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銳
有那么一所學校,因法學專業有四大法學院而被稱為“霍格沃茲魔法學院”;
有那么一所學校,參加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幾乎每一次立法的進程;
有那么一所學校,被譽為“中國法學教育的最高學府”;
有那么一所學校,它的名字是中國政法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簡稱“法大”,本科校區位于北京市昌平區。2020年,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國政法大學在法學專業中位列全國第一。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專業獲評“A+”,與中國人民大學并列全國第一。
大學之道
“我們為什么要給罪大惡極的人進行辯護?”因為“如果有一天,你也成了被告人,你是否希望律師為你做辯護?”“你說自己是清白的,如果沒有人相信你怎么辦?你是被冤枉的,但輿論不相信你怎么辦?”
2020年年初的時候,羅翔老師入駐b站,并迅速走紅。他討論問題時的旁征博引,對現實問題的哲學思考,講解案例時的娓娓道來,讓無數人沉浸于刑法教育的世界,彈幕直呼這才是大學該有的樣子,而羅翔教授任教的學校,正是中國政法大學。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在這所大學學習,你能感受到中國最好的法學教育之一。法大有最優秀的老師,每一門法學課都至少有五六位老師開課。老師們學富五車,教風各異,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法大人。在這里,你可以進入端升樓聆聽富有思維深度的“網紅”老師充滿活力的課堂,可以進入劉皇發報告廳聽一場治學嚴謹的學術大佬的講座,可以到禮堂欣賞一場高水平的模擬法庭。在這所大學里,你學到的不僅僅是單純的法學知識,更能從課上娓娓道來的老師、身邊筆耕不輟的同學、講座中擲地有聲的教授們身上,真正理解到“法治”二字之重。
在法大,是有下課之后學生們給老師鼓掌的傳統的,響徹課堂的掌聲表達的是對老師的尊重和認可。最令人感動的是有一次,身為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新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的奠基人之一的陳光中老師來學校作刑事訴訟法的講座,陳老將近九十歲高齡,在兩位老師的攙扶之下走向座位,當時陳老剛出現在現場,臺下就立刻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掌聲一直持續到陳老先生就座。這一舉動讓人真正感受到了大學之道。
因為這些優秀老師的存在,你可以在課堂上與他們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法學專業課自不必說,其他課程也十分有趣。法大有一類實驗課程,會到法大法庭科學鑒定研究所進行相關的實驗,感受法醫學帶來的震撼;還有孟慶延老師的相聲與中國文化;于悅老師的越軌社會學;劉建清老師的犯罪心理學……上這些優秀老師的課,真的會極大地重塑你的價值觀念。在法大的課堂上,社會熱點案件往往會被拿來作為討論的對象,老師鼓勵同學發表不同的觀點,而在討論中每一個人都會絞盡腦汁地去思考,以提出新的角度和觀點。此外,法大還專門開設診所類課程,上課內容是到法律診所接洽當事人;有模擬法庭類課程,課程的結課方式是進行一場高質量的模擬法庭;還有國際課程,這門課程會從世界各地的學校聘請外教老師在暑期為同學們授課。
法治之光
1952年,為培養新中國急需的政法人才,并稱為“北平四大名校”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的法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學科重新整合,集結了四校精英組建了法大的前身——北京政法學院。法大始于法學教育,興于法學教育。時至今日,她依舊保持著鮮明的法學學科優勢和特色。
