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楊盼盼,陶陽,沈云峰
1.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洪都中醫院,江西 南昌 330000;2.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江西 南昌 330000
隨著人類壽命延長與老齡化現象的加重,骨質疏松癥發病率越來越高。因年齡增長,機體骨質會出現變化,如骨量減少、微結構損壞、脆性增加等,極易造成骨折[1]。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已成為老年患者常見疾病,對患者健康造成較大損害,嚴重影響患者老年生活。減少和預防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已成為臨床亟待解決的問題[2]。目前臨床對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的治療以藥物干預為主,通過增強骨密度,抑制破骨細胞的骨吸收作用,增強股骨的生物力學性能,從而降低骨質疏松性骨折的發生風險[3]。鑒于此,本研究就芪骨膠囊聯合碳酸鈣D3對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患者腰背部疼痛及骨密度的影響展開如下分析。
選擇2018 年2 月至2020 年2 月期間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洪都中醫院收治的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患者82 例,均符合納入標準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各41 例。觀察組男17 例,女24 例;年齡(72.33±5.47)歲,年齡范圍62~83 歲;病程(3.58±1.26)年,病程范圍1~7 年;體質量指數(BMI)(25.72±1.07)kg/m2,BMI 范圍20~28 kg/m2。對照組男16 例,女25 例;年齡(72.54±5.36)歲,年齡范圍61~85 歲;病程(3.49±1.31)年,病程范圍1~7 年;BMI(25.34±1.05)kg/m2,BMI 范圍20~29 kg/m2。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1)符合《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診療指南(2017)》診斷標準[4];(2)近期未使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3)無心腦血管疾病或造血系統疾病;(4)對本研究藥物無過敏反應。排除標準:(1)骨髓瘤或骨轉移瘤者;(2)代謝性骨病;(3)繼發性或嚴重性骨質疏松者;(4)心肝腎功能障礙。
對照組口服碳酸鈣D3片(鈣爾奇D3片,惠氏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50030,規格:300 mg)治療,1 片/ 次,1 次/d。觀察組加用芪骨膠囊(廈門中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90656,規格:0.55 g)口服治療,3 粒/ 次,3 次/d。治療期間囑咐患者多飲水,嚴格按照醫囑用藥,不可隨意更改用藥劑量或自行停藥,兩組均治療6 個月。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腰背部疼痛、骨密度及安全性。(1)臨床療效:患者癥狀改善,自覺身體疼痛消失,日常生活不受影響為顯效;患者癥狀緩解,自覺疼痛有所減輕,但日常生活仍需他人幫助為有效;未達到上述標準為無效。顯效與有效之和為總有效。(2)腰背部疼痛: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5]評估兩組治療前、治療6 個月后腰背部疼痛,總分10 分,疼痛程度與分值呈正相關。(3)骨密度:治療前、治療6 個月后檢測腰1~4 椎體及股骨頸骨密度,儀器選用雙能量X 射線骨密度儀(深圳市艾克瑞電氣有限公司,型號:AKDX-09W)。(4)觀察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例(%)]
兩組治療后腰背部疼痛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腰背部疼痛評分對比(分,)

表2 兩組患者腰背部疼痛評分對比(分,)
表3 兩組患者骨密度對比(g/cm2,)

表3 兩組患者骨密度對比(g/cm2,)
兩組治療后骨密度水平均提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治療期間,觀察組出現1 例輕微便秘,3 例口干,不良反應發生率為9.76%;對照組出現1 例便秘,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44%;組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263,P=0.305)。經過通便、督促患者多飲水等對癥治療后均得到緩解,未影響治療進程。
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在老年群體中較為常見,該病屬于退行性疾病,其發病機制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骨重建功能衰退,老年人群成骨細胞形成活性較低,但骨吸收性較高,導致骨代謝處于低水平狀態;二是維生素D3不足以及免疫功能下降導致骨量丟失嚴重。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患者最主要表現為骨痛,極易發生骨折,對患者健康造成較大影響。目前臨床治療以補充鈣制劑或維生素D3為主,以保證骨健康。鈣爾奇D3為臨床常用的鈣補充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預防骨質疏松,能夠緩解腰膝酸軟等癥狀,備受臨床認可,但單用時無法改善骨密度[7]。同時臨床發現中成藥治療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具有增強效果的作用,值得臨床深入研究[6]。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腰背部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表明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患者采用芪骨膠囊聯合鈣爾奇D3治療能夠減輕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治療效果。傳統醫學中并無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的病名記載,臨床根據其腰脊疼痛、頭目眩暈、步履艱難等臨床癥狀表現將其納入“骨痿”范疇,治療應以補腎壯骨為主[8]。芪骨膠囊為中成藥,由黃芪、骨碎補、首烏、菊花等多種中藥材制成,具有滋養肝腎、強筋健骨之效。現代藥理研究發現,芪骨膠囊對去卵巢骨質疏松大鼠腰椎和股骨的骨密度具有提高作用,促進成骨細胞分化、增殖,對破骨吸收產生抑制,毒理實驗發現該藥物明顯毒副作用[9]。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治療后骨密度高于對照組,且治療期間,兩組均未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表明將芪骨膠囊聯合鈣爾奇D3用于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的治療中利于增加患者骨密度,且用藥安全性較高。究其原因,芪骨膠囊能夠刺激成骨細胞增殖,并加強其活性,抑制骨吸收,減少膠原分解,健骨作用顯著[10]。
綜上所述,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患者采用芪骨膠囊聯合鈣爾奇D3治療能夠增加骨密度,減輕患者腰背部疼痛程度,且不良反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