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艷
摘 要:隨著現代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和進步,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教師的教學要求也在不斷地提高,教師通過日常的教學經驗積累也創新了很多的教學方法,其中綜合性學習的方法對于小學生語文科目的提高有非常好的效果,這個教學經驗也成為了語文教學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通過對所有的知識進行綜合性學習單元設置,可以更好地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點熟練地掌握,同時還極大地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小學語文教學更加豐富多彩。
關鍵詞: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活”起來
在實際教學應用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方法很多教師都在積極地采用,讓語文教學課堂增加了更多的樂趣和思考空間,但是作為一個創新的教學方法,需要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投入更大的精力做好教學分析,提出更好的改進建議,讓新的教學方法能夠發揮更大的教學效果。
一、教師在應用綜合性學習的教學方法時候要關注語文教學的統籌應用和靈活應用
關于語文綜合性學習方法講究的是綜合性的學習內容、系統的學習方法、合理的整合學習功能。傳統的語文教學方式就是教師根據教學大綱上的內容講給學生聽,讓學生記錄筆記并將教師講的重點知識死記硬背下來就可以了,并沒有根據大綱學習的內容展開去學習,引導學生更多地思考和探索,這樣的教學不僅不利于現代學生的發展和進步,也嚴重制約了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而語文綜合性學習就是針對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各種缺陷而創新的適合現代學生發展的教學新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提高。語文綜合教學提倡教師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不單純學習語文教科書上的基本知識,還需要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充分地將科學、自然、歷史等等結合教學內容很好地融入到日常的教學中,引導學生在語文教學中不僅學到的是語文知識點,同時還可以學到語文以外的豐富的科學知識,在課堂上教師要通過多途徑的手段來引導學生的學習,增加學生在課堂的學習興趣,例如可以采用分組討論、科學研究、獨立思考等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師的教學中積極地展開思考。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不能拘泥于語文上的學習方法的應用,對于其他學科使用效果的方法也可以積極地采用,針對語文知識點的學習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充分結合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等方法來完成,這樣的教學可以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不斷的提升。結合目前語文綜合學習性學習的應用情況來看,很多語文教師的思想還沒有轉變過來,受傳統教學的影響非常深,這種情況也嚴重影響了新教學方法的教學效果,也不利于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推廣和實用,需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存在的問題:
1.語文綜合性學習在應用的過程中,教師還沒有充分領會教學思想的重點,在應用中關注更多的仍然是學生在語文技能上的提升,并沒有通過語文綜合性學習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開展的關于對一個單元開展綜合性學習時候,重點是訓練口頭作文的表達。教師這樣的定位就和語文綜合學習的目的存在一定的偏差,沒有充分考慮如何通過這樣的綜合學習來提高學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如果按照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方法來實施的話,開展的以活動為主體的綜合性學習,就需要教師充分地考慮通過這樣的學習不僅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口語表達能力,還需要通過這樣的學習提高更多方面的能力,可以引導學習的有:(1)根據課堂上所學的語文學習,讓學生來思考自己的成長道路,讓學生意識到每個人生命的可貴,從而去感悟生命的價值。(2)通過教師的引導在整個學習中充分展現自己各方面的特長和愛好,通過和同學的相處中去領悟人與人之間需要相互的理解,這樣才能使學生發揮更好的水平。(3)在教師引導學習營造的學習環境中,學生懂得自己在這個過程中要關注的一言一行是否得體,如何更好地向老師和其他同學展現自己。
2.教師對于語文綜合性學習只是作為一種寫作形式來開展。例如關于對課文《我愛我家》作為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時候,教師針對文章中的場景只是作文為更好的寫作提出的一些活動主題,并沒有結合綜合性學習來引導學生展開更深刻的思考和學習,只是簡單地把它作為一堂作文活動課。學生在這樣的教學引導下就會機械地為作文去找相關的素材和故事,從而制約了學生的思考能力。結合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方法,在實際的應用中教師可以通過作文所提出的教學要求,引導學生展開更多的思考,作文表達的不是真正的目的,更多的是希望學生能夠通過作文的描述來提升更多的能力,教師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更多的要求:(1)學生完成作文的時候需要通過多途徑去尋找素材,需要思考如何來進行最好的表達,這些都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能力。(2)引導學生關注日常生活中身邊發生的人和事,培養學生認識生活的美好。(3)通過參與到活動中能夠很好地感受同學之間的關愛、師生之間的關愛等,培養學生對愛的追求。
二、語文綜合性學習重點關注的是學生自主學生的主動性、教學內容的開放性等,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積極地思考和探索
