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燚
(紅河學院 音樂舞蹈學院,云南 蒙自 661100)
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各行各業進入了高速發展的階段。這意味著高校需要加強人才綜合素質的培養,以便于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各個高校為了適應社會對鋼琴人才的需求,在鋼琴教學實踐中采用分層教學法。鋼琴專業的教師可以從中探索優化鋼琴教學的方法,找到適合學校提高鋼琴人才的有效途徑。
所謂分層教學,是指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分析每個學生的優缺點,客觀的評價學生,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定位,對不同類別的學生進行分層,以此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在高校中的鋼琴教學中實行分層教學法可以充分培養鋼琴人才,促使每個學生都可以得到最好的發展機會。
現階段,我國高校工作不斷深化,尤其是近年來高考擴招以后,高校學生人數逐漸增加,這就要求高校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促使學校培養高素質的全能人才。為了適應社會對于鋼琴人才的需求,并且促使高校教學提供全新發展路徑,各個學校開始施行分層教學法。使用分層教學法可以改變教師以往的教學方法,分層教導學生,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得到發展,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
傳統的鋼琴教學注重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學生缺少實踐操作,并且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這種教學方式會導致優生存在“吃不飽”的問題,但是基礎較弱的學生就會無法跟從教師上課的思路。在高校鋼琴教學中實行分層教學的方式可以“因材施教”,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
在高校鋼琴教學中實行分層教學,可以“量體裁衣”,面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得到更好地發展。
1.適度發展優等生
優等生在鋼琴學習的過程中對自己嚴格要求,鋼琴基礎較好,有較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上不需要教師花費太多的心思。對于這類學生,教師需要在他們原有的基礎上適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充分培養他們的創造能力,發展他們的個性和特長。
2.嚴格提高中等生
實行分組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將更多的中等生培養成為優等生,在教學過程中中等生是班級中人數最多的,中等生的能力是否得到充分的發展,是分層教學是否取得成功的標志。中等生往往有鋼琴學習基礎,他們最大的問題是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擁有懶惰思想,在學習過程中缺乏恒心和毅力,每當遇到困難時就想要放棄。
教師要提高中等生的鋼琴學習能力,就需要嚴格要求中等生,培養中等生良好的鋼琴學習習慣。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不斷的引導學生總結學習方法,充分掌握鋼琴學習的相關知識,將學習到的知識靈活運用到實踐中。
3.不放棄困難學生
在高校鋼琴教學中,困難學生的基礎較差,成績排名也是在班級最后,這些學生通常缺乏自信心,沒有學習的動力。面對著學習困難的這類學生,教師不應該放棄他們,因為這類學生只要教師對他們加強思想教育,樹立學習的自信心,他們就可以取得學習的成功。努力促使他們掌握鋼琴學習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是教師對這類學生的要求。
現階段高校鋼琴教學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教師教學方法的問題。另外,教師團隊還需要不斷建設,才能滿足高校鋼琴教學,才可以保證培養高素質、高質量的鋼琴人才,深化鋼琴結構。高校的教學現狀如下:
高校學生都是已滿18歲的成年人,已經擁有了自主能力,凡是都有主見,因此我們在高校鋼琴教學中進行分層的時,應該注意學生的個性特點,許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將所有的學生“一鍋端”、“一刀切”,沒有對學生的特點詳細區分。如果教師沒有對學生進行了解,那么對現階段的學生教育教學是沒有效果的,會阻礙高校鋼琴教學的人才培養。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取以往的講授式教學,會促使學生認為課堂是教師的舞臺,學生的任務就是坐在臺下安靜的看著老師“表演”,這個課堂對于學生而言沒有參與性,學生無法融入課堂,就存在著極大的問題。因此,現階段,高校鋼琴教學應該注重學生課堂的參與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意識。
高校鋼琴教學是注重學生操作性的課程。通過現在的觀察,筆者發現,課堂上只有少部分學生會主動參與到課堂中,大部分學生扮演的只是觀眾的形象。鋼琴教學注重學生的練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讓學生參與到練習中。教師在教學中也只是講解理論,教師應該將課堂交給學生,學生自行練習,教師一旁指導,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學生才可能參與到課堂中。
