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生生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幼兒教育的創新和發展也成為了廣受關注的問題。在幼兒教育中區角活動是對幼兒進行全方位培養和強化的一種形式,也是實現更好教學效果的一種途徑,對于幼兒的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幼兒教師可以通過利用當前環境素材創設情境,結合教學目標組織游戲以及家園合作完成活動等途徑來實現區角活動的有效開展,實現幼兒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幼兒教育;區角活動;全面發展
區角活動是幼兒教育中結合幼兒自身特點進行的一種有效的教育教學方式之一,對于幼兒的心理素質培養和能力鍛煉強化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探究區角活動的有效開展形式就成為了當前幼兒教師進行教學探究的重要方向和內容之一。
一、區角活動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和意義
區角活動是幼兒教育中重要的教育活動形式,在活動中教師利用游戲或者其他形式的實踐操作活動來開展,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實現幼兒在參與活動過程中的帶入,其過程由幼兒以個人或者是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選擇、操作整個活動的過程,教師只起到輔助和規則建立的作用,所以是一種自主性的活動。在幼兒教育中開展區角活動的意義主要在于對幼兒情感、思維、意識和能力等的全方位培養,具體來說主要包括對幼兒心理健康的作用和對其能力提高的作用。從心理發展的角度來說,區角活動有利于學生自主意識的發展以及合作、規規則、探究等意識的培養和形成。因為從根本上來說,區角活動具備開放性、獨立性、創造性等特點,幼兒一般需要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甚至創設整個游戲或者活動的過程。而在小組活動的游戲過程中每一個幼兒所擔任的角色以及活動的方式,相互之間的協調也都需要幼兒自己去探究和發現。所以在活動的過程中,幼兒能夠在與同伴、教師和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利用和積累、修正和表達自己的經驗、感受,在獲得游戲般體驗的同時獲得身體、情感、認知以及社會性等各方面的發展。因此幼兒園中的區角活動對幼兒的心理發展、思維健全有著重要的促進意義。除此之外,區角活動也能夠對幼兒的能力起到一定的鍛煉作用。這一作用主要體現在區角活動的組織形式和活動過程中。區角活動實際上可以涵蓋多種方向和內容,所以教師既可以將其表現為游戲的形式,也可以選擇討論、動手實踐活動等形式。在游戲以及實踐等活動形式下往往需要幼兒實際的身體參與。而在完成活動的過程中幼兒的實踐能力也能夠得到有效的強化和提升。因此,綜合來看,區角活動對于幼兒的身心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所以也就成為了幼兒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教學和活動形式。
二、幼兒園有效開展區角活動的策略
(一)利用當地環境材料創設情境
從上文的描述中可以知道區角活動在大多數的情況下以游戲和實踐活動為主要的形式,而這些活動形式在實現的過程中顯然需要一定的環境和條件。幼兒園要實現有效的區角活動組織就可以采用因地制宜的原則,利用幼兒園園內的素材和當地社區環境來實現區角活動的創設。具體來說,幼兒園內部往往具備了開展區角活動的基礎條件,也就是一個室內或者是室外的場地,根據活動的形式和內容可以選擇不同的場地來進行。例如組織幼兒完成角色扮演游戲就需要在室內,而觀察植物生長等活動形式則需要在室外進行。區角活動的主題設置可以根據幼兒園內的特色環境來選擇其內容和形式。而情境創設則是教師組織區角活動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和環節。通過情境創設,幼兒才能夠進入活動情境中,從而進行自主性的探索和游戲。情境創設需要考慮到兩方面的因素,一是幼兒本身的興趣,二是外界的環境和實現的條件。幼兒的興趣是情境創設中首要考慮的因素,因為區角活動產生教育效果的前提是幼兒的全身心參與,只有幼兒專注于活動,并積極努力地完成活動的整個過程才能夠真正對幼兒的心理和能力起到培養和強化的作用。所以,教師所創設的情境必須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要實現這一目的,教師可以通過與幼兒的現實生活以及喜歡的動畫、游戲等的結合來完成情境的創設,從而激發起幼兒的興趣。而外界的環境和素材則是情境創設的現實基礎,實際上也是一種限制條件。因為從實際的活動組織過程來說,教師如果在創設情境時提出了其本身不具備的環境和一些較難得到的素材,這不僅是在提高教師自身組織活動的難度,也為幼兒家長增添了麻煩。最重要的是在幼兒對環境等不熟悉的情況下可能無法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甚至出現反效果。所以在區角活動的情境創設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因地制宜,根據當前幼兒園中的環境條件來設計情境和組織活動。這樣既便利了教師的組織和管理,也能夠使幼兒在一個相對熟悉的環境中放松心情,專注參與到活動本身,從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結合幼兒教學目標組織游戲
