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鵬飛 王夢婷 叢穎
摘要:隨著文旅融合概念的普及和紅色文化不斷走進人們的生活,紅色文創也在不斷發展。紅色文創作為中國紅色精神的橋梁和紐帶,逐漸成為傳播紅色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文章以濟南紅色文創設計為基礎,探討紅色文創在當今時代背景下遇到的創新性不足的問題,并提供相應的解決策略。通過研究設計元素的融合,討論產品定位的方法,分析文創產品的主要功能,以期給廣大設計者帶來啟發。
關鍵詞:文旅融合;濟南紅色文化;紅色文創;創新與策略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20-0147-03
自國家提出文旅融合這個概念后,各地紛紛對當地的旅游景點和路線進行重新規劃,以期實現融合效果最大化。紅色文創所蘊含的革命文化和精神內涵值得廣大人民群眾學習,紅色文創作為紅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宣揚紅色文化、傳播紅色精神發揮著重要作用。但由于紅色文創提出的時間并不長,絕大多數地區的紅色文創都存在創新性不足以及整合度不高的問題,因此文章從元素融合、產品定位、設計功能三大方面提供相應的解決思路和方法。
1??? 元素融合
1.1??? 經典紅色文化與現代設計融合
經典紅色文化的融入,不僅能夠豐富紅色文創的文化內涵,而且能夠提升民族自信、體現文化品格。紅色文創設計汲取紅色革命文化元素,宣揚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能夠給予民族不竭的創新動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元素融合是指將原有的傳統文化語言進行系統的整理、篩選、總結、提煉,運用現代設計語境、科學技術進行二次創作,并融入設計師對于設計審美的理解。只有這樣才能夠不斷創新并創作出體現當代價值觀和符合時代需求的文創產品。
1.2??? 地域文化特色與人文歷史相融合
可以將地域文化特色與人文歷史相融合定義為文旅融合。以濟南為例,濟南市致力于打造高復合紅色文化旅游體系,擁有眾多集自然風光、人文歷史、紅色資源為一體的旅游景區。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濟南獨特的革命地理位置和泉水文化,因此濟南著名的旅游景點都依泉而建,布滿了紅色革命的印記。其中最為人知曉的歷下亭不僅有杜甫留下的詩句,也是王盡美、鄧恩銘等革命代表傳播馬列主義、討論救國救民真理的地方。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歷下亭是紅色文化的播種地。另外還有集自然風光、革命遺址、革命紀念館于一體的大峰山風景區,曾是濟南戰役戰場之一的郎茂山公園。濟南擁有眾多的傳統紅色文化景區,但傳統的紅色文創并不能滿足當代的消費需求。設計文創產品時,應該進行全方位的考量,設計者在設計過程中要將旅游景點的歷史文化和紅色文化相融合,并不斷深挖其內涵。
2??? 文旅融合背景下產品設計定位方法
文創產品有著豐富的文化和精神含義,設計文創產品時不只要看重產品的實用功能,也要賦予文創產品更豐富的地域文化性精神內涵,這也是文創產品創新性的一大體現。文創產品的附加價值必須和消費者的消費心理相契合,因此在文創設計過程中必須對消費者的心理訴求進行分析,細化設計要素,準確提取紅色元素,才能在原有設計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設計水平。
2.1??? 分析消費群體的年齡結構
對文創產品消費群體的資料進行分析,能夠發現年齡差異會導致消費需求不同。我們可以將現有的消費群體分為四個層次,分別是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對應的年齡分為0~18歲、19~40歲、41~59歲、60歲以上。經過調研不難發現,中年、老年群體更傾向于傳統工藝產品或者有濃厚地域文化的工藝品。中年人則更喜歡一些實用的文創產品,更注重產品的使用價值,這類人群更注重產品的實用性。而青少年人群是比較特殊的一類,應該對他們的年齡層次做進一步的劃分,0~8歲的兒童更注重產品的趣味性,8~18歲人群則對產品美觀度有更高的要求。由此可見,不同年齡層次對于文創產品的需求是不同的,設計師要對不同人群做進一步調研分析,才能挖掘總結出不同人群的偏好,滿足其消費需求。
2.2??? 分析消費群體的文化層次和行業分類
