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嫻
摘 要:幼兒的社會性發展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目標,對幼兒的健康成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幼兒教師需要結合幼兒的認知規律和實際情況,有計劃地培養幼兒良好的社會性品質,滿足幼兒的交往和活動需求,營造輕松童趣的環境。而繪本輔助幼兒園社會教學是符合時代發展趨勢的,可以通過簡單、直觀的方式向幼兒教授各種本土特色的社會行為和道德素養,培養幼兒的健全人格。因此,積極研究幼兒園的社會教學,可以使幼兒教育獲得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繪本;本土特色;社會教學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健康、科學、藝術、語言、社會等五大領域構成完整的幼兒園教育體系。社會領域的教育作為其中之一,有利于擴大幼兒的交往范圍,讓幼兒從無意識到有意識的交流,幫助幼兒更好地認識社會,認識世界。利用繪本進行幼兒社會教學具有一定的優勢,繪本是幼兒閱讀的主要來源,從兒童本位的視角出發,寓教于樂,簡單易懂,對于幼兒的社會教育具有多重價值和功能。因此,幼兒教師要注重挖掘和創造本土原創繪本,帶給幼兒自由廣闊的社會空間,促進幼兒社會教育的人性化、科學化和系統化。
一、精選繪本,尋找社會性因素
幼兒的生活空間比較狹窄,基本上由幼兒園和家庭兩部分構成,而幼兒與社會的接觸卻是少之又少,因此對幼兒進行社會教育是勢在必行的,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幼兒不至于與社會脫節,在潛移默化中發展自信和自尊。幼兒教師要精心挑選符合幼兒生長規律、貼近幼兒社會教育的繪本,有針對性地對幼兒進行四個社會主題教育,讓幼兒經過努力獲得成就感。從小班開始,幼兒教師就要讓幼兒學習繪本,如可以給幼兒挑選一些色彩鮮明、生動形象、內容短小、單頁單幅的繪本,并可多選擇一些生活類的繪本,給幼兒展示生活小技巧,幫助幼兒快速成長,讓幼兒知道如何參加集體活動,如何將玩具放回指定區域,如何排隊等待。對于中班的幼兒,已經對幼兒園生活有了一定的認知,幼兒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帶有情節變化、語言有趣、適合幼兒模仿的閱讀材料,鍛煉幼兒的實踐能力和表達能力,告訴幼兒要尊敬教師,孝順父母,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在交往中更加主動,保持活潑開朗的性格。而大班的幼兒更適合選擇一些帶有懸念和猜想的繪本,讓幼兒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問題,從中學到當代的社會風氣和文明禮儀,使幼兒充滿創造力,為進入小學做好鋪墊。幼兒教師還要指導家長給幼兒選擇正確的繪本,如要根據年齡段來確定繪本,突出社會性和實用性。
二、角色扮演,參與社會性體驗
角色扮演是幼兒日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不僅可以鍛煉幼兒的協作能力,還有利于開發幼兒的語言天賦,在角色扮演中獲得社會性的體驗,帶給幼兒更寬闊的發展空間。幼兒具有較強的模仿力,幼兒教師可以通過角色扮演來再現一個小社會,讓幼兒扮演社會中形形色色的人物,體驗成年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維特點,找到與人交往的樂趣,使幼兒走出孤僻、自私的怪圈。如在學完一個繪本以后,幼兒教師就可以組織幼兒進行表演,模仿繪本中的角色,對幼兒做出正面的教育。幼兒通過表演能夠更好地理解繪本內容,增強對社會生活的理解和感知。幼兒可以自己選擇喜歡的角色,自己去穿戴教師準備的頭飾和服裝等,較好地體現了幼兒的自主性。當幼兒遇到困難的時候,教師要給予及時的幫助,消除幼兒的畏難情緒,以使幼兒全身心投入表演中。教師還可以帶領幼兒動手制作一些表演需要的道具,充分利用廢舊的材料,使幼兒增強環保意識,增加表演的動力。幼兒教師選擇的繪本應該是多方面的,既要包括自我意識和人際交往,還要涉及社會環境和社會認知,這樣幼兒在表演的時候才能夠受到啟發,成為一個懂禮貌、愛生活的好孩子。此外,幼兒教師要對幼兒的角色扮演進行評價,讓幼兒懂得其中蘊含的社會性道理,讓幼兒可以滿心歡喜地享受活動的樂趣。
三、游戲遷移,增長社會性知識
游戲是幼兒交往的紐帶,是增長幼兒社會性知識點的重要渠道。幼兒教師要根據繪本的內容,設計一些具有可操作性和教育性的游戲,讓幼兒可以放松身心,陶冶情操,深化思維。不同的繪本中會帶有不同的游戲,為了吸引幼兒的參與,教師可以放手讓幼兒去挑選,自己則做好引導者和參與者,使游戲發揮出最大的效果。教師還可以邀請幼兒家長參與到游戲中,與幼兒進行親子互動,在游戲中向幼兒滲透熱愛家人、努力拼搏的美好情感。在當今社會,利用本土社會資源開展幼兒教育的思想日益成熟,越來越多的幼兒園積極引入本土的游戲,加深幼兒對家鄉歷史和文化的了解。幼兒教師可以結合本地的風俗習慣,如帶領幼兒制作美食或者剪紙等,不僅可以讓幼兒在游戲中增長見識,還可以發展幼兒的民族自豪感。幼兒按照繪本中的步驟進行操作,整個過程都充滿了歡聲笑語,幼兒在回家后還可以向家長展示自己的作品,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幼兒教師還可以根據民間游戲來開展教學活動,這些民間游戲富含家鄉氣息,是對幼兒進行思想教育和愛國教育的最佳手段,還會用到本地區的語言或者習慣等,便于文化傳承。為了開發幼兒的社會能力,教師要對本土游戲進行改編和創新,制作與之相匹配的繪本教材,帶領幼兒共同制作本土的玩具,讓幼兒樂在其中。
