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霞
(滄州市園林綠化局,河北 滄州 061001)
地被植物是城市園林不可缺少的景觀組成部分,對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治理黃土裸露、緩解大氣污染、降低熱島效應、美化生活環境、節約養護成本與時間等均具有良好的作用[1]。地被植物生長速度快,彌補了喬木生長緩慢、下層空隙大的不足,在短時間內可收到較好的觀賞效果,減少了人工養護所花費的精力[2]。隨著生態園林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地被植物以景觀豐富、適應性廣等重要優勢越來越受到了城市園林綠化、美化建設的重視。特別是對于滄州市這樣典型的濱海鹽堿地區,長期以來受鹽堿地制約致使城市園林綠化植物素材較為匱乏,景觀相對單一,因此,積極引進新優耐鹽堿地被植物,對進一步豐富滄州地區的植物資源, 提高濱海鹽堿地區園林綠化景觀效果具有積極作用。
從南京市虹彩園藝基地引進美國進口火炬花品種2個:橙色火炬花Kniphofiaalcazar和黃色火炬花Kniphofia‘Sunningdale Yellow’各180株,三年生株叢。滄州地區未見引種栽培記錄。
在滄州市名人植物園、千童公園、園林局苗圃設置3個試驗基地,每個品種各栽植60株。經土質化驗,名人植物園土壤全鹽含量0.1%,pH值8.1;千童公園全鹽含量0.36%,pH值8.5;園林局苗圃全鹽含量0.35%,pH值8.3。屬中度鹽堿地。
通過對火炬花的適應性和觀賞性分別選取評價因子進行評價,并建立綜合評價體系,對火炬花進行引種綜合評價,確定火炬花是否適宜在滄州推廣應用。
3.2.1 適應性評價
選取耐鹽堿性、耐澇性、耐蔭性、耐寒性、耐寒性、耐病蟲性5個評價因子綜合評價火炬花的適應性(由于火炬花原產非洲、性喜高溫,因此耐熱性不作為評價因子)。
通過測量火炬花的年生長量,單純從生長情況、生長勢評定其耐鹽堿能力。耐鹽堿性評定標準如下:
耐鹽堿性強:植株高度年生長量≥60 cm,葉片年生長量≥50 cm。5分。
耐鹽堿性中:植株高度年生長量≥50 cm,葉片年生長量≥40 cm。3分。
耐鹽堿性弱:植株高度年生長量≥40 cm,葉片年生長量≥30 cm。1分。
3.2.1.2 耐澇性評價因子
7月雨季時,觀測試驗基地出現積水的區域植株48 h的表現。耐澇性評定標準如下:
由于翻譯與文化的密切關系,許多研究者實際上都討論過“文化調解者”這個概念。Taft認為,文化調解者必須在某種程度上參與到雙方的文化中去,促進來自不同語言文化背景的個人或群體之間的相互的交流、理解以及行為;通過平衡各個文化群體之間的交流,對表達、意圖以及各個文化群體對于對方的期望進行翻譯[5]53。根據韋氏詞典的定義,調解特別指對沖突的雙方加以干預,以達成和解或妥協。筆者認為,當譯員扮演文化調解者角色時,主要著眼于化解源語說話者和目的語說話者在交流過程中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產生的誤解和沖突。因此,在文化因素影響法庭上的交流時,譯員應該使用恰當的策略為各方提供必要的信息,消除交流中的障礙。
耐澇性強:植株生長正常,無枯萎現象。5分。
耐澇性中:部分植株有少量枯萎現象,但仍能恢復。3分。
耐澇性弱:植株根系腐爛,大量枯萎甚至死亡。1分。
3.2.1.3 耐蔭性評價因子
植物分別栽種在全光照和半遮陰兩種不同的光照條件境下,觀察在不同遮陰環境下的長勢。耐陰性評定標準如下:
耐陰性強:在基本缺乏陽光照射的環境下,植株生長正常或強健,生長量及花期正常。5分。
