助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網絡技術,在校園內建設起校園紅色音樂傳播平臺,可以通過學校廣播站、校報、宣傳欄、公眾號、網站、易班、微信等全面拓寬紅色音樂的傳播途徑,加強對紅色音樂的重視,加大紅色音樂文化的宣傳力度。
如在學校廣播站通過播放一些與時代緊密結合的曲目:“中國夢系列歌曲”《我愛你中國》《我和我的祖國》《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等,還有部分通過改編后受青年學子喜好的音樂風格作品,如改編后用流行唱法演唱的《映山紅》《南泥灣》《瀏陽河》等歌曲。通過以上傳播的方式將紅色音樂的文化內涵潛移默化的滲透進大學生的心田,將產生潤物無聲的效果。
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校園藝術活動具有重要的行為引導作用。舉辦與紅色音樂文化元素相關的文藝活動,如紅色合唱團、紅色經典音樂交流會、紅色歌曲演唱會對于潤澤大學生健康的思想和豐富第二課堂的內容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將歌唱比賽、詩歌朗誦、舞蹈、音樂劇等與紅色音樂以二者結合的形式開展活動,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學生自導自演全員化參與,充分發揮創作性和主觀能動作用,使學生親身感受和體驗,在這樣的學習交流過程中受到感染和熏陶。還可以結合本地實際,利用紅色革命根據地、革命舊址、博物館等開展采風活動或紅色音樂交流之旅。結合重大節假日,如國慶節、建黨節、建軍節、五四青年節開展紅歌傳唱等豐富多彩的實踐學習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不斷深化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
大學生黨支部是高校黨組織聯系大學生群體的紐帶和橋梁,學生黨支部對廣大學生群體起到示范和模范作用,其作用將有助于發揮紅色音樂的思政教育功能、宣傳功能和組織功能。學生黨員本身就是優秀學生的代表和政治品德的模范,黨員同學可以充分利用好黨組織平臺,帶領更多的預備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和優秀團員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開展系列性紅色音樂活動,建立紅色音樂文化的橋頭堡,打造紅色音樂文化活動品牌,引領更多的青年學子成長成才。形成以學生黨組織為中心,黨員為先鋒,其他先進分子為堅定支持者,激發廣大學生群體熱愛紅色音樂、推動紅色音樂文化在校園內的發展和傳承,形成一個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紅色音樂文化育人環境和良好氛圍。從而弘揚紅色文化所孕育的紅色精神,不斷提升廣大學生群體的思想品質,完善其人格素養。
總之,紅色音樂文化是經過千錘百煉后形成獨具魅力的一種革命文化,是提高大學生思政教育質量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徑,能夠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建設發揮實際作用。只有不斷加強對大學生紅色音樂文化的探索和研究,以更加積極的態度、更加堅定的決心和更加扎實的舉措實施紅色音樂文化教育,才能更好的提高大學生思政教育的質量,推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