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 李鵬 沈磊
摘要:車輛戰備器材對于戰時完善車輛裝備性能,提高部隊遂行后勤保障能力至關重要。分析了現階段我軍車輛戰備器材儲備存在的問題,闡述了軍民融合式車輛戰備器材儲備方式,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全面推進軍民融合式車輛戰備器材儲備的關鍵性措施,為車輛戰備器材儲備軍民融合式發展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軍民融合;車輛戰備器材;器材儲備
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同志關于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新形勢下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特點和規律。從“基礎設施和重要領域軍民深度融合的發展格局”,到“全要素、多領域、高效能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再到“把軍民融合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軍民融合的地位不斷提升。同時,隨著軍隊職能的轉變與科技技術、市場經濟的發展,軍隊建立軍民融合式的物資儲備體系結構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我軍車輛戰備器材儲備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車輛戰備器材儲備標準不夠完善
一是雖然全軍統一確定器材儲備標準,而部隊之間所擔負的任務卻差別巨大。目前,各個部隊擔負的非戰爭軍事行動保障任務壓力大,器材標準缺乏很強的針對性。二是當前部隊合成度高,而車輛戰備器材儲備標準以不同分類來進行儲備,加之各個部隊裝備車型各異,不利于部隊的合同戰斗保障。三是車輛戰備器材儲備標準沒有區分相對的維修分隊等級,影響精確保障實施。
(二)車輛戰備器材儲備供應品種不夠科學
隨著部隊維修手段的改革、換件修理方式的廣泛運用和戰場搶修時限的調整,對車輛戰備器材的品種和數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隨著部隊野戰修理能力的提高,需要增加供應新的器材品種;另一方面,隨著戰場搶修時限的縮短,原有的部分器材品種已不適應部隊搶修需要,在車輛戰備器材儲備標準中可考慮取消。
(三)車輛戰備器材配置攜行模式較為單一
車輛戰備維修器材的配置形式,必須與戰時車輛維修保障模式相匹配,這是戰時裝備保障整體性原則的基本要求。現行的車輛戰備器材全部以運行器材方式配備與部隊維修保障機制不相適應,修理分隊沒有攜行器材,戰時搶修行動對運行器材的依賴性過大,特別是沒有應急器材配備標準,與應急搶修需求不相適應,使用分隊沒有配備必要的攜行器材,也限制了一線保障潛能的發揮。
(四)車輛戰備器材籌措和儲備管理能力較低
部隊車輛戰備器材需求預測周期長,預測方法也以經驗數據為依據,缺乏科學指導性,部隊自行籌措相關器材,受采購規模、供應質量的制約,器材籌措采取周期性按需訂貨策略,訂貨周期長、供貨流程復雜、效率不高,可靠性和準確性也難以把握,平時只能以數量規模的優勢來彌補速度效益的不足,造成了整個庫存系統動態控制水平也較低,同時部隊也難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器材結構調整,影響了部隊完成應急任務保障的能力。
二、軍民融合式車輛戰備器材儲備方式
(一)以廠代儲
軍隊戰儲物資以廠代儲,是指由地方供應商代理軍隊單位承擔戰儲物資的存儲、保養和輪換等任務,以提高軍隊物資儲備能力和效益的一種軍地合作儲備方式。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我軍全面建設現代化后勤步伐的加快,以廠代儲已成為軍隊戰儲工作改革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其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二)實物儲備
專用實物儲備類器材,又稱為專用儲備器材或實物儲備器材,為軍隊專用型器材,是車輛生產廠家專為迎合部隊隨行任務需要而專門設計的具有特殊戰技術性能的器材,比如防空燈、帳篷等,這類器材符合國家軍用標準,軍民通用性較低、市場籌措困難,專門供應部隊使用。特別是新裝備的三代戰術車型,均是為未來作戰使用而進行的設計或改型,器材的通用性進一步降低。
