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彩琴,馬淑媗,陳穎,劉存,田盛春
作者單位:青海省心腦血管病專科醫院,a心電學科,b冠心病科,c檢驗科,青海 西寧810012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基礎上,由冠狀動脈血供減少或中斷引起冠狀動脈持續或完全閉塞所致的急性心肌缺血性壞死,心電圖具有典型ST段抬高特征。近年來發病率逐年上升,已成為影響我國居民身體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血清淀粉樣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是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在動脈粥樣硬化中發揮作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血管內皮細胞合成并釋放的重要內源性舒血管因子,研究顯示,其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密切相關,但有關血清SAA、NO與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冠脈病變相關性及預后研究較少,因此本研究通過分析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血清SAA、NO 水平,并探討二者與冠脈病變嚴重程度以及病人近期預后的相關性。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6月至2018年9月青海省心腦血管病專科醫院冠心病科病房住院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134 例,參照文獻中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定義,入院后行急診冠脈造影檢查,收集病人一般資料,包括吸煙史、飲酒史、高血壓情況。納入標準:均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血清肌鈣蛋白I(Troponin I,cTNI)水平升高或升高后降低;心電圖有新發ST 段抬高;造影證實冠脈內血栓形成;缺血癥狀。排除標準:入院前3個月內服用他汀類、煙酸類藥物;對PCI 術不耐受;既往植入支架者;伴有惡性腫瘤者。根據冠脈狹窄程度積分(Gensini's degree integral,Gensini 積分)分為輕度組59 例與重度組75 例(<50 分為輕度組,≥50 分為重度組),其中冠脈病變輕度組男29 例,女30 例,年齡范圍38~71 歲,年齡(55.27±5.16)歲。重度組男36 例,女39例,年齡范圍38~71 歲,年齡(55.19±6.03)歲。另選取同期體檢健康者81 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37 例,女44 例,年齡范圍38~71 歲,年齡(56.93±5.95)歲。三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病人或其近親屬知情同意,本研究符合《世界醫學協會赫爾辛基宣言》相關要求。1.2 研究方法
1.2.1
樣本收集 病人在行PCI 術后第3 天清晨、健康者在體檢當日抽取空腹肘靜脈血5 mL,離心取上清液,-80 ℃冰箱保存備用。1.2.2
檢測方法 采用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檢測受試者cTNI 水平,試劑盒為cTNI 檢測試劑盒(武漢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膠乳免疫比濁法檢測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水平,試劑盒為CK-MB測定試劑盒(北京就九強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采用熒光免疫層析法檢測血清SAA水平,試劑盒為血清淀粉樣蛋白A(SAA)測定試劑盒(北京華科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采用微量法檢測血清NO水平,試劑盒為NO含量測定試劑盒(Solarbio)。嚴格按照操作說明書進行。
1.2.3
隨訪 通過門診或電話隨訪記錄病人接受PCI手術后3個月預后情況,預后不良包括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血運重建、再發心絞痛等事件。
2.1 三組一般資料及臨床治療比較
三組性別、年齡、吸煙史、飲酒史、高血壓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與對照組相比,輕度組、重度組血清cTNI、CK-MB 水平升高(P
<0.05),輕度組與重度組二者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134例與體檢健康者81例一般資料比較
2.2 三組血清SAA、NO、Gensini 積分水平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輕度組、重度組血清SAA 水平升高(P
<0.05),血清NO 水平降低(P
<0.05);與輕度組相比,重度組血清SAA 水平、Gensini 積分升高(P
<0.05),血清NO水平降低(P
<0.05)。見表2。2.3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血清SAA、NO 水平與Gensini 積分相關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血清SAA 水平與Gensini 積分正相關(r
=0.763,P
<0.05),血清NO 水平與Gensini 積分負相關(r
=-0.807,P
<0.05)。見圖1。2.4 不同預后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血清SAA、NO 水平比較
與預后良好組相比,預后不良組血清SAA 水平升高(P
<0.05),血清NO 水平下降(P
<0.05)。見表3。2.5 COX 分析影響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經皮冠動脈介入治療后近期預后不良的影響因素
單因素分析顯示,性別、吸煙、飲酒、高血壓、SAA 水平、NO 水平均是影響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預后 的 危 險 因 素(HR
=1.139,2.186,1.779,2.605,2.106,P
<0.05),見表4。多因素分析顯示,血清SAA 高、NO 低水平是影響病人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HR
:SAA 為2.099,NO為2.355;95%CI:
SAA 為1.376~3.203,NO 為1.334~4.159;均P
<0.01)。2.6 ROC 法分析血清SAA、NO 水平對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預后的預測價值
ROC 曲線顯示,血清SAA 水平預測病人PCI 治療3 個月不良預后的曲線下面積為0.846,截斷值為51.24 mg/L,靈敏度為79.5%,特異度為82.3%。血清NO 平預測病人PCI 治療3 個月不良預后曲線下面積為0.715,截斷值為43.79 mmol/L,靈敏度為59%,特異度為83.6%。兩者聯合檢測預測病人PCI治療后不良預后的曲線下面積為0.907,靈敏度為87.2%,特異度為83.6%。見圖2。SAA 是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由肝臟合成,在炎癥、感染等時相受系列細胞因子調控,是一種較為敏感的炎性標志物,在炎性反應8 h 內即可迅速升高,達到峰值時間早于CRP,而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一種急性心肌梗死,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迅速,因此是判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靈敏指標。陳強等研究表明,SAA 判斷冠心病粥樣硬化靈敏度顯著高于CRP。張璐璐等研究表明,SAA 升高是心肌梗死發病的危險因素。本研究中,冠脈病變輕、重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血清SAA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提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具有一定程度炎癥反應,與邢隆、黃珊研究結果一致。冠脈病變促進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發生發展機制尚不清楚,趙利等認為,SAA 可刺激單核細胞及內皮細胞炎性因子表達,促進血栓形成,誘發急性冠狀動脈發生,本研究中冠脈病變重度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血清SAA水平顯著高于冠脈病變輕度組,提示血清SAA水平與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冠脈病變程度有關。進一步研究顯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血清SAA水平與Gensini積分正相關,提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血清SAA水平與冠脈病變嚴重密切相關,SAA可能作為評估冠脈病嚴重程度參考指標。既往研究表明,SAA水平可作為評估心肌梗死不良預后的重要指標,本研究預后不良病人SAA值顯著高于預后良好病人,COX多因素回歸分析顯示SAA值是PCI術后3個月不良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提示SAA值可作為判斷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PCI術后預后情況的指標。進一步ROC曲線分析血清SAA水平預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PCI不良預后曲線下面積為0.846,但靈敏度較低,提示血清SAA僅能作為輔助因子判斷病人預后情況。

