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敏
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可研報告獲省發改委批復,江北港鐵路專用線在全國首創“運營+施工”建設模式,皖中南B型保稅物流中心封關運營。建立重點產業鏈“鏈長制”,上線投資合作熱力圖。長江半導體單晶碳化硅、有色閃速冶煉升級改造、泰富節能技改、浩源5G濾波器等一批重大項目開工建設。銅都大地上,一個個支撐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項目正掀起新一輪建設熱潮。
戰疫情、抗洪峰,2020年銅陵市牢固樹立“發展為要、項目為王、實干為先”的鮮明導向,堅定不移抓項目建設、抓有效投入、抓產業發展,堅決打贏重大項目攻堅戰,以項目建設的真攻堅真投入,為高質量發展積蓄強大動能、提供強力支撐。2020年前三季度,銅陵實現生產總值717.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1%,增速居全省第2位。銅陵市入列中國城市競爭力百強、營商環境被評為長三角城市十強。
站在“十四五”開局之年,以大項目、好項目為強勁支撐力,銅陵正蓄勢待發,向春天而行。
區域競爭,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面對長三角兄弟城市的跨越趕超,處在轉型期的銅陵“落后”了。2019年,銅陵的主要經濟指標不僅在長三角中心區26市處于后列,在全省16個地市中也缺少亮點。
素有“中國銅都、改革先鋒”稱號的銅陵,在經濟發展上倍感壓力,這讓新上任的市委書記丁純充滿緊迫感。
2020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伊始,銅陵市雙招雙引暨重大項目攻堅年動員大會便立即召開。丁純在會上指出,銅陵的處境已經“退無可退”,“更多的原因在于發展不足,在抓項目特別是抓產業項目上力度不夠、成效不明顯,有效投入無法支撐經濟轉型升級。”
面對嚴峻形勢,銅陵以“我在中心干什么?我為中心做什么?”為主題,開展了自上而下的犀利自省。這也是銅陵自上世紀90年代起開始的“醒來,銅陵”“起來,銅陵”“崛起,銅陵”后,又一次深刻而全面的自我剖析。在大討論中,各縣區、部門負責人從不同角度剖析銅陵發展面臨的挑戰與壓力以及怎樣對標長三角地區兄弟城市。

圖為日飛高端軸承精益生產智能化集成項目。 攝影/ 王復磊
如何破題?“要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的鮮明導向,以項目看發展、論英雄,把‘精力、人力、物力優先配置到項目建設上來,馳而不息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努力從皖江地理的‘C位躍升到長三角高質量發展的‘C位。”銅陵市發改委主任凌勇發文寫到。在大討論中,“通過抓重大項目建設帶動經濟發展”亦成為銅陵全市的共識。
由此,“項目為王”的理念席卷銅都大地,銅陵把2020年定為重大項目攻堅年,建立全市領導包保聯系督導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機制,安排90個重大項目由市領導包保聯系。相繼出臺《關于建立訴求閉環管理和全程響應機制的具體措施》《銅陵市重大項目建設暨雙招雙引工作目標考核辦法》《銅陵市重大項目攻堅首問負責制全流程服務實施細則》等系列文件,通過考核獎懲機制倒逼重大項目攻堅。項目現場塔吊的高懸、機器的轟鳴、生產線的忙碌,構筑成2020年銅陵最亮眼的風景線。
“銅陵擁有開放包容的先天基因、堅實的產業基礎,每一個產業都蘊含著巨大商機和創業藍海。我們既歡迎已經投資的老朋友繼續深耕銅陵,又期待更多新朋友選擇銅陵、投資銅陵、加持銅陵。”2020年11月27日,丁純在北京招商時發出熱情的“銅陵之邀”。
項目攻堅,首先要解決項目從哪里來。面對區域競爭的新格局,在長三角一體化的大背景下,銅陵根據自身實際和發展目標,打出了精準招商的組合拳。
