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會玲
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520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傳統的閱讀方式已經發生了變化,為微閱讀方式的出現與應用提供了技術支撐。大學生在大學時代面臨著較好的閱讀機會,而作為大學生群體獲得閱讀資料的主要提供者,高校圖書館微閱讀的開展與應用承擔著服務、滿足大學生閱讀需求的重要責任。2009年,閆肖鋒[1]在《微閱讀時代》中提出“微閱讀”概念,指出智能手機內的書刊、文章等更加實用、精短,且口袋書、手機報等屬于微閱讀的范疇。另外,該專欄作家還指出微閱讀的發展前景較好。微閱讀是當代一種全新的閱讀模式,具有閱讀輕量化、閱讀互動體驗性強、獲取知識途徑豐富以及獲取信息方式方便的特點,同時微閱讀也符合碎片化閱讀的社會發展趨勢[2]。在互聯網時代,大學生群體更容易接受微信、微博、閱讀類App等平臺,這些平臺改變了大學生的閱讀模式、閱讀習慣等。目前,我國部分高校圖書館已經開通了微閱讀平臺,并注重通過應用此平臺向大學生推送閱讀信息,此種推廣閱讀資料的方式也成為發展、改進高校圖書館的新形式。基于此,文章基于問卷調查結果,展開了對高校圖書館微閱讀狀況的調查。
問卷調查的主要目的是掌握調查對象對現有高校圖書館微閱讀的評價,了解高校圖書館微閱讀開展情況。通過對調查結果進行系統分析,掌握高校圖書館微閱讀開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提出優化高校圖書館微閱讀的具體措施。
此次調查研究是以國內40所高校圖書館用戶中的200名在校大學生為調查對象,且在選擇調查對象的過程中采取隨機選擇的方式,收回有效問卷197份,即有效問卷所占比例達到了98.5%。
此次調查問卷的核心內容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為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平臺用戶對此平臺的了解情況、使用情況、關注度,即對微閱讀的知曉程度;第二層為高校圖書館微服務平臺的用戶評價,即對微閱讀的評價程度;第三層為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平臺的用戶需求與傾向,即對微閱讀服務定位的明確度。調查問卷共有14個問題。
基于抽樣調查法、調查研究法對收集到的調查問卷結果進行匯總、分析,總結調查對象對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平臺的知曉度、評價情況,以及對微閱讀平臺功能的需求、個性化服務需求等。
題目1“您對高校圖書館微閱讀的了解程度”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大部分高校學生并不了解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平臺,其中21.15%的調查對象僅是聽說過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平臺,但是并不了解具體的內容,而24.7%的調查對象指出其不了解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平臺,甚至有31.82%的調查對象十分不了解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平臺。與之相比,認為自身非常了解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平臺的調查對象人數僅占2.37%。由此可知,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宣傳力度較小,導致許多高校學生并不了解微閱讀平臺的內容、功能等,不利于吸引高校學生應用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平臺。
題目2“您是否應用過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平臺”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僅有33.51%的調查對象曾應用過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平臺,但是,其中只有2.88%的調查對象是經常使用微閱讀平臺,所占比例較小。大學生對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平臺的關注度較低,而導致此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我國高校缺乏對圖書館微閱讀平臺的宣傳,且建設水平仍較低,不能吸引高校大學生的注意力。
題目3“您所關注的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公眾號有幾個”問卷調查結果表明,77.83%的調查對象已經關注的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公眾號在3個以內,關注4~6個微閱讀公眾號的調查對象所占比例為14.38%,關注7個及以上微閱讀公眾號的調查對象所占比例僅為7.79%。根據調查反映,調查對象能夠接觸到的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平臺種類較多,但是能夠真正關注、使用不同微閱讀平臺的調查對象人數卻較少。