耐陰性中:處于半遮陰環境下,僅有少量葉片尖稍變黃或萎蔫,植株生長較強健,生長量稍有減弱或花期稍有延遲。3分。
耐陰性弱:處于半遮陰環境下,部分葉片尖稍變黃或萎蔫,植株生長緩慢且長勢較弱,花期明顯延遲。1分。
3.2.1.4 耐寒性評價因子
在每年4月上中旬調查火炬花越冬存活情況,耐寒性評定標準如下:
耐寒性強:越冬存活率90%以上,5分。
耐寒性中:越冬存活率80%以上,3分。
耐寒性弱:越冬存活率70%以上,1分。
3.2.1.5 抗病蟲性評價因子
在種植過程中,對火炬花的病蟲害發生情況進行觀察記錄。抗病蟲性評定標準如下:
抗病蟲性強:植株的病蟲害發生率在10%以下,無須采取防治措施不影響正常生長或常規防治即可取得良好效果。5分。
抗病蟲性中:植株的病蟲害發生率在20%以下,且常規防治效果良好。3分。
抗病蟲性弱:植株的病蟲害發生率在50%以下,需及時規防治方可控制危害。1分。
3.2.2 觀賞性評價
依據株型、綠色期、葉、花、果的觀賞特性等指標,對引種的種火炬花進行逐項打分。
(1)株形:株形整齊、緊湊、美觀,觀賞性較高,5分;株形較為整齊、美觀,觀賞性中等,3分;株形松散或易倒伏,觀賞性較差,1分。
(2)綠色期:綠色期≥200 d,綠色期長,5分;150 d≤綠色期<200 d,綠色期中等,3分;綠色期<150 d,綠色期短,1分。
(3)葉:葉色好且葉形態舒展、整齊,觀賞性高,5分;葉色正常且葉形態比較整齊,觀賞性中等,3分;葉顏色較差,且葉形態雜亂,觀賞性差,1分。
(4)花:花量較多,單株花莖3~5支,或花大色艷觀賞性高,或花期30 d以上,5分;花量中等,單株花莖1~3支,或花較大觀賞性中等,或花期20 d以上,3分;花量較少花小色淡,觀賞性差,1分。
(5)果:果型或色好,觀賞性高,5分;果小,觀賞性中等,3分;無果或觀賞性差,1分。
適應性方面:2個火炬花品種在土質中度鹽堿的3個試驗基地的年平均生長量和生長勢均較為強健,生長量差異不大,均具有較強的耐鹽堿能力。夏季雨季時栽植地低洼區域雨后積水,2個品種均發生爛根死亡現象,究其原因應為火炬花的肉質根非常怕澇,耐澇性弱,栽植地一定不能選擇易積水地段[3]。2個品種的火炬花在半遮陰環境下生長基本正常[4],但是較全日照條件下生長量和長勢稍弱,花期延遲3~6 d。在未采取防寒措施的情況下,越冬存活率達均在80%以上,耐寒性中等。2個火炬花品種在近2年試驗期的整個生長季節均沒有病蟲害發生,可見其抗病蟲害能力很強。
觀賞性方面:相對來說橙色火炬花Kniphofiaalcazar比黃色火炬花和Kniphofia‘Sunningdale Yellow’具有更高的觀賞性。
用“雙十法”對火炬花進行打分評價,將適應性和觀賞性兩大關鍵指標分成10個評價因子[1],每個因子分強、中、弱或高、中、低3個梯度進行打分評價,滿分5分。根據不同評價因子的重要性賦予不同權重,計算加權后得分[5]。總分不低于3分的可入選適宜廣泛推廣應用的新優地被花卉。計分方法及綜合評價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火炬花引種評綜合評價結果
經過近2年的露地栽培試驗,結果顯示橙色火炬花Kniphofiaalcazar和黃色火炬花和Kniphofia‘Sunningdale Yellow’均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較高的觀賞性,為滄州鹽堿地的綠化提供了新的可供選擇的地被花卉品種,值得大力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