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亮
(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新世紀中學,河北 廊坊 065001)
音樂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適當引入流行音樂可以使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流行音樂對初中音樂教育極其重要,音樂教師應緊跟上時代步伐,加強對流行音樂關注,通過在音樂課堂播放音樂、課堂舉辦音樂游戲活動等方式,激發學生音樂興趣,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在初中音樂課堂有效滲透流行音樂已成為常見的態勢,目前很多初中學校已實現流行音樂與音樂教材有機結合。音樂教師應深刻認識到流行音樂對音樂教學的重要作用,運用科學合理教學方法將流行音樂有效融入課堂教學中。
在音樂教學中,流行音樂在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有著極大的作用,在音樂課堂中融入流行音樂,在一定程度上轉變學生及教師對流行音樂的看法,解放她們的思維模式,讓她們接觸流行音樂過程逐漸喜歡流行音樂。流行音樂可以讓他們對人生有著更明確的定位,激發人生感悟。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在音樂課堂中引入流行音樂,在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觀的同時,也提升音樂素養。
流行音樂對學生今后的價值觀有很大的影響,具有改變思維和行為的作用。流行音樂的具有雙面性,其不好的一面是,如流行歌曲中包含很多美好的校園愛情故事,導致學生聽后會產生早戀的想法,嚴重影響學生今后的學習。同時,流行音樂也有著積極的影響,首先,流行音樂能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伴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來臨,以往音樂課堂教學模式無法滿足學生當今學習需求,音樂教師在講解音樂知識時應將流行音樂與課堂教學有效結合,擴展音樂知識的深度,轉變固有的音樂教學模式,進一步激發學生對音樂的熱情。教師應利用流行音樂的優勢給學生創建問題情境,讓學生在自我探究中形成獨有的音樂知識網絡結構,在擴充知識的同時,提高音樂鑒賞能力。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只知道對學生講授知識,忽視學生的主觀感受,給學生帶來了極大的學習負擔和精神壓力。
基于此,音樂教師可以通過在課堂中導入流行音樂激發學生音樂興趣,將音樂教材中的知識與流行音樂實行有效結合,讓學生自主接受學習,對培養她們音樂思維能力和音樂審美能力有著極大的作用,極大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效率。
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都秉承著嚴肅教學的觀念,這對學生的學習沒有很大的幫助。一部分初中音樂教師都固守著傳統的教學思想,認定古典音樂才應該是課堂教學所學習的重點,認為在教學中融入流行音樂,對學生今后的思想和價值觀念有著極大的不良影響,所以認為課堂融入流行音樂極其不恰當。忽視流行音樂也存在著積極的作用,在課堂引入流行音樂可以解放教師傳統思維方式和教學觀念,讓他們明確教育改革重要意義,實現有效教學,并運用多元化教學模式將流行音樂滲透到課堂。
教學主要由教學模式與教學觀念共同構成。每個教師都有著自己獨特教學模式,因此,對于新的教學理念每個人看法有著明顯的不同,有部分教師喜歡循規蹈矩的教學方式,但也有的教師喜歡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追溯于原因是因為各教師關于流行音樂的理解千翻一律。音樂教學模式存在雙面性,如目前大部分的流行音樂存在消極思想,商業化傾向較為嚴重,不利于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但同時也有很多流行音樂蘊含著積極向上的思想,例如《本草綱目》、《醉赤壁》《中國美》等,把我國傳統文化的通過音樂的方式漓漓盡致的展現并加深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
學生學習流行音樂對自己的音樂鑒賞能力產生一定的影響,音樂教師應該有效利用這種影響,讓學生自主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流行音樂之所以從一出現就得到人們的親睞,主要是音樂這種音樂曲風符合人們現如今的音樂需求,因此在人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中學階段是培養學生思想道德觀念的關鍵時期,教師可以依托流行音樂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進一步提升音樂的欣賞能力,形成良好的審美觀,對其今后的成長發展有很大的作用。音樂教師將流行音樂融入課堂教學,學生剛開始可能無法接受這樣的教學模式,但只要教師使用有效融入方式,那么學生音樂興趣的動力也會增強。通過在課堂教學引入流行音樂,可以讓學生愛上流行音樂和并提高自身的鑒賞能力,在緩解學習壓力的同時,自我人生定位也有著更加清晰的方向。
音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融入正確的流行音樂,讓學生在學習流行音樂的同時,也不應忽視古典音樂,二者都應學習,讓他們在學習不同音樂中,感受音樂各自之美,從而保證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引入恰當的流行音樂,讓其對學生產生積極影響,保證接下來的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音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盡量選擇與傳統文化與愛國情懷有關的流行音樂,培養學生的正能量思想。比如《我的中國心》這首歌曲,激發她們的愛國熱情;也可以選擇《本草綱目》這首歌曲,加深學生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充分了解,除此之外,選取流行歌曲盡量選擇關于民族文化的音樂,在提升學生音樂欣賞能力的同時,加深對我國民族特色的了解,增強民族觀念。