關于對學生的定位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中也非常明確地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有的語文教學都要根據學生發展的需要來制定和完善,要充分結合學生好奇心強的這個特點制定能夠激發學生積極性的教學內容,通過教師的引導,培養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意識,在學習中能夠主動參與到教師的教學中,并積極地提出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培養學生多方面的學習興趣和綜合能力的不斷提高。傳統的語文教學方法就比較死板,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和培養,語文綜合性學習方法的推出,就是為了改變傳統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這種教學方法,更加靈活更加自由;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在整個教學中學生可以享受更加活躍的課堂氛圍,同時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內容安排可以讓學生學到更加豐富的科學知識。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教學方法也是充分結合現代學生發展需要而創新的教學理念,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展開更深的拓展學習和訓練,充分利用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教學方法進行合理的變通,讓語文教學取得更好的成績。結合目前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應用來看,仍然需要在很多地方進行改進:
1.教師要學會靈活地借助外部優質資源應用到日常的語文教學中,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目的就是讓教學更加活躍和開放,不是僅僅對于教學課本知識的學習,教師需要通過教科書的知識來引導學生學習教科書以外的更多科學知識,通過課本知識的學習貫穿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激發學生更廣闊的思考和探索;在語文教學中有的教師對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認識也存在偏差,導致在教學中也只是將課本上需要學習的內容組織學生進行學習,這樣的教學完全不符合提出的綜合性學習的重心。學校設置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目的,就是希望教師能夠結合課堂上的知識來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中,教師要采取多途徑的手段和方法,讓學生展開更多的實踐和思考活動,讓學生通過教師的教學內容發揮更多的想象力,激發學生主動思考問題的能力。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能夠獨立地完成在課堂上的各項任務,并能夠主動提出學習方案和計劃,這樣也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做好語文課堂的各項組織,同時還需要對學生出現的偏差及時進行糾正,逐步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日常的教學中。
2.教師盡量地要讓學習資源利用最大化。由于學校所處的位置的不同,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應用也有不同的效果。例如農村的學校相對要落后一些,在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就需要積極想辦法利用有限的資源實現最大化的利用。其實只要愿意去想辦法無論是在城市或者農村都有很多的資源可以很好地利用。針對農村的學校由于沒有城市的喧嘩,學生對于大自然的熱愛和感受會比城市的學生感受更加深刻,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這個資源優勢來引導學生更多地思考和感悟。通過語文課文的學習,學生可以了解我國各地的風土人情和我國悠久的傳統節日文化等,教師在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就可以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的這些資源來展開發揮和思考,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去認識社會和生活方面的更多知識內涵,很好地讓學生的學習能夠充分融入到社會和日常生活中。在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中,教師也要不斷地培養自己發現更多優質教學資源的能力,并主動地調動學生去發現身邊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引導學生進行整理并成為很好的語文綜合性學習課程。
三、語文綜合性學習要實現的是多層次的教學目標,在活動過程中要不斷地開展創新和改進,通過教師的傳遞讓多元性的教育價值不斷地增加
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明確提出,要制定滿足學生需要的課程安排,教師要關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讓學生參與到學習中去,在語文教學中要充分地將呆板的文化知識融入豐富的情感教學方法。根據目前了解到語文教學現狀在這些方面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教師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而教學,并沒有真正地實現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效果和要達到的教學目標,不能很好地結合教學內容展開分析和探索。就是為了完成目標而去實施,并沒有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當然也無法實現教學所要體現的豐富多彩性和更多的創造性。
其次,在培養學生的價值觀、情感認識、審美意識等方面由于和學習掌握沒有很直接的關系,教師在態度上存在不關注的情況,導致不能很好地將這些知識融入到活動過程中。學生個性的不斷變化實際上就是在日常教學中某個情景中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下逐步形成的。所以,教師要通過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開展讓學生能夠在教學中全身心地投入進去,充分融入學生的感情去體驗,無形中就鍛煉了學生個性素質的提高。針對這些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就需要高度重視教學過程對于學生產生的影響作用,而不僅僅只關注教學結果。
另外,就是要高度關注學生所處的家庭環境對學生的影響作用,通過語文綜合性學習可以看出學生家庭經濟條件、文化背景等方面的東西,作為教師要做好正確的引導和教育。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2]計奕倩.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踐研究[J].散文百家,2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