表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134例與體檢健康者81例血清SAA、NO、Gensini積分水平比較/±s

圖1 pearson法分析血清SAA、NO水平與Gensini積分相關性

表3 不同預后情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血清SAA、NO水平表達情況/±s

表4 影響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預后的危險因素單因素分析

圖2 血清SAA、NO水平及二者聯合檢測對病人預后的預測價值
NO 是最早確認的內源性舒血管因子,可舒張血管平滑肌、抑制平滑肌增殖、阻止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飾的作用。缺血缺氧條件下內皮細胞受損,內皮功能障礙,影響NO 合成與釋放。Qin等研究顯示,NO 生成減少是內皮功能障礙的標志,可引起血管收縮、平滑肌細胞增殖與異常氧化應激,促進冠脈粥樣硬化。欒桂霞等研究表明,內皮功能障礙會增加病人心肌梗死風險。本研究中,體檢健康者、冠脈病變輕度組、冠脈病變重度組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血清NO 水平依次下降,提示病人血清NO水平可能與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脈病變發生發展有關。Pearson研究顯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血清NO 水平與Gensini 積分負相關,猜測術后內皮細胞功能障礙導致NO 生成減少可能影響冠狀動脈病變程度,此外本研究結果顯示血清NO 水平下降是PCI術后預后不良的獨立危險因素,預測病人行PCI 術后預后不良的曲線下面積為0.715,靈敏度較低,僅為59.00%,單獨檢測意義不大。但聯合檢測血清SAA 水平、NO 水平對PCI術后預后不良的曲線下面積為0.907 時,靈敏度提高,提示聯合檢測病人術后3 d 血清SAA、NO 水平有助于判斷病人預后情況,對改善ST 段心肌梗死病人PCI術后預后情況有一定參考價值。
綜上所述,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血清SAA水平升高,NO 水平下降,與冠脈病變嚴重程度有關,血清SAA、NO 水平可能作為輔助指標協助判斷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預后情況。本研究也存在一定不足,樣本量較少,可能會對結果造成偏倚,此外對SAA與NO互作機制未做進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