題目4“您通過應用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平臺閱讀推廣信息的頻率為”問卷調查結果表明,61.08%的調查對象僅偶爾會通過應用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平臺閱讀推廣信息,使用頻率較低,并不符合高校開展圖書館微閱讀項目的目標。經常通過應用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平臺閱讀推廣信息的調查對象所占比例為35.03%,而會經常關注高校圖書館微閱讀推廣信息的調查對象僅有23人。調查對象普遍存在對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平臺關注度低的問題,尚未養成查看微閱讀平臺推廣的閱讀信息等習慣,此現象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現有的高校圖書館微閱讀的信息推廣工作尚不健全、吸引力差,反映出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宣傳力度不足產生的不良影響。
題目5“您在應用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平臺時遇到過何種問題”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對于在應用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平臺時遇到過的問題,66.67%的調查對象認為現有的微閱讀信息推送方式較為單一,無法滿足需求;62.94%的調查對象指出現有的微閱讀平臺推送的資源雜亂、分散,整合度低,該問題的存在不利于高校大學生通過圖書館微閱讀滿足自身需求,降低了大學生對微閱讀的評價。由此可知,大部分調查對象對現有微閱讀平臺的評價較低,均在應用微閱讀平臺時遇到不同類型的問題,降低了大學生應用微閱讀平臺的積極性。
題目6“您認為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平臺給您帶來的幫助體現在”問卷調查結果表明,74.96%的調查對象認為通過應用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平臺能夠提高閱讀時間的靈活度,70.90%的調查對象指出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平臺為其帶來的幫助主要體現在擴充知識面上,能夠在微閱讀期間快速獲取知識。這兩項選擇所占比例較高,表明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平臺有助于大學生獲得更多的課外知識,利用靈活的閱讀時間滿足自身閱讀需求。
題目7“您對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平臺的整體評價為”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僅有4.91%的調查對象對現有的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平臺給出了較高的評價,即指出非常滿意該微閱讀平臺;但是,仍有43.15%的調查對象對現有的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平臺的整體評價為不滿意。盡管50%以上的調查對象比較認可現有的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平臺,但是仍有很多調查對象不支持、不認可該微閱讀平臺,且大學生對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平臺的整體滿意度仍較低,需要通過強化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平臺建設,開展規范化管理,進而提高大學生對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平臺的評價水平。
題目8“您使用高校圖書館微閱讀的目標為”問卷調查結果表明,目前多數大學生關注或使用高校圖書館微閱讀的目標在于通過廣泛閱讀擴充知識面,選擇此選項的調查對象所占比例為83.93%;與之相比,63.28%的調查對象使用高校圖書館微閱讀的目標為輔助專業學習。由此可見,大部分大學生選擇使用高校圖書館微閱讀的目標均與完成學業、提高學習成績有關。
題目9“您傾向于使用的高校圖書館微閱讀推廣模式為”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受到大學生青睞、認可的高校圖書館微閱讀推廣模式為自定義菜單模式、閱讀專欄模式,其中,40.78%的調查對象比較喜歡閱讀專欄模式的高校圖書館微閱讀推廣模式,53.13%的調查對象傾向于使用的高校圖書館微閱讀推廣模式為自定義菜單模式,僅有6.09%的調查對象選擇將信息直接推送、顯示在窗口中的純信息模式。盡管現有的許多高校圖書館微閱讀采用自定義菜單模式,基本可以滿足大學生用戶需求,但是由于其對閱讀專欄模式的開發,仍舊不能保證可以完全滿足大學生用戶需求,此也為高校圖書館微閱讀開展的重要建設方向。