從誕生的那一刻起,法大就與新中國的民主與法治建設同興衰,共命運。從1954年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起草,到2020年《民法典》的論證研討通過,國家每一部重要法律的實施和誕生,背后幾乎都有法大人的身影。從小月河畔,到軍都山下,中國政法大學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堅守中,推動著中國社會主義法治的闊步前行。
江平民商法獎學金,被稱為“法大諾貝爾”,是民商法學的最高榮譽。江平民商法獎學金由中國法學界泰斗江平教授和中國臺灣著名法學家王澤鑒教授于2000年聯合發起創立,由其他社會團體和人士捐贈共同設立。每年通過兩輪筆試和一輪面試,遴選出十幾名學生獲此殊榮,并頒發一萬元的獎學金。近年來,江平民商法獎學金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華東政法大學等也設置了一定的名額,其影響力可見一斑。
那是每一次經過,都不住回頭的路口
法大也有讓我們難以忘懷的風景。法大有“中國法學最高學府”之稱謂,有人戲稱,最高是因為雄踞在北京西北軍都山旁,從海拔來看確實是最高學府。學校內部有一個拓荒牛的雕塑,拓荒是一種勇于進取的精神,象征著一代又一代法大人在推動法治建設的道路上不斷進取。法淵閣的莊嚴肅穆,小月河的涓流不息,海子碑的浪漫凄美(值得一提的是,海子先生從北京大學畢業后,便一直在中國政法大學任教)……都成了法大人抹不去的法大記憶。
當然,除了風景,這里的事情也讓法大人滿懷眷戀之情。
法大的日常生活,和所有大學一樣,文藝、體育、娛樂……樣樣都沒落下,甚至更加豐富。博聞論壇作為法大的品牌論壇,就曾邀請過王健林先生、易中天老師、六小齡童老師等;聲入人心男團、中國愛樂樂團、中國殘疾人藝術團也曾受邀來我校進行演出;體育方面,曾邀請過北京男籃運動員翟小川、短道速滑運動員韓天宇等來做分享交流。
春節時和留京的同學一起包餃子、看春晚、過春節;每到節假日禮堂組織放映電影時,和大家一起看超大屏電影;到了中秋節,還能收到印著法大logo的月餅;畢業季,法淵閣前的階梯上,貼滿了《說時少年》的歌詞;當然了,還有每位同學每個學期都可以享受348元的餐飲補貼,每當發餐補的時候,朋友圈都會歡呼有錢了!
凡此種種,都讓法大人對法大產生了眷念。
“四年四度軍都春,一生一世法大人。”在法大的四年經歷之所以令人懷念,是因為這些都是我們青春的注腳。在法淵閣門前拍一張社團照,買一杯奶茶大叔的經典奶茶,在梅二樓下排一場演出的票,相約在拓荒牛前見面,參加模擬法庭……一切的一切,組成了法大人的整個青春。
持正義之天平,揮法律之利劍
2012年5月16日,中國政法大學甲子校慶。
那一日,北京市昌平區府學路27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那些兩鬢斑白甚至走路都要憑借拐杖支撐的老校友們,千里迢迢趕到這里,只為給自己的母校慶祝她60歲的生日。
那一日,中國政法大學甲子校慶晚會,6000余人在晚會現場齊聲喊出“四年四度軍都春,一生一世法大人”。那一刻,晚會現場、電腦前,不知多少人,熱血沸騰,淚水奪眶而出,不能自已。
那一日,五位終身教授給這所學校送了這樣一份生日禮物:
一心為私權昌盛,半世求法政清明。——江平。
生民即為本,自立天地間。——李德順。
法治行政,公義施權。——應松年。
大哉中華律法,偉哉善治國家。——張晉藩。
人權進步日,民族復興時。——陳光中。
這是“一生法大人”的藏頭詩。那一刻,這一段藏頭詩,令校園內外不知多少法大學子再次熱淚盈眶。
……
那一日,發生了太多太多的故事。大家紛紛以不同的方式為這獨特的生日慶典獻禮。
每一種方式,都滲透著對這所學校濃厚而又深沉的愛。
這是一位法大師姐在2012年開學典禮上的演講。這段描繪了2012年法大60周年校慶情形的演講,讓無數法大人為之動容。
法大每年開學典禮的時候,都有一項必須經歷的活動,就是全體新生起立并進行宣誓:“揮法律之利劍,持正義之天平。除人間之邪惡,守政法之圣潔。積人文之底蘊,昌法治之文明。”這一句句擲地有聲的話響徹中國政法大學的禮堂,凝聚了萬千法大人的法治理想,這便是法大的傳承。
法大每年的開學典禮和畢業典禮都會“金句”頻出,每一年有每一年的歡脫與感動。還記得前校長黃進老師在當年的開學典禮上的話,他說,“玩命的大學”并非要你只知埋頭苦讀圣賢書,而是希望你“恰同學少年”意氣風發時拒絕甘當“佛系青年”,自覺摒棄“喪文化”,敢于做到“work hard, and play harder”。
這,便是中國政法大學,中國法學教育的最高學府,軍都山下的法治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