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星
20世紀60年代,長安畫派的誕生是整個中國美術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更是中國當代美術的一個大事件。從歷史上來講,唐代長安曾誕生過“韓畫派”、王維畫派;北宋時期又有過“關陜畫派”,中國美術史因此便有了一個爭議了一千多年的“南北”畫風門戶之爭的話題,也為董其昌的“南北宗論”的提出奠定了歷史序曲,其話題,甚至在今日也沒有歇息。然而,從金到民國時期,長安繪畫一直陷于沒落而難以自拔。直到20世紀60年代初長安畫派的出現,長安才重新雄起,回到了如漢唐時代的閃光和輝煌,其影響之大,可以說幾乎覆蓋了整個20世紀后半葉的中國畫壇。
先從長安畫派的老巢陜西說起。趙望云、石魯、何海霞、方濟眾之后,陜西畫壇緊接著涌現出來了以王子武、李世南、陳忠志、崔振寬、江文湛、郭全忠、王金嶺、陳國勇等一批在全國有影響的畫家,不管是在人物畫、山水畫還是花鳥畫上,都堪稱創新及畫品上的排頭人物。王子武、李世南、王金嶺大家都知道是石魯學生中的三大金剛。其中,王子武繼承和發揚的是石魯的新文人畫思想,無論是人物、花鳥還是山水,王子武一直都孜孜追求的是文人畫的品質;尤其在人物畫上,他堪稱是蔣兆和之后20世紀中國畫人物畫的一面旗幟,無論在筆墨之精良上,還是在“郁郁乎文哉!”的文人畫品質上,都堪稱當今第一!現在回顧一下歷史,1963年王子武從西安美術學院畢業后,一直在西安市園林局工作了15年,直到1978年石魯復出主持陜西省美術家協會的工作后,才把王子武從西安市園林局調到了陜西省美術家協會,使其成為一名專業的國畫創作人員。因此,1978年對王子武來說是值得紀念的一年。因為這一年不僅是王子武藝術人生的一個轉折點,而且,也是王子武藝術探索、苦學和作品出產量最高的第一個爆發期的起點,從此,中國畫壇閃亮登場出了一顆彗星,20世紀中國人物畫脫殼出了一位大師——王子武。李世南、王金嶺繼承的是石魯的創造精神。此二位可謂石魯的忠實信徒,在石魯去世后的幾十年里,他們不僅在各自的創作上“探索,探索,再探索”,而且,在弘揚石魯的藝術思想和精神上,也是不遺余力。石魯去世后的三十多年里,李世南先后以回憶錄或散文隨筆的形式,出版了至少兩本書,都是回憶他和石魯的交往以及石魯如何教導他的。李世南和王金嶺二人我都有所接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跟他們一見面,他們就開始給我講石魯,那種虔誠和神往,就像我們在西藏看到在路上一直匍匐跪拜、朝著布達拉宮前行的信徒一樣,其內心是干凈的、由衷的。這種精神,兌現了李世南和王金嶺藝術上的成功,他們各自都以他們不懈的探索,完成了他們在當代畫壇不可取代的獨特形象和卓越地位。陳忠志先生生前我和他接觸最多,他多次給我說:在藝術上,他最服膺的是石魯;石魯的精神和思想對他的影響是最大的。事實上,陳忠志先生也是20世紀中國人物畫壇的一面旗幟,其在中國畫人物畫上的探索和所取得的成就,為世人所共知,受業界所推崇,足以載入當代中國美術史冊。

姜怡翔 岡仁波齊 247cm×123cm 2017年
趙望云先生也有三大弟子,他們分別是黃胄、方濟眾和徐庶之。1943年,作為從河北為躲避日軍槍彈逃難到陜西寶雞的難民的兒子,18歲的黃胄拜師到了趙望云的門下,成了吃住穿都得由趙望云經管的趙家的一員,于是,他有了每天圍著趙望云先生看他作畫的機會,每天都有機會聆聽先生的教誨,從做人到立志,從思想到技法,尤其是為藝術甘當奉獻一生的精神。在教學上,趙先生要求他每天都得出去畫至少二十幅速寫,無論在車站、市場、街道還是汽車上;教導他只有“一手伸向生活”,才能開辟出一條真正屬于自己的藝術道路。這種思想和為藝的方法對他一生影響非常大。黃胄后來的藝術道路及大量作品說明了,從趙望云那里,他接觸到了如何畫人物、如何畫驢畫馬。