(三)合同儲備
為做好軍事斗爭準備,推進軍隊后勤社會化保障改革,加快轉變后勤保障力生成模式,原總后勤部于2010年1月5日正式施行了《軍隊戰備儲備物資依托企業代儲管理規定》,首次以規章形式,全面系統地規范和明確軍隊戰備儲備物資依托企業代儲的概念、范圍、管理職責、工作程序、監督檢查以及合同管理等問題。隨后,中央軍委頒布一系列法規,地方企業代儲軍隊戰備物資全面推開,全國多個地方企業與軍隊簽訂了戰備物資代儲合同(簡稱代儲合同)承擔代儲任務,代儲合同作為實施軍隊戰備物資代儲的法律手段發揮了關鍵作用。
(四)生產能力儲備
生產能力儲備是指軍隊根據戰略方向和戰備物資消耗的需要,通過企業建造并維持一定的富余生產能力或直接選擇具有一定富余生產能力的企業簽訂協議,在戰爭爆發時,要求其快速投產或轉產,為戰爭提供大量的戰備物資。在實現方法上,就是通過平時各生產要素的投入和資源的高效集成,建立先進生產方式和生產模式轉換機制,在臨戰或戰爭時期,通過生產過程的組織、協調、控制,在最快的時間內生產出符合戰爭需要的物資。
三、全面推進軍民融合式車輛戰備器材儲備的關鍵性措施
一要健全代儲物資規章制度。應及時修訂完善全軍《戰備物資儲備管理規定》,為以廠代儲提供政策依據出臺操作性強的《戰儲物資代儲管理實施辦法》,對以廠代儲工作進行總體指導。同時,要積極協調國家有關部門制定出臺有關戰儲物資以廠代儲的法律和法規,既要加強對代儲企業的法律約束,維護軍隊合法權益,又要給予代儲企業一定的優惠政策,增強其為軍服務的積極性。各業務主管部門要依據總部制定的規章制度,針對不同代儲物資特性,制定相應的《戰儲物資以廠代儲實施細則》,對物資存儲環境要求、維護保養方法、輪換周轉實施等工作做出具體規定。
二要完善代儲物資產品目錄。增強目錄的權威性,將各大單位的代儲物資品種進行匯總整理,形成《軍隊戰儲物資以廠代儲產品目錄》,便于總部機關對代儲物資進行整體控制和管理。提高目錄的科學性,對納入代儲目錄的物資品種進行梳理,組織專家對代儲物資品種進行評估,優化代儲產品結構,剔除不適合代儲的物資。對于車輛戰備器材儲備在軍民融合式儲備模式下要遵循的原則與以往發生變化:戰時不易籌措的多儲實物,容易籌措的少儲實物;軍隊專用車型的多儲,軍民通用車型的少儲;主要戰備方向多儲,次要戰備方向少儲;縱深地區多儲,前沿地區少儲;堅守地區多儲,非堅守地區少儲;重點部隊(應急機動部隊、戰略預備隊、戰備值班分隊及有作戰任務的邊海防部)多儲,一般部隊少儲。
三要設立代儲物資專項經費。加強經費使用的計劃性,根據戰儲物資以廠代儲實際情況做好經費預算工作,既要對戰儲專項經費進行合理總體分配,又要在使用過程中突出重點,便于通過預算對經費進行全面控制和合理調劑。保證資金的落實到位,在代儲合同中明確資金使用條款,以契約形式使經費切實得到有效使用,以緩解代儲企業資金壓力,提高企業積極性,改善企業存儲條件,進而保證戰儲物資以廠代儲的質量。同時,加強對經費的使用管理,做到專款專用,堅決杜絕經費挪用現象,做好經費使用的審計監督,提高經費使用效率。
四要理順代儲物資工作流程。正確定位軍隊單位與代儲企業之間,以及相關軍隊單位之間的關系,做到職責明確,分工合理。統一制定戰儲物資以廠代儲工作流程,對輪換、調用等重點環節要進行明確規范,并按照統一業務流程對企業進行培訓,強化企業執行,對各類審批等事項按照分工進行分類歸口,一般事項由各業務主管部門審批,重大事項由軍委機關審批,避免多頭管理,同時,簡化手續,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加強戰儲物資以廠代儲信息化建設,研制開發軍地一體信息化平臺,通過信息技術固化代儲物資工作流程,并實現軍隊和代儲企業之間信息溝通與共享。
參考文獻:
[1]張沖,江雨,康利城,黃志鵬.基于改進風險矩陣方法的戰儲物資”以廠代儲”風險評估[J].中國儲運,2017(11):125-128.
[2]王海蘭,趙道致.戰備物資合同儲備合謀防范策略研究[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7(04):118-122.
[3]楊振西,王豐,李銳,方石平.基于儲備模式選擇的戰備物資分類研究[J].后勤工程學院學報,2015,31(03):62-66.
[4]黃鵬程,郭倩博,張巍.基于SWOT的戰備物資生產能力儲備策略研究[J].物流技術,2015,34(06):130-132.
[5]羅偉,伍岳,楊西龍.戰儲物資“以廠代儲”風險評價研究[J].中國儲運,2013(11):128-132.
(作者簡介:王飛,68003部隊上尉,陸軍軍事交通學院學員五大隊研究生隊;李鵬、沈磊,陸軍軍事交通學院學員五大隊研究生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