在現階段的教學中,即使有教師要在班級課堂中采用實踐鍛煉的形式進行教學,但是許多教師無法兼顧每一個同學,就會發生濫竽充數的情況,多數同學會在練習的過程中“偷懶”。教師將課堂交給學生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自己擁有更多的時間教導學生,找出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以便更加高效的指導學生。
目前,高校中鋼琴教學的理念相對陳舊,許多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仍然把學生當作“聽眾”,認為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考試,學生學習的目的也是為了考試,那么這樣的教學理念會嚴重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壓制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忽視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教師也應該明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發揮著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學習。
現階段,隨著高校鋼琴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于高校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對于我們高校鋼琴教師而言是巨大的挑戰,但是這對于高校鋼琴教學的教師而言,這也是可以幫助自己得到提升的機會。從多方面補充自己缺乏的知識,滿足現在實際教學情況的需要,使課堂效果發揮到最好。
鋼琴教學是屬于樂器教學,是一門具有系統性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指導學生不斷的練習,才能夠熟能生巧,充分掌握鋼琴學習的基本技巧,在高校鋼琴教學中實行分組教學是有必要的,是值得鋼琴教師前往探索。但是如何在高校鋼琴教學中實行分層教學,是一件需要集思廣益、共同奮斗的事情。
學生是個體,是具有生命的人,所以在分層教學前需要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特點。高校學生來自五湖四海,有屬于自己的生活習慣,這是無法改變的。所以高校教師在教學前充分分析學生的心理特征,根據不同學生的心理提出不同的要求,以此促進學生的鋼琴學習。在開學前,教師應該對班級學生進行分析了解,采取談話或者是問卷調查的形式,以便于快速了解學生的特點、學習習慣以及鋼琴學習方面的基礎,以此為依據對班級學生分層幾個層次,為每個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
在分層教學過程中,對應不同的層次的學生,教師應該采用不同的教材分類,或者是將同一本教材中的內容分為難、中、易三個標準。比如:如果學生的基礎較好,就應該直接安排中等或者難度較大的內容,在他們學習的過程中要求他們多實踐,多練習等。如果學生的基礎較差,那么就要求他們能夠掌握書上簡單的內容,如果他們通過學習,鋼琴的知識得到提升,那么我們還可以適當的讓他們接觸中等難度的內容。對教學內容進行分層的主要目的是找到適合學生發展的內容,以此幫助學生得到最好的發展。
現階段,雖然很多高校采取“三七分”的形式來考察學生,但是這樣的考察方式還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很多老師將“三七分”中的“三”依靠平時點名或者作業效果,甚至舉手回答問題的數量的評定;“七”則依靠期末考試的終結性評價。這種考察方式存在局限性,沒有充分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
鋼琴教學應該具有鋼琴考察的具體考核方式。首先,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基礎不同來分層設置不同的考察方式。例如:如果學生的基礎較好,可以讓優生自行舉行“個人鋼琴獨奏音樂會”,采取“個人鋼琴獨奏音樂會”的方式觀察學生學習的效果,避免發生“濫竽充數”的現象。教師在音樂會中觀察學生鋼琴演奏的技巧是否到位,鋼琴演奏過程中是否避免了老師平時強調的問題,依據音樂會的具體情況對優等生進行考核評價。
如果是中等生,那么在考核時的要求就應該放低,可以組織幾位成績中等的學生舉辦“班級音樂會”,通過音樂會的形式將平時的學習成果呈現出來,成為考核的參考標準。
最后,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可以采用“抽簽曲”的方式。該種考核方式需要教師在考核前準備幾首簡單的鋼琴獨奏曲。在考核當天組織學生隨機抽簽,學生在課堂上順利將自己的歌曲演奏出來就算過關。通過這幾種考核方式,不僅可以考核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鋼琴相關知識,還可以從各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
通過本文的研究發現,鋼琴教學的分層教學仍然存在一些困難,但是通過分析,筆者發現分層教學的方法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優勢,因此高校鋼琴分層教學是勢在必行的事情。現在我國高校鋼琴分層教學存在將學生“一鍋端”、學生缺乏實踐鍛煉以及教師思想觀念陳舊等問題。
為了完善高校鋼琴教學,在鋼琴教學中充分應用分層教學法,筆者根據現狀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1)對高校學生進行分層,以便因材施教;
(2)對教學內容進行分層,可以使不同的學生使用不同的教學內容,掌握鋼琴教學的相關知識;
(3)對教學考核方式進行分層,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也可以促使學生得到相應的發展。在高校鋼琴教學中使用分層教學的方法可以使全體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促使全體學生都得到全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