首先是做大存量,延伸主導產業鏈條。銅工業、化工、建材等傳統工業是銅陵的主導產業,有著深厚的產業基礎,然而傳統產業大而不強,亟待向產業鏈高端延伸。以銅產業為例,按照“抓住銅、延伸銅、不唯銅、超越銅”的發展思路,尋求超“銅”破題,近年來銅基新材料發展勢頭猛進。正是基于產業的高度契合,高端銅合金新材料項目凱斯威精工科技有限公司落戶銅陵,項目一期達產后,將年產超過5000噸高端銅合金產品,主要為船舶、高鐵、核電、石油化工等工業領域提供關鍵零部件。該公司正在研發的第三代高端銅合金產品將填補銅陵在高端銅合金材料領域的空白,助推銅陵成為銅基新材料產業發展高地。
其次是加快新業態、新產業“落子”。先進結構材料、電子信息、精細化工、數字經濟、先進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將為銅陵轉型發展注入新動能。2020年,5G新基站、安徽富樂德半導體裝備清洗增值生產項目等新產業項目的簽約落地建設,提升了科技創新對經濟的貢獻率,為銅陵新產業“起飛”蓄能。
在傳統產業轉型、新興產業壯大的同時,公共服務類項目也在持續發力。2020年,銅陵高標準推進了G3長江大橋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并圍繞社會事業、民生福祉等重點保障領域,規劃建設了北師大銅陵學校、市老年公寓三期等民生保障類項目。
在招商過程中,產業鏈招商成為新亮點。銅陵圍繞銅及銅基新材料、精細化工等產業招商體系,推行“鏈長”制,每個產業由一名領導牽頭,按照“縣區(園區)+本地龍頭企業+招商顧問+市直部門”的模式組建產業招商組,每個產業招商組制定一個年度工作目標、一個招商方案、一個招商項目庫。
通過產業鏈招商,形成一批關聯度大、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附加值高,能形成產業集聚效應的好項目,如銅陵經開區圍繞5G產業,引進華灃通信5G天線、伽藍致遠5G精密光學元器件等關聯企業6家;義安區圍繞半導體產業,引進半導體硅片再生、陶瓷熔射及研發中心落戶。
在產業鏈招商中,銅陵致力于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成立招商服務中心,委托市場化招商平臺,發揮以商招商、以企招企的“葡萄串效應”,一批規模大、層次高、結構優的好項目、大項目接續落戶銅陵。
為了展現銅陵發展的信心和決心,這一年,銅陵市主要領導多次帶隊奔赴北上廣、長三角等地招商。“銅陵區位優勢明顯,更重要的原因是銅陵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給予企業大力支持,從而堅定了我們投資的決心。”富樂德公司董事長賀賢漢表示,他們將發揮自身優勢,為銅陵打造半導體高地貢獻力量。
“建設過程中遇到什么困難?項目能否如期建成達產?”2020年以來,銅陵市委書記丁純、市長胡啟生高頻次實地督導項目建設情況,現場調度解決存在的問題。
營商環境好,項目才能留得住,發展得好,尤其是目前銅陵經濟體量有限,資源集聚能力不強,唯有更加優質的營商環境,才能在日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贏得先機。
為此,銅陵致力于打造“用戶思維、客戶體驗”的營商環境。全面對標長三角先進服務理念和意識,以壯士斷腕的精神推進刀刃向內的“放管服”改革。銅陵以“國內領先、省內一流”為目標,實現政務服務“最多跑一次”事項占比達到100%,企業“一日開辦”;在全市各工業園區實行“承諾即開工”,大幅壓縮工業項目審批時限,讓企業辦事“找最少的部門”“跑最少的路”“花最少的時間”“交最少的材料”,提升企業的獲得感。

圖為泰富節能減排產業升級環保提升技改項目。 攝影/ 高凌君
“放管服”改革不斷刷新項目建設速度:安徽富樂德公司一期從備案到落地開工,僅用78天;二期從備案到開工,僅用68天。安徽微芯長江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SIC項目總投資13.5億元,落戶銅陵經濟開發區以來,僅用50天就開始動工興建。