接過這根藝術傳承的接力棒,黃胄一路前行,從長安到新疆,從新疆到蘭州,再從蘭州到北京,猶如一顆文曲星,劃過當代中國美術史的星空,照亮了20世紀中國畫壇的一片天空,成為20世紀最有創造力的繪畫大師之一。尤其是黃胄主持中國畫研究院期間組織和主持的幾次國畫研修班,學員遍布全國,如今都成為全國各地畫壇的領軍人物。無形中,他讓長安畫派趙望云、石魯的藝術基因,通過他的影響和教學傳播到了全國各地。就拿現在當紅的何家英來講,他在自己的一篇文章《我所敬仰的王子武》中寫道:“我上大學期間有幸看到了子武先生出版的那本水墨人物寫生集……在這之前我主要是學習黃胄先生的,當然也學習蔣兆和等前輩的作品……王老(指王子武)的畫更是讓我耳目一新……正是他的作品影響了我的寫意畫……由此完全脫離了黃胄先生的繪畫風格。但是黃胄先生的影響卻根深蒂固地扎在了我的心底。”不管是黃胄,還是王子武,都是長安畫派趙望云、石魯的嫡傳弟子,他們的影響,自然就傳遞了長安畫派的影響。加之徐庶之1953年到新疆后,一直影響和主持著新疆的美術事業,并將“趙家樣”落地、發芽、生根、成長和開花結果于新疆畫壇。這說明,長安畫派的影響經趙望云的這幾大弟子事實上已經擴展到了新疆、甘肅、青海、北京、天津、浙江和廣東等地。再加上石魯的弟子王子武1986年到了深圳,李世南1987年到了湖北、而后又到了深圳、河南,紹興等地,長安畫派的影響力由這些枝葉幾乎覆蓋了幾乎大半個中國畫壇。在陜西,趙望云、石魯逝世之后,方濟眾在后長安畫派的發展中就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1982年陜西國畫院成立,方濟眾先后分別從全國各地調集了崔振寬、羅平安、郭全忠、王有政、張振學、張明堂、趙益超、謝振甌等到了畫院,使得一個時期里陜西國畫院成了全國實力最強的畫院之一。這些人后來都成了全國有影響的畫家,他們直接繼承的是長安畫派的衣缽,成為后來的后長安畫派的主力軍。所以說,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初的長安畫派,雖然聽起來像個地方畫派,實際上,它對20世紀中國畫壇的影響是全國性的。
現在已經是社會主義新時代了,國內國際環境及文化風向的改變,使得我們重溫長安畫派的思想和創作就顯得特別地有意義。
首先,長安畫派堅持“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的思想;恪守中國畫藝術精神和中國畫發展歷史總規律的思想;堅持中國畫的民族風格,堅持走本民族藝術道路的思想;以及石魯所提出來的一系列創新方法論,這些都對當前中國畫的發展和解決中國畫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同時,我們也需要反思的是,由特殊時代所形成的,并普遍凝結在長安畫派第一代畫家作品中的苦澀感,是否也該在“筆墨當隨時代”的歷史車輪驅動下,重新鑄造屬于這個時代之特征的筆墨語言,使得它既能保留長安畫派的筆墨特征,又能體現新時代的特點。事實上,這一思考在長安畫派第二代畫家的創作上已經有所體現;在第三代畫家、第四代畫家的創造上體現得更為鮮明。
在陜西,劉文西畢竟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但是,由于劉先生一直不承認他和長安畫派有什么關系,所以,在今天長安畫派這個話題下,我們不能違背他的生前意愿硬生生地把他強拉進長安畫派的話題之下。但如何梳理和把握黃土畫派和長安畫派之間的關系,這也是大家一直以來私下討論的話題。而崔振寬、陳國勇、郭全忠、羅平安、王有政、張振學等代表畫家的個案研究文章以及探究他們和長安畫派第一代畫家之間的關系的文章已經很多了,我在這里就不再贅述。