題目10“您傾向于接受哪種高校圖書館微閱讀信息形式”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在現有的高校圖書館微閱讀信息形式中,70.90%的調查對象傾向于接受圖文形式的信息,其次為16.07%的調查對象傾向于接受多媒體形式信息,僅有1.35%的調查對象傾向于選擇音頻信息,2.71%的調查對象傾向于接受純文字信息。在對現有高校圖書館微閱讀信息形式進行了解時,發現圖文信息形式所占比例較大,與調查對象的選擇基本一致。
題目11“您傾向于應用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平臺的時間段”問卷調查結果表明,50.25%的調查對象傾向于在18:00—22:00應用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平臺,30.80%的調查對象傾向于在22:00之后應用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平臺;與之相比,選擇在9:00之前、12:00—2:00應用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平臺的調查對象所占比例較少。因此,在優化微閱讀平臺時,應綜合考慮大學生傾向于選擇的微閱讀平臺使用時間,以此為基礎對信息發布時間、推送時間等進行調整。
題目12“您希望通過高校圖書館微閱讀獲得哪些資料”問卷調查結果表明,74.79%的調查對象希望能夠在應用高校圖書館微閱讀時得到新書推薦類資料,其次為學術專題類資料、考試復習資料等。在問卷提供的資料選項中,調查對象的其他幾項選擇比例較為平均,體現出不同的大學生選擇應用高校圖書館微閱讀時所期望獲得的資料種類存在差異。
題目13“您希望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具有哪些功能”問卷調查結果表明,70.39%的調查對象希望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具備閱讀資料推薦與指導功能,67.01%的調查對象希望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具備數字資源查詢功能,62.10%的調查對象希望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具備館藏查詢功能。根據此項調查結果,高校在圖書館微閱讀開展、優化期間能夠確定提供個性化服務的方向。
題目14“您希望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在哪些方面做出改進”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在高校圖書館微閱讀改進方向調查中,68.02%的調查對象認為需要加大對高校圖書館微閱讀的宣傳力度;67.17%的調查對象認為需要優化建設微閱讀平臺,提高微閱讀平臺管理的規范化程度;63.11%的調查對象認為需要增強微閱讀平臺資源的整合度;57.70%的調查對象認為需要以讀者需求為出發點提供個性化服務。此調查結果能夠為高校開展、優化圖書館微服務提供依據。
通過分析調查結果了解到,大部分大學生并不了解高校圖書館微閱讀的內容、功能,在日常學習過程中也很少應用到微閱讀平臺,無法體現高校圖書館微閱讀的特征,無法實現高校圖書館微閱讀的功能。為了解決此問題,高校應注重加大對圖書館微閱讀的宣傳力度,吸引更多讀者參與應用高校圖書館微閱讀,除了傳統的宣傳手段,如海報、宣傳頁、校園廣播等形式,圖書館在宣傳活動中還要利用各種微傳播形式對閱讀推廣進行有效宣傳[3]。
從調查對象對現有高校圖書館的整體評價可知,調查對象認為現有的微閱讀信息推送方式較為單一,咨詢服務缺乏互動性,43.15%的調查對象對現有的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平臺的整體評價為不滿意,甚至有3.89%的調查對象指出對該微閱讀平臺整體十分不滿意。調查研究結果表明,為了優化圖書館微閱讀,提高大學生對微閱讀平臺的整體評價水平,需要強化微閱讀平臺建設,科學規劃微閱讀平臺資源,及時更新平臺資源,開展規范化管理。
經調查發現,83.93%的調查對象使用高校圖書館微閱讀的目標在于通過廣泛閱讀擴充知識面,70.90%的調查對象傾向于接受圖文信息的微閱讀信息推廣形式,而現有的高校圖書館微閱讀不能滿足大學生讀者的使用需求。因此,為了滿足大學生對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平臺的需求,增強平臺服務的個性化特點,要基于大學生讀者需求制定個性化服務推廣規劃。
微閱讀時代,不管讀者閱讀的是紙質圖書還是網絡文本,閱讀的目標和行為并未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根據此次調查問卷的結果,發現高校圖書館微閱讀平臺為一種新型的閱讀交流與傳播平臺,部分現有的高校圖書館微閱讀服務僅局限于圖書館簡介、讀者借閱服務、館藏查詢等。因此,要整合微信、微博及不同App等平臺的優勢,全方位、多角度綜合處理高校圖書館微閱讀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注重加大宣傳力度、吸引更多讀者參與,強化平臺建設、開展規范化管理,基于讀者需求提供個性化服務。