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濤,牛翠,張英才
(1.日照市中心醫院腎病免疫科,山東 日照 276800;2.日照市中心醫院胸外科,山東 日照 276800)
系統性紅斑狼瘡為累及多個臟器的自身免疫性、炎癥性締結組織疾病,多發于青年女性,臨床表現為發熱、關節疼痛、蝶形紅斑等,可導致皮膚、黏膜病變,如不及時治療可累及心臟、血液、神經等多系統病變[1]。硫酸羥基氯喹片為目前臨床治療該疾病的常用藥物,可有效改善疾病臨床癥狀;氫化可的松具有抗炎、抗過敏等多種藥理機制,兩種藥物均對系統性紅斑狼瘡臨床癥狀有改善作用[2]。但臨床對于兩種藥物聯合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研究較少。鑒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硫酸羥基氯喹片聯合氫化可的松對系統性紅斑狼瘡血清Ca、甲狀旁腺激素(PTH)水平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療的97例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盲抽法分為對照組(n=48)與觀察組(n=49)。對照組男11例,女37例;年齡27~51歲,平均年齡(39.21±4.23)歲;病程1~17 個月,平均病程(9.33±1.47)個月;學歷:大專及以上34例,高中11例,初中以下3例。觀察組男12例,女37例;年齡26~52歲,平均年齡(39.29±4.24)歲;病程1~18 個月,平均病程(9.36±1.41)個月;學歷:大專及以上33例,高中13例,初中以下3例。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楊國亮皮膚性病學》[3]中系統性紅斑狼瘡診斷標準;②患者意識清醒,可交流溝通;③自愿加入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處于妊娠期、哺乳期者;②有甲狀腺疾病史者;③有嚴重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異常者;④對所用藥物過敏者。
1.3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常規的抗生素、糾正水電解質平衡、消炎止痛等對癥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予以口服硫酸羥氯喹片(紛樂,上海上藥中西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0263,規格:0.1 g)治療,每次0.2 g,每天2 次。觀察組予以氫化可的松注射液(必康制藥新沂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0466,規格:5 mL∶25 mg)靜脈注射,每次200 mg,每天1 次。兩組患者均可根據病情服用保肝藥物,且由醫護人員監護用藥治療全程,兩組均連續用藥治療15 d。
1.4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血清Ca 水平。分別采集兩組治療前、15 d 后患者清晨空腹肘靜脈血5 mL,3000 r/min 離心15 min 后,取上層清液,置于-20 ℃冰箱中儲存、待檢,采用免疫透射比濁法檢測血清Ca 水平,其指標包含血清補體C1q、C3 及C4 水平。②比較兩組PTH 水平。于治療前、15 d后,采集兩組患者清晨空腹肘靜脈血5 mL,3000 r/min 離心15 min 后,取上層清液,置于-20 ℃冰箱中儲存、待檢,以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法檢測PTH 水平。③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兩組用藥期間,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脫發、皮疹、腹痛等不良反應發生率。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C1q、C3、C4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C1q、C3、C4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C1q、C3、C4 水平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PTH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PTH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PTH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對照組脫發2例、皮疹3例、腹痛2例,總發生率為14.58%,觀察組分別為2例、3例、1例,總發生率為12.24%;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14,P=0.735)。
表1 兩組患者C1q、C3、C4水平比較(±s,mg/L)

表1 兩組患者C1q、C3、C4水平比較(±s,mg/L)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時間治療前治療后組別對照組(n=48)觀察組(n=49)t值P值對照組(n=48)觀察組(n=49)t值P值C1q 174.52±35.05173.53±35.040.1390.890206.36±35.04a 235.25±36.06a 4.0010.000 C3444.58±65.42443.54±65.380.7830.938656.85±72.52a 710.63±80.11a 3.4640.000 C484.61±24.6183.65±24.660.0960.924144.98±28.39a 166.21±30.42a 3.5520.001
表2 兩組患者PTH水平比較(±s,ng/L)

表2 兩組患者PTH水平比較(±s,ng/L)
組別對照組(n=48)觀察組(n=49)t值P值治療前50.32±6.4850.34±6.410.0150.988治療后45.16±3.6141.49±3.465.1120.000 t值4.8208.505 P值0.0000.000
系統性紅斑狼瘡為臨床常見的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具有進展慢、易反復等特點,病因尚未明確,多認為與環境因素、內分泌因素有關,早期臨床癥狀為皮膚、黏膜受損,隨著病情發展,對患者身體多個器官造成影響,嚴重威脅患者生命[4]。目前臨床治療該病多以抑制免疫系統、抗炎等方式為治療原則,常規的藥物治療,雖可改善臨床癥狀,但治療后復發率較高,且存在諸多不良反應,故應用效果存在一定局限性[5]。因此,有必要尋找到一種優質的藥物治療,以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血清Ca 水平低于正常水平,其中C1q為補體途徑的起始成分,可激活補體途徑,清除病原體,降低免疫復合物,改善機體炎癥反應等作用。C3 為一種β球蛋白,參與補體激活;C4作為補體是組成補體激活途徑的一部分,有利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診斷。PTH為一種單鏈多肽類激素,具有免疫調節的作用[6]。大量研究證實,C1q、C3、C4及PTH水平在系統性紅斑狼瘡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故改善其水平對扼制疾病發展具有重要意義[6]。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C1q、C3、C4高于對照組,PTH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但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明硫酸羥基氯喹片聯合氫化可的松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治療效果確切。分析原因在于,硫酸羥基氯喹片為抗炎藥物,主要成分為4-氨基喹啉,對細胞膜中溶酶體具有抑制作用,增強其穩定性,可有效提升血清Ca 水平,激活補體途徑,降低機體內炎癥因子,緩解體外淋巴細胞反應[7]。同時該藥可加速CD4+T細胞活化,對皮膚損傷有修復作用。氫化可的松具有糖皮質激素的作用,抗炎效果較好,可有效抑制巨噬細胞的產生,降低PTH水平,降低血小板抗體的產生,抑制其與血小板膜結合,達到降低血小板的破壞作用[8]。兩種藥物聯合,共同發揮協同作用,加強機體免疫抗炎作用。但本研究由于納入樣本量較少,研究結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臨床仍需進行大樣本研究,進一步證實結果真實性。
綜上所述,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采用硫酸羥基氯喹片聯合氫化可的松可有效提高血清Ca 水平,降低PTH 水平,且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