在當今教育時代的大背景下,消費者的文化水平不斷提升,行業劃分也更加具體。大眾對于文創產品的消費需求也是分層的。不同文化水平和行業的消費者所偏愛的設計元素不同,如理工科出身的消費者的購買偏好與文科出身的購買偏好有所不同,所以在設計過程中應該明確對應不同人群的設計需求。各個文化水平的群體所選擇的元素也不盡相同,在文創產品的設計階段,應明確產品面向的消費人群,只有這樣才能使文創產品更具針對性,從而迎合當下人們不同的消費需求。
2.3??? 準確提取紅色文化元素
紅色文化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人民群眾在中國革命和建設過程中形成的革命理論、革命經驗和革命精神凝結成的豐富的文化體系,對促進民族解放、追求自由平等的幸福生活具有強大的推動作用[1]。在當前紅色文化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在文創產品設計中融入紅色文化元素,能夠體現紅色精神,彰顯時代內涵,對于紅色文化精神的傳承和弘揚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在濟南這片紅色沃土上,有無數寶貴的紅色遺跡和流傳至今的紅色故事,也留下了無數先輩的足跡。作為“英雄之城”的濟南,擁有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優勢,無數愛國志士在這片土地上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精神寶藏,也留下了豐厚的紅色資源。綜合來看,主要分為以下幾類:一是重大戰役紀念碑、紀念館,如濟南戰役紀念館、萊蕪戰役紀念館、萊蕪吐絲口戰役紀念碑、長清區革命歷史紀念館、長清大峰山革命歷史紀念館等;二是紅色人物,如中共一大代表王盡美、鄧恩銘,五三慘案前夕壯烈犧牲的蔡公時,猛虎上將許世友,文學大家老舍等,這些紅色人物都與濟南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三是舊址、故居、紀念場所,如中共山東省委領導機關紀念地、中共山東省黨史陳列館、原省文物總店、中共濟南鄉師支部舊址、中共濟南市委重建紀念地、中共平陰縣委舊址紀念館、濟陽縣第一黨支部舊址、長清第一個黨支部成立地舊址、山東共青團組織發源地——濟南育英中學、濟南戰役山東兵團指揮所、山東老戰士紀念廣場等。從人物事件、歷史建筑、名家名作中都可以提取紅色文化,我們可以從這些分類清晰的紅色文化資源中,根據不同主題提取適合的元素,以現代的設計手法、不同的藝術形式設計呈現。
3???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紅色文創設計功能性
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時代背景下,紅色文創為了滿足大眾需求,不斷推陳出新,完善產品內容。因此,為了設計出具有時代特色的文創產品,設計者根據當代設計需求,總結出當下紅色文創應該滿足的多種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六點。
3.1??? 紀念功能
紀念功能是文創產品的首要功能。具有紀念功能的文創產品常常利用當代的設計手法有效融合紅色景點中具有特色的建筑等,能夠給游客帶來獨特的回憶。例如,將濟南的名勝古跡與金屬鏤空書簽相結合,利用現代的制作工藝,制成精美雅致的文創產品,使它具有很強的紀念意義。不僅能夠體現濟南當地的文化歷史,也使其具備現代的設計氣息,真正做到了文化與設計的結合。
3.2??? 地域文化展示功能
地域紅色文化元素是最佳選擇。因為地域紅色文化是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接地氣的傳播介質。做實做細傳播教育工作,就必須開發更具地方特色和氣質的教育內容與載體。用好地域紅色文化資源,可以讓大眾產生更強的親近感和自豪感[2]。要想設計出優秀的文創產品,設計者必須對當地的人文風情進行全方位的考察。例如,我們在探索濟南的地域文化時可以充分挖掘濟南泉水文化,將泉水文化與經典紅色文化融合,提取出可以挖掘的設計要素并將其提煉為有傳播意義的設計符號。一個有價值的文創產品應該充分體現當地的文化特色,成為文化符號,傳播地域文化。
3.3??? 革命精神傳播功能
紅色文化是我們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中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3]。紅色文創產品除了具有傳播紅色文化的功能以外,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潛在功能——傳播革命精神。紅色文創產品是文化的載體,也是革命精神的載體,優秀的紅色文創產品能夠讓人過目不忘。優秀的文創設計能夠借助現代設計手法形成獨特的傳播符號,能夠廣為流傳,從而實現充分傳播,也能夠感染民眾,鼓舞人心。因此,傳播革命精神是文創產品不可或缺的功能。