游戲是幼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最常用的形式,也是幼兒最喜歡、最熟悉的一種教學形式,同時游戲也是一種能夠對幼兒的心理和身體起到全方位鍛煉和強化作用的活動形式,所以教師在組織開展區角活動時大多也會選擇游戲的這一形式。實際上借助于游戲的形式區角活動能夠起到更明顯的教學效果,所以是有效開展區角活動的途徑之一。但是教師在組織游戲的過程中并不是隨意選擇的,既要考慮到幼兒本身的興趣以及外界環境的限制,又要與幼兒園的教學特色和教學目標相適應,相結合。在這一部分中主要對區角活動的游戲與教學目標相配合這一點來進行詳細的解釋。具體來說,就是指游戲活動的主題和內容可以配合當天的教學計劃來進行選擇。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包括了體育鍛煉、日?;顒右约拔幕R等教學的環節。游戲活動的開展需要配合當天的體育鍛煉目標和文化知識教學內容來進行。這種配合主要體現在內容和方向上,如果當前的體育活動以跑跳等內容為主,教師就可以組織相應內容的室外游戲讓幼兒參與。幼兒在完成游戲的過程中可以起到鞏固體育鍛煉效果的作用,也可以加強幼兒對于體育課程中所學習的技能的掌握和應用。而與文化教學課程的配合則主要是指游戲的過程中可以涉及文化教學的內容。在游戲中,教師可以通過擔當游戲中角色的方式參與其中,然后引導幼兒制定相應的規則,設計一定的活動和任務。這些任務就可以是當天的文化課程中涉及的拼音、故事等內容。幼兒在完成游戲中任務的同時也可以復習當天所學習的知識。通過與其他教學環節的配合,區角活動中的游戲一方面能夠對幼兒的身心發展起到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夠使幼兒園一整天的教學活動形成一個相互聯系、相互配合的整體,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而從教學目標的角度來看,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主要就是對幼兒的心理、思維和能力等方面進行培養,實現幼兒全方位的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升。而以游戲為主要形式的區角活動既涉及對幼兒自主能力和合作思維等的培養,也涉及對幼兒具體的能力等的鍛煉和強化,所以能夠實現幼兒教學的目標。大部分的幼兒園有著自己本身的辦學特色和文化,教師在組織區角活動的游戲時也可以適當地參考這種特色來創設特色化的情境、設計具有特點的游戲內容,以此來增強幼兒對其的理解和踐行。
(三)通過家園合作方式鞏固效果
在當前的幼兒教育中缺乏家庭的配合是影響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家長在觀念和能力等方面的限制,一部分家長對于幼兒的教育教學完全不重視,不配合,使得幼兒在幼兒園所學習到的技能無法得到及時的展示和鞏固,這既不利于幼兒本身的成長,也不利于幼兒園教學活動的開展,更對和諧親子關系的建立有所影響。所以要實現幼兒園區角活動的有效開展需要家長的配合,通過家園合作的方式來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
具體來說,家園合作主要有兩種形式,第一種形式是家庭中組織親子教育活動時可以配合幼兒園的區角活動內容。教師在幼兒離園的時候可以就當天的教學內容對家長進行簡單的匯報和交流,其中主要解釋區角活動的內容和主題。家長在了解其主要內容之后可以就此為切入點,在親子活動時間通過交流區角活動的過程來引導幼兒回顧整個活動,并就自己所收獲的知識、感想等對家長進行展示和交流。這種形式的家園合作一方面可以起到鞏固區角活動教學效果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對幼兒表達能力、自信心以及其他優秀心理品質的一種培養。長期下來更利于幼兒心理素質的健全,也利于家長與幼兒之間實現有效溝通,建立更加親密的親子關系。第二種合作的形式則是家長參與到幼兒的區角活動中,讓家長在親身參與的過程中對教學的過程加以體會,并在與幼兒合作的過程中實現對幼兒更好的教育。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家長參與日,在這一天中要求家長參與到幼兒園的區角活動中。例如,在幼兒進行娃娃家的游戲活動時,家長就可以通過扮演自己的角色或者是反串扮演幼兒在家庭中的角色參與其中。在游戲的過程中,家長能夠通過和其他家庭的對比以及觀察來發現自己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以實現自身家庭教育活動和環境的改善,也能夠借助游戲與幼兒實現更高效、更和諧的交流,實現良好親子關系的建立和培養。因此,家園合作下的區角游戲不僅能夠實現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還有利于和諧家庭關系的實現,所以對幼兒的成長和發展能夠起到更大的幫助作用。
三、結語
區角活動是幼兒園新課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教育目標,促進幼兒自我學習、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完善的活動。這種活動的形式一方面符合幼兒好奇、好動、愛玩的天性,所以能夠讓幼兒專注于活動過程中,另一方面通過幼兒的自主完成,自己組織的形式來對幼兒的合作意識、規則意識等心理素質的培養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對于幼兒的發展和成長有著積極的意義和作用。所以,幼兒教師應該加強對區角活動有效開展途徑的探究和討論,以使區角活動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1]采長霞.淺談在幼兒園中怎樣有效地開展區角活動[J].家教世界,2011(9).
[2]項燕紅.玩中學,學中玩——幼兒園科學區域活動中幼兒探索操作能力的實踐研究[J].速讀(中旬),2018(11).
[3]周亞瓊.農村幼兒園開展本土化區角活動的實踐研究[J].考試周刊,2016(62).
[4]劉鈺吉.淺談幼兒園區域游戲的有效組織和實施[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