盡管我國的流行音樂起步較晚,但是其發展速度極其之快,當前流行音樂晉升空間較大,急需優秀的音樂人才。教師應在學生剛與音樂建立聯系時就培養其音樂素養,并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培養大量的優秀音樂人才。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創造力受到一定的束縛,教師教學過程中沒有忽視學生之間的所存在差異,因此,應深入了解他們的實際情況,根據他們的心理特點制定科學合理教學措施,除外,運用信息化教學模式,如通過微課教學、課堂上開展音樂游戲活動等。以微課教學為例,在音樂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化技術播放歌曲及視頻,讓音樂課堂更具魅力。
教師要想實現音樂課堂教學更具高效性,提升自己專業素養極其重要。教師的專業素養是開展課堂教學的前提基礎,只有提高綜合素質能力,才能根據音樂課堂教學中所具體存在問題,實行更好的解決。將流行音樂引入課堂教學對學生今后的學習有著積極作用,讓學生深刻認識到流行音樂所具有重要意義,在其在學習音樂知識的同時,提高他們學習音樂的能力,為他們今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首先,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應遵循指導性原則,并對流行音樂的有著正確的認識。流行音樂是一種感染力極強的音樂,教師在將流行音樂和教材有效融合時應堅持正確的教學觀念,以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為教學的最終目的。除此之外,教師應樹立與時俱進的思想觀念,明確流行音樂的作用,讓學生了解流行音樂所具有的優勢,同時,在教學中不應跟原有教學目標背道而馳,通過融入流行音樂對學生積極引導,從而獲得更多的音樂渠道。
其次,堅持適度性原則。將流行音樂融入實際教學中已成必然趨勢,但是教師不可過于心急,在短時間內完成估計比較困難,因此,教師需要循序漸進的改變學生觀念,在教學中慢慢的滲透流行音樂,實現初中音樂教材與流行音樂的有機結合。教師還可以運用新型化的教學方式,引入流行音樂,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的音樂課堂環境,讓他們全身心的投入到音樂課堂中。
最后,堅持創造性原則。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不光要給學生講授音樂理論知識,還要讓他們了解各種不同音樂,培養他們的創造性,通過這樣的方式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今后音樂學習提供有力的保障。教師想要實現音樂教材與與流行音樂有效統一,必須堅持創造性原則,讓學生在學習音樂中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力。教師可以在課前給學生布置任務,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小組探究,下課后實行思維拓展,運用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對音樂進行系統化的學習,同時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讓他們根據本堂課的音樂內容開展自主創作,并利用自身引導作用,開拓學生思維,提升學生創造能力,更好的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任何事物脫離實踐就成了無源之水,當然音樂教學也不例外。教師可以通過舉行音樂實踐活動,使音樂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有效結合,進而體現音樂教學的價值。例如在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在課外開展流行音樂實踐活動,通過音樂實踐活動擴展音樂課堂,充分利用課堂的外部作用,提高教學質量。
此外,教師可以將音樂教材所學過音樂歌曲也放在音樂實踐活動的曲目當中,確保每個同學都能夠參與音樂實踐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不由自主產生情感共鳴,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綜合素質能力。通過在課堂教學中引入流行音樂,使教學質量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由此看出流行音樂對初中音樂教育的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流行音樂是音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初中音樂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流行音樂的有效融入對初中音樂教育十分重要。初中音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堅持學生的主導地位,根據流行音樂的優勢和特征,了解流行音樂對初中生帶來的影響,通過將音樂理論知識與實際課堂教學有機結合的方式,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和教學質量。在信息化時代的浪潮下,社會和學校應加大對流行音樂重視程度,提高學生音樂素養和綜合素質能力,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