最后,有幾個不得不談的畫家,他們在陜西畫壇十分重要,但總感覺和上述的一群畫家放不到一起;他們基本上也能代表目前陜西中國畫發展的最高成就的一個側面,但是,卻不一定像上述的畫家們在全國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比如說霍明先生、陳子林先生、趙步唐先生、徐義生先生、安正中先生等?;裘鳌㈥愖恿侄壬褪斈挲g相差不大,基本上屬于同一時代的人。他倆和長安畫派第一代畫家或多或少也有一定的聯系,但卻不能說他倆是趙望云、石魯的弟子;不過,他們又同處長安這樣一個地域文化圈里,說他們和長安畫派沒有關系也是說不過去的。陳子林先生早年師從長安老一代名家馮友石,20世紀80年代又不能回避地受到過石魯畫風的影響,只是后來堅持走自己的路子,逐漸脫去了石魯的痕跡,形成了自己淡雅、率意又樸實渾厚的文人畫花鳥畫風。迄今為止,陳子林先生已經95歲高齡,其儒雅而戛戛獨造的文人風骨、不趨名利的君子之風、臨池不輟和孜孜勤奮探索的藝術精神,使其作品的筆墨境界已經錘煉到了一般人難以企及的藝術高度,在當下的全國大寫意花鳥畫壇,陳子林應該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霍明先生已去世數年,他中學時期也是馮友石的學生,40年代,他考入杭州藝專,成為關良先生的得意門生,同時,又深深服膺黃賓虹的藝術,所以,他一生都在戲劇人物和山水畫上用功夫??梢哉f,他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大隱于市的畫家。在世期間,他基本上和陜西畫壇很少有往來。平日里的興趣就是和老伴喝喝茶,作作詩以及畫一點畫;不想做這些了,就在自家小區的院子里轉轉。其生活之簡淡如此,其作品境界自然就不同凡響。他的戲劇人物畫繼承了關良的傳統,卻不像關良畫的江南書生氣;在文化基因上,他畫出了關中文化的質樸、生拙和大氣,因此在風格上,初看和關良屬于一類,但真的把關良的畫和他的畫放在一起看時,就發現兩者是大不一樣的,霍明就是霍明,關良還依舊是關良。他畫山水也是一樣,初看像黃賓虹,但把黃賓虹的畫和他的畫放在一起看,他的畫和長安畫派共性特征的東西就出來了。在陜西,崔振寬、郭全忠兩位都是牛人了,但是他們倆都很佩服霍明先生,曾幾次登門拜訪,并邀請霍先生到陜西國畫院座談,出版《談畫》雜志,由此可見霍先生的藝術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
趙步唐先生在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一直是趙望云先生的忠實粉絲,也經常拜訪和觀摩趙望云先生作畫,只是因為他一生都在西安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從事山水畫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對宋元明清傳統有著扎實的根基,加之受趙望云影響,一生勤于寫生,主張從生活中錘煉作品,因此,趙步唐先生的山水畫風格形成的血脈應該歸于宋元傳統加趙望云再加寫生。所以,趙步唐先生的畫是典型的新文人畫。而徐義生先生“文革”前一直跟隨石魯學畫,“文革”時期又轉師何海霞,“文革”結束恢復高考后,他又經石魯介紹考入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跟隨李可染學畫。受長安畫派和李可染重視寫生思想的雙重影響,徐義生一直以來也是十分注重寫生,他的風格的形成,是石魯加何海霞加李可染再加寫生。所以他的畫是典型的畫家畫,其筆墨之精到,畫面之豐富和造境之自然,使得他的畫雅俗共賞,在陜西具有相當高的人氣。
以上是長安畫派與當代中國畫壇,尤其是與陜西畫壇之關系的梗概,也是我的一孔之見,其掛一漏萬的情況是難以避免的。后有不同意見者,可以繼續這樣的工作,或者直接參與爭鳴與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