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生朝
(福建省德化縣潯中林業工作站,福建 德化 362500)
油茶屬山茶科植物,是我國特有的木本油料樹種,主要生長在亞熱帶地區,在我國集中于浙江、江西、河南、湖南和廣西等地生長[1]。我國油茶栽培歷史悠久,且分布廣、面積大,油茶盛果期和收獲期都較長,抗逆性強,適合廣泛種植。油茶含油30%以上,因此主要的經濟產品為茶油,且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90%,具有極高營養價值。油茶的副產品包括茶枯、茶殼和茶粕等,也有很高的利用價值,可被應用于紡織、輕工業和農業等領域,此外,油茶還可提供豐富的蜜粉,是良好的生物質能源。因此科學種植、經營油茶人工林,既能產生較高的經濟收益,還具有良好的生態效果[2]。隨著社會飛速發展,糧油供求矛盾越來越突出,需要進一步發展油茶種植產業,研究如何提高作物產出和土地利用率。因此,本文通過研究不同撫育措施對油茶人工林生物量及其產量的影響,探討撫育措施的優勢和不足,為科學管理油茶人工林,提高經濟效益提供理論依據。
考慮油茶人工林種植面積、經營情況和樹齡等因素,選定潯中鎮潯中村139山場地作為油茶林實驗樣地,地處低山地帶,最高海拔680 m,最低560 m,坡度平緩。全年平均氣溫19 ℃,冬季平均氣溫7 ℃,夏季平均氣溫29 ℃,無霜期260 d左右,屬中亞熱帶季風性氣候,降水量充足,光照時間長。四季變化較為明顯,春季溫度適中,夏季氣溫和濕度均高,秋季涼爽,冬季嚴寒期短。土壤呈酸性,屬于低山丘陵紅壤,適合油茶林生長[3]。
在油茶林實驗樣地中,隨機選取生長情況、立地條件相似的油茶林作為實驗地,油茶樹林平均樹齡為5~7年,株行距2 m×3 m,平均株高1.7 m,平均冠幅1.3 m。在實驗地分別設置3組實驗林和對照林,其中A1實驗林實施中耕除草、施肥措施,B1實施中耕除草、施肥和復墾措施,C1實施嫁接換冠措施,A2、B2、C2分別為對應實驗林的對照林。實驗林和對照林都設置3個50 m×50 m的固定樣方,每個樣方上、中、下區域分別隨機設置5個1 m×1 m小樣方,測定地下植被生物量,同時每個小樣方內放置1個凋落物收集框。
在實驗林和對照林的每個樣方內,實測地徑、株高和冠幅,統計林下植被層多樣性,記錄種類、高度和覆蓋程度。選擇標準油茶木,按葉片、花芽、果實、側枝和根系等部位,分別測定各器官重量,每部分選擇1000g測量含水率。統計并測量小樣方內林下植被生物量,收集凋落物,并稱重。采摘樣地內所有油茶果實,統計數量并稱重。
油茶人工林生物量是指油茶植株生物量、林下植被生物量和凋落物的總和。將植株地徑D帶入擬合方程,如表1所示,可算出各器官和全株的生物量;統計林下植物和凋落物,算出烘干物質種類,再換算成單位面積生物量;統計實際每畝油茶林鮮果的產量,即為果實生物量。因此,擬合方程計算得到全株生物量,各器官生物量和果實生物量的總和,為油茶總生物量,油茶總生物量、林下植被生物量和凋落物的總和,為油茶林生態系統的生物量[4]。油茶林產量的計算,根據樣地鮮果重量,算出茶籽產量。

表1 地徑與生物量的擬合方程
中耕除草、施肥措施對生物量影響實驗結果見表2。從實驗結果可知,中耕除草、施肥后的油茶林的葉片、枝干、根系、全株和總生物量均高于對照組;果實生物量情況持平;林下植被、凋落物生物量低于對照組。因此,通過中耕、施肥的撫育措施,可以提高人工林的生物量。

表2 實施中耕除草、施肥措施生物量 t/ hm2
中耕除草、施肥和復墾措施對生物量影響實驗結果見表3。從實驗結果可知,中耕除草、施肥和復墾后的油茶林的葉片、枝干、根系、全株和果實生物量均高于對照組,因此總生物量也高于對照組;林下植被生物量低于對照組;而凋落物生物量高于對照組。因此,通過中耕、施肥和復墾的撫育措施,可以提高人工林的生物量,且對生物量的積累效果優于不實施復墾項目。

表3 實施中耕除草、施肥和復墾措施生物量 t/ hm2
嫁接換冠措施對生物量影響實驗結果見表4。從實驗結果可知,嫁接換冠后的油茶林的葉片、枝干、根系、全株和總生物量均低于對照組;但果實生物量高于對照組;林下植被、凋落物生物量高于對照組。由于樹冠的嫁接改造,使其成長期上晚于對照組,因此造成油茶植株生物量低于對照組[5]。而嫁接引入幼態枝條,處于新生狀態,隨著時間生長,嫁接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差距,會逐漸縮小,逐漸顯示出嫁接優勢,生物量會超過對照組。
通過實驗對比研究,結果表明實施中耕除草、施肥及復墾的撫育措施,能提高油茶林的生物量,且復墾措施更有助于生物量提高;實施嫁接換冠的撫育措施,不能提高人工林生物量,但果實生物量有所增加。

表4 實施嫁接換冠措施生物量 t/ hm2
三種撫育措施,對油茶人工林產量影響的實驗結果見表5。從中可知,不同撫育方式下實驗組油茶產量均高于對照組,且增產差異明顯,產量提升效果依次為:嫁接換冠>中耕除草、施肥及復墾>中耕除草、施肥。因此說明在實際的油茶林種植中,合理造林密度下,采取撫育措施,可以增加單位面積產量,提高油茶生長量,能提高經濟效益。

表5 撫育措施對油茶產量的影響
本文通過研究不同撫育措施對油茶人工林生物量及其產量的影響,得出實施中耕、施肥及復墾,能夠提升油茶人工林的生物量,但嫁接換冠會致短期生物量的減少,而3種撫育措施都可以提高人工林產量,增加經濟效益。本文的研究還存在一定局限性,因為油茶林的種植除了受到人工方式的制約,還受很多影響因素的限制,后續應進行土壤、水分和有機質等方面的研究,對油茶人工林進行更加全面深入的分析,以提高產量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