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不濃,缺乏學習熱情。尤其是在閱讀方面更為突出。本文就從創設閱讀氛圍、激發閱讀興趣、指導正確的閱讀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等方面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閱讀興趣;閱讀方法;閱讀習慣
【作者簡介】何蘭,南京市梅山第二小學。
近年來,小學英語教學日益為國家和全社會所重視。但不容樂觀的是,目前小學英語教學仍存在著種種問題,其中就包括對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多數學生一看到文章就會出現閱讀速度慢、理解力差的現象,對一個英語學習者來說,如果缺乏信心,就會漸漸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所以從小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是非常必要的。結合具體教學,我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談談如何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精選閱讀材料,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如果教師不想方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興奮的學習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從情感上講,也會使學生心情焦慮,在這種情感狀態中學習,只能抑制學生的思維活動,降低學習效果。所以興趣是學習的先導,是需求的動力。只有培養了閱讀興趣,學生才會將“要我讀”轉化為自主探究的“我要讀”,主動尋求閱讀的機會,從中獲得信息,得到閱讀滿足感,產生愉悅的情感體驗,提高閱讀興趣。但如果在平時的教學中閱讀的內容只是簡單機械的復現和輸入,會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只有將所學的知識放到新的情景中,放到新的閱讀活動中才能吸引學生,使學生保持持久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老師要精選以學生熟悉的詞匯和語法結構為基礎、貼近學生實際、趣味性較強的閱讀材料,創設一定的語境來激發學生的興趣。
1.創建語言環境,激發興趣。生活中,人們閱讀的目的只是為了尋求快樂。輕松愉悅的氛圍讓學生感受不到閱讀的壓力,思想上自然會放松下來。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天性特點,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多聽、多看、多講、多演。如課前5分鐘可以給出一個特定的情景安排學生表演,形式不限,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現自己的機會。為了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每周評出優秀表演者,給予適當的獎勵,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開展游戲活動,讓學生動起來。形式多樣的游戲教學活動能夠引用學生的注意。在課堂教學中多開展這樣的趣味活動,激發學生潛在的學習意識,讓學生動起來,以便其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所學知識。例如牛津版小學英語教材5A中有關食品詞匯的教學,我把教室布置成麥當勞快餐店的樣子,將食物的圖片和空飲料瓶擺放在“吧臺”——教室的一角。學生在音樂中,按“ Do it!”的順序進店就餐。然后讓學生分角色扮演服務員和顧客的活動方式來學習句型 “We want some hamburgers./What do you want?”,最后分組展開“點菜”競賽。在情境游戲中學習、鞏固句型,學生覺得非常有趣。
3.利用媒體,精彩呈現。多媒體教學技術替代了靜止、呆板的教具,以圖文并茂、聲像俱備的課堂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去看聽說。我將課文中的閱讀材料以多媒體形式呈現,把學生的興奮點都調動起來,以便學生更好地學習。如在教學“how do you go to school”時,通過播放 Flash的教學軟件來達到學習的效果,其中的卡通人物形象逼真,活靈活現,場景真實自然,引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學生爭相扮演各種角色,大膽地說英語,競賽活動由此展開。
二、注重設計課堂閱讀教學,指導方法,提高能力
課堂教學是主陣地,是教學活動的中心,它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充當課堂的主角。教師應充分利用教科書資源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興趣與能力。牛津版小學英語教材中“Look and say”和“Read and act”為學生提供了很好的閱讀材料,這就要求教師在上閱讀課前必須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好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學會通過閱讀提取有用的信息。
1.設置情景,提出問題。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情緒的力量往往構成教學過程中最微妙最有意義的因素。”教師在課堂上不要忙著為上課而寫板書,或抓緊時間教會學生短文中的生詞,并認為學生聽懂了且能對答如流,就匆忙結束閱讀課教學。教師依托語言的魅力,將閱讀材料的內容情境化,在情境中引導學生自然地實現語言的感知、理解、內化、運用,使其獲取成功的體驗。如牛津版小學英語教材4B “changes”,我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出示了一組對比圖片,先吸引學生的眼球,介紹這些動物是能夠變顏色的。接著我讓學生欣賞一段lizard的視頻,在學生驚奇的表情中呈現一段文字:The lizard is super. It can change its skin color. It is green on a leaf. It becomes grey on a stone. It becomes brown on a trunk. And it becomes a colorful on a rock. 最后通過圖片和文字的對比,向學生提出相關的問題,多數學生都能積極回答出答案。這樣的活動既保持了學生的興趣,又讓學生充滿信心,變被動為主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2.運用靈活多樣、生動有趣的活動形式。每堂課都有一定量的課堂交際活動,其表現方式是課堂上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大量的交際活動,就如同 play a game 。其中主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的一切活動都是幫助學生更好地自主學習。我們可以安排一些適合學生的趣味活動,利用學生愛玩、好動、好勝心強的特點,在課堂中引入競爭機制,如自編對話、表演動作、看圖猜詞、聽口令等比賽性游戲。學生往往樂此不疲,都會主動參與。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能力。
3.指導閱讀方法,傳授閱讀技巧。根據閱讀理解題的特點,結合平時的英語教學,總結出適合小學生閱讀的三種閱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