在不斷優化市場化營商環境的過程中,銅陵的政府部門以企業家的感受為出發點,當起了為企業服務的“店小二”。為應對疫情,2020年2月4日,銅陵在全省率先出臺“16條”政策措施,幫助項目企業化解疫情難關;與企業召開不同層次的聯席會議、協商會議、調度會議,傾聽企業的呼聲。
為了企業一心一意謀發展,政府部門對企業的困難“有求必應、無事不擾”,切實把企業的困難當成自己的問題推動解決。
2020年4月,獅子山高新區的潔雅公司與英國利潔時公司簽訂了每年1.1億美元的濕巾供貨協議。由于時間緊、數量大,現有廠房無法滿足企業短時間內提高產能的需求。正在企業著急的時候,銅官區委、區政府主動上門對接,對高新區閑置廠房全面梳理,協調解決了近3萬平方米廠房,并奔赴多地對接利益關系各方,通過艱苦談判,用一周時間解決了產權轉讓、和解協議簽訂等歷史遺留問題,為項目迅速推進“啃下硬骨頭”。
潔雅案例是一滴水,折射出銅陵服務項目的魄力,“銅陵要牢固樹立‘人人都是營商環境的理念,把企業事當家事,全力解決企業發展的各項需求,讓‘近者悅,讓‘遠者來。”銅陵市市長胡啟生強調說,“銅陵正在用實際行動去兌現承諾”。
站在“十四五”發展的視角來看,重大項目建設正在為銅陵未來發展奠基。
數據是最好的證明,2020年前11個月,銅陵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0.7%,增速分別比前三季度和上半年提高1.2個百分點和6.2個百分點,增速實現轉負為正。銅陵工業投資同比增長3.2%,高于全省8.8個百分點,居全省第二位,進一步夯實了“工業立市”的基礎。
2020年前11個月,銅陵億元以上在建省外投資項目436個,實際到位資金663億元,全市新簽約產業項目中有4個超過20億元以上。一批大項目的招引落地,對銅陵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優化產業結構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其中,5G產業、半導體產業等戰新產業正在加速成長,蘊含強大的發展后勁。以半導體產業為例,銅陵將半導體及配套產業作為新舊動能轉換的主攻方向之一,隨著富樂德新建陶瓷熔射及研發中心項目建成投產,總投資100億元的長江半導體增值服務和新材料產業園區項目進一步向前推進。
今天的項目就是明天的經濟,今天的投資結構就是明天的經濟結構。銅陵利用國家重點支持“兩新一重”建設機遇,結合“十四五”規劃基本思路,謀劃了一批立足當前、關系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大項目。全年銅陵新增謀劃項目539個,總投資6877億元,新增謀劃項目數居全省前列。
與看得見的數據相比,項目攻堅過程中錘煉的干部“實干”擔當精神才是銅陵追趕的真正底氣。歲末,連日陰雨,義安區發改委副主任凌日紅仍堅持每天到項目現場,對滯后于進度表的,他總要去問問,是不是企業遇到困難需要幫扶?“唯有沉下身去,將工作的主要時間、精力放到企業、項目一線,深入項目現場為發展對策找辦法,才能助力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要有“沉下身”“不斷檔”的精氣神,也要有銳意進取、攻堅克難的能力,在為企業破解難題時,銅陵勇于打破思維定勢,尋求突破。2016年,樅陽縣藍城康復養老中心項目落戶湯溝鎮,但由于政策調整,可使用的土地面積減少,項目負責人心急如焚。樅陽縣沒有墨守成規,而是主動想對策、找辦法,在做好項目對接推動工作的同時,積極化解矛盾糾紛,為企業解決難題。
正是這群人,用實踐回答了“銅陵,該以什么樣的答案去回答時代之問?該以什么樣的作為去回應群眾的期盼?該以什么樣的姿態去當好新時代的答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