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鈺平
(天津市天勘建筑設計院,天津 300191)
新時期,人防地下室的設計水平愈來愈高,相應的人防工程也具有更高的安全系數。但地下室面積日益擴大,迫使人防設計也變得更加復雜化,設計人員需要從多方面考慮。尤其是在現代城市的發展中,特別需要注意人防建筑的常見設計問題,并及時加以妥善處理,以此來有效促進人防工程建設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設計人防地下室中,最關鍵的是要考慮周全整個結構體系的“平戰結合”性質,以真正達到平時及戰時的不同要求。在具體設計人防地下室基礎結構時,需要著重注意以下方面:規劃好承重墻、底基、頂部構件等關鍵性結構;優化設計間隔墻壁;封閉性設計排水管道出入口、通風出入口、消防體系管道口等位置的管口。
針對炸彈防護,一般需要劃分好人防工程,并形成防護及抗爆這2 種單元。一旦被炸彈擊中,在人防地下室中的防護及抗爆單元便可以大幅度降低彈片傷害人防工程的程度。所以,在人防設計中,防護及抗爆單元的劃分便顯得尤為重要。
在設計方案中,至關重要的第一步就是明確規劃好人防區域的具體位置。例如,在某人防工程中,地下室一共3 層,建筑面積約為3.4×104m2/層,平時主要當作車庫用。其中人防建筑占據1.5×104m2的面積,屬于甲類六級二等人員人防掩蔽部(見圖1)。
方案1:在最下一層,集中安排人防工程。也就是在地下3 層安置人防工程,共設有8 個單元。按GB 50083—2005《人防設計規范》要求,需要在最下層規劃人防區域。若未在最下層設計,就需要在臨戰時,針對防空地下室下面的各層,實施臨戰封堵、靈活轉換的措施,以確??諝鉀_擊波無法波及人防地下室的各層范圍。在人防地下室,針對底板、各層中心墻柱,均要求考慮爆炸帶來的動荷載。這種方案涉及復雜計算,整體設計的經濟性欠缺。
優點:整個人防區域,獨立又各自形成區域。在人防區上面的幾層,僅按照平時功能予以考慮。其中涉及諸多出入口,基于原有出入口,來妥善處理與人防疏散需要、主次出入口方面的缺陷。
缺點:設置諸多抗爆及防護單元,口部結構占用空間大,其中的單元隔墻及抗爆墻繁多,需要考慮設計大面積防護頂板。
方案2:人防區域分2 層展開規劃,以形成1 個完整的防空地下室。其中地下2 層、3 層均是人防區域,且地下2 層一共7 000m2,一共設置4 個單元,而地下3 層面積為7 000m2,只設1 個單元結構。
優點:只有很少的抗爆及防護單元,抗爆及單元類隔墻并不多。
缺點:沒有很多的可用出入口,要求增多一些出入口來用于彌補最下1 層部位的主次出入口及疏散寬度不足等,且難以協調樓梯出入口部位與上面的建筑群。在最下1 層要求封堵很多平時出入口,按規范要求在各防護單元至多可以安排兩處槽鋼用作臨戰封堵。在其他部位均需要設置成密閉門式防護封堵,且約寬6m 的密閉門很昂貴,如1 扇GHSFM,就要約10 萬元。
根據設計部門的慎重比較分析,確定出方案1 與實際情況更加吻合,所以確定使用第一種方案。

圖1 地下室圖
對于人防主出入口,需要注意以下設計問題:目前甲類人防主出入口必須是室外出入口,且出地面處應在建筑倒塌允許范圍外,又或增設防倒塌棚架,以防構件封堵戰時的這些主出入口。一般在室外設置汽車庫坡道,所以,如果條件允許的話,要首選該坡道為主要的人防出入口。一旦錯選主要的人防出入口,就定會引起設計返工,而大幅度影響結構體系,從而進一步增大設計成本。
針對人防地下室,有關設計規范提出:就防空頂板而言無須抹灰。目的是防止振動引起抹灰層脫落而失誤砸傷人員而做出的規定要求。而在該規范中還有這樣規定:在防空地下室具體設計裝修時,要求本著經濟、適用、美觀的基礎原則。在具體處理燈光、色彩、飾面材料時,只需優化地下空間整個環境的條件就好。所以,在人防頂板位置,可以考慮先刮1 層厚度適宜的白色水泥膩子,再噴涂一定的白色涂料,以提升室內的整體光亮度。
如果戰時專用風口不被允許使用,便可設置結合人防排進風井、排煙井和平時用通風豎井的平戰組合通風井。同時還應注意嚴防倒塌、地表水滲漏或堵塞等情況。在室外的獨立式通風口,需要簡化設計,防倒塌,控制豎井頂蓋可以防倒塌,并使用棚架頂板,在周圍分布立防倒塌柱。室外附壁式通風口,要脫離地面主體建筑。在進風口下緣,分2 種狀況來設計與室外地坪的距離,控制防倒塌范圍超過1.0m 或0.5m。
綜上所述,人防地下室具有很多明顯的優點,如維護群眾安定生活、節省占地面積、發揮軍事作用等。在當前的設計中,還需要注意安全性、綜合性、穩定性等諸多方面的問題,從人防設計要點出發,大量積累設計實踐經驗,及時解決有關設計問題,以真正做好人防設計,大幅度提升人防建筑整體質量,進而充分保護好人們的人身安全,加快整個社會建設與發展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