3.4??? 實用功能
紅色文創產品在傳播地域文化和宣揚革命精神的同時,也要具備一定的實用功能。伴隨我國社會的進步,人們的消費理念也產生了一定的變化,人們更加追求文創產品多層次的功能設計,其中就包括實用功能。在開發旅游產品時,應將當地文化特色與生活產品相結合,生產實用、美觀的文創產品。這樣的文創產品能夠融入生活的各方面,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濟南紅色建筑遺址種類豐富,因此大量的紅色文創產品都對這些建筑進行了原創性繪制,設計者從這些具有紅色意義的建筑中提取設計元素,以二維插畫的形式繪制并印刷在不同的日用品中,如水杯、帆布袋、文化衫等。這些產品圖案多種多樣,材料工藝簡單,最重要的是使用方便。以濟南解放閣為例,其作為濟南紅色文化的代表建筑,經常以手繪插畫的形式出現在各式各樣的手提袋上。手提袋不僅具有實用功能,還擁有較好的宣傳效果,也能夠當作旅游紀念品被收藏。
3.5??? 設計審美功能
人們追求美好事物是與生俱來的本能,因此在文創設計中最吸引人目光的往往是一些別具一格的造型或是精美圖案。設計師必須具有發現美、挖掘美、運用美的能力。因此,在設計紅色文創時不僅需要保證造型的創意性和完整性,更需要通過精美且具有設計意義的圖案來保證設計審美功能。以魯繡為例,發絲繡是魯繡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繡種。發絲繡與其他繡種的區別在于,發絲繡將經過特殊處理的發絲與真絲結合,繡出來的花鳥、飛禽、走獸都十分生動傳神。這種特殊的工藝使整幅作品都透露出中國水墨畫的韻味,給人帶來獨特的視覺感受,也更加貼合現代人的審美。現代魯繡大師為了發揚魯繡文化,將發絲繡這一獨特技法與現代的書簽、耳飾、掛件等日常用品相結合,設計出精美、雅致的文創產品,深受年輕人的喜愛。不僅宣傳了魯繡的傳統工藝,還滿足了現代人的審美需求。此外,文創產品的包裝設計也需要具備設計審美功能。美觀大方的包裝造型以及別具匠心的裝飾圖案都能夠為產品增加美感,同時精美的包裝不僅能夠帶來視覺上的愉悅,也能夠增強產品的文化性。產品包裝不僅要能保護產品,而且需要有端莊美觀的商標和精美的裝飾,只有這樣才能提升產品的吸引力和核心競爭力,使產品受到消費者青睞。
3.6??? 智能互動功能
文創產品的智能性與互動性是相輔相成的。智能性指的是隨著智能時代的到來,生活處處離不開智能產品。文創產品在智能時代也必定受到現代科技的影響,合理運用科技手段可以給消費者帶來不一樣的用戶體驗。因此,無論是運用數字媒體技術設計動態的文創IP,還是借助AI技術設計智能文創產品,都體現了文創產品的智能性,都是將現有的文化元素與現代科技結合,這為傳統紅色文創融入現代智能生活提供了途徑,也是提升現代紅色文創產品創新性的一大突破口。
在傳統的文創設計中,設計師只需要設計一個精美獨特的圖案或者一個別具一格的造型,就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這也讓顧客缺乏體驗感。這里的體驗感是指用戶在使用該產品時產生的主觀感受,精美的圖案給人帶來的體驗感是轉瞬即逝的,而真正能夠帶來體驗感的文創產品則需要設計者花費更多時間了解消費需求。在文創設計中加入游戲元素就能夠吸引小朋友的目光,如紅色旅游景區常常售賣的手繪地圖,可以在繪制線路時加入景點介紹、寶藏挖掘、蓋章打卡這樣的互動環節,不僅能夠讓受眾全方位了解景點,增強游玩體驗,其本身也是一種獨特的文化輸出形式。
4??? 結語
文創產品的創新性來源于不斷發掘的傳統文化、地域文化、紅色文化等與現代設計多方面的融合,同時來源于對產品設計定位的準確把握,需要設計師分析消費者的年齡結構、文化水平以及行業分類。同時也應該注意到,紅色文創產品必須具備功能性設計,如地域文化展示功能、革命精神傳播功能、紀念功能、實用功能、設計審美功能、智能互動功能。在當下高開放、高創新、高發展的大環境中,只有具備完整的產品功能,找準產品定位,做好設計融合,才能設計出優秀的紅色文創產品,更好地傳播和發揚紅色文化。
參考文獻:
[1]蘆娜,劉艷.紅色文化對當代大學生意識形態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漢字文化,2021(3):181-182.
[2]王麗.秉持改革開放精神傳承地域紅色文化[J].文化縱橫,2018(9):136-137.
[3]榮開明.紅色革命文化:內涵、特征與弘揚[J].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學報,2019(1):3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