四、繪畫表達,鍛煉社會性技能
我們生活的社會是不斷發展的,每一天都會有新的變化,為了擴展幼兒的生活經驗,使課程內容能夠促進幼兒更好適應社會,幼兒教師可以指導幼兒進行繪畫創作,以形象思維的方式展示幼兒的內心,通過教育使幼兒懂得珍惜當下。在一些關于文化和歷史的繪本中描述了祖國的變化,幼兒教師可以讓幼兒先進行模仿,將繪本中的插圖畫出來,不僅可以鍛煉幼兒繪畫技能,增強審美能力,還能夠在繪畫過程中進行德育教育,加深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繪本中會帶有秩序教育、規則教育、生命教育的知識,幼兒教師在幼兒繪畫時要進行滲透,使幼兒掌握正確的行為規則和道德判斷水平,提高基本的社會能力。然后,幼兒教師可給幼兒提供一些素材,讓幼兒在仿照繪本繪畫的基礎上進行創作,這不僅需要幼兒自己選擇色彩,還要加入自己的想法。與此同時,教師可在多媒體大屏幕上隨機展示一些生活場景和人們的行為,尊重幼兒的現有水平和未來的發展方向,讓幼兒學會用藝術的方法表達需求。此外,幼兒教師還可以帶領幼兒到戶外去體驗,感受本土的風俗和社交,讓幼兒了解周圍的世界,用畫筆記錄美好的時刻,培養思維特長,使有組織的社會教育活動與隨機教育活動相互補充,通過真實的生活事件和生活情境,激發幼兒的社會情感。
五、拋接追問,完善社會性品質
近年來,拋接追問式的互動教學方式成為幼兒社會性教育的主要方法,可以發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和自覺性,引導幼兒在一系列的活動中完善社會性品質。幼兒的思維非常活躍,而且他們的好奇心較重,幼兒教師要抓住這一特點,對繪本內容進行環環相扣的提問,啟發幼兒的想象力和探究力,培養幼兒一定的“接話”藝術,主動習得社會技能。幼兒為了回答出教師提出的問題,都要進行思考和討論,也使幼兒較系統地理解了社會教育的內容。幼兒教師提出的問題應該具有層次性,滿足不同水平幼兒的求知欲。不讓任何一個幼兒掉隊,這樣才符合幼兒教育的規律,促進全體幼兒的共同進步。經常會看到有幼兒不愿意回答問題,別的幼兒舉手的時候,他們會默默地低下頭。針對這樣的情況,幼兒教師應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多為這些幼兒提供發言的機會,久而久之,就會消除他們的內心障礙,成為班級中的活躍者。幼兒教師還要做好幼兒的榜樣,無論是言談舉止還是道德品質,讓幼兒進行模仿,使幼兒加強自己的知識儲備,饒有興趣地進行班級活動。幼兒教師還要指導幼兒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如在一起閱讀繪本后可以組織兩個幼兒一組進行復述,就有助于幼兒正確認識自我,從而融入同伴群體。
六、移情訓練,積累社會性經驗
有些幼兒教師對移情訓練存在著誤區,沒有對繪本的內容和情感進行深入挖掘,幼兒也沒有與繪本中的人物和情節產生共鳴,從而無法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因此,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幼兒教師需要提高對移情訓練的重視,努力增強自身的文化修養和教學水平,引導幼兒之間分享閱讀體驗,以后再遇到相似的情緒會做出良性反應。幼兒必須要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能夠理解他人的情感需要,并在這個過程中學到良好的社會行為。幼兒教師還要多引導幼兒思考,讓他們暢所欲言,以使課堂上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幼兒教師還可以啟發幼兒去創編繪本故事,如繪本中的人物還會發生什么事情?他的命運是怎樣的?幼兒教師還可以結合本土的特點,給幼兒帶來一些實際生活的案例,讓幼兒分析和思考,并給出自己的真實想法,以便教師采取針對性的教育措施,確保幼兒的社會性向積極、正面的方向發展。幼兒教師要積極參與到幼兒的社會性訓練中,更好地理解幼兒的心理感受,不能成為旁觀者,否則會對幼兒的心靈造成傷害。幼兒教師還可以通過家園合作的方式深化社會性教育,并使家長充分發揮作用,與幼兒教師互相配合,加強對幼兒的關愛,尊重幼兒的個性,多帶幼兒體驗社會活動,從而更好地培養他們的社會性品質。
總而言之,幼兒園社會教育任重而道遠,需要通過開發新穎的課程、配置完備的資源、組織趣味的活動來為幼兒提供社會教育的良好環境。繪本在幼兒社會教育中有著廣泛的運用方式,幼兒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作出選擇,深入挖掘繪本中的社會性因素,讓繪本成為幼兒社會性成長的伴侶,使幼兒獲得經驗的增長和能力的提升。
[1]蔣虹.開發本土特色幼兒園課程資源探究[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幼教研究),2015(Z1).
[2]劉秀琴.幼兒園本土主題活動挖掘與開展的探索研究[J].學周刊,2016(10).
[3]包瑞黎.在本土資源下設計幼兒園教學活動的依據和方法[J].都市家教月刊,2016(4).
[4]溫朱梅.本土資源融入幼兒繪本閱讀的策略探